
王舍人庄的北宋名臣张掞、张揆读书堂
郭光明
北宋名臣张掞、张揆的读书堂,在济南的王舍人街道王舍人庄,不是传说,是史实,还有物证。
所谓史实,《宋史》有张揆传,乾隆《历城县志》有张掞传。
志书记载:张揆,字贯之,齐州历城王舍人庄人。北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知名文臣,累官至右谏大夫、给事中,并曾任齐州知州。其弟张掞,字文裕,亦是北宋名臣。进士及弟,初授临淄主簿,后荐益都知县、掖县知县,累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户部侍郎。而张揆、张掞兄弟俩,均能诗善文,与当时的文坛大家、朝廷重臣,如欧阳修、范纯仁、范讽、苏轼、苏辙等,交情颇深,时常交游唱和。张掞卒后,范纯仁、苏轼、苏辙等均作挽词以悼念。
所谓物证,原王舍人庄的大街中段有一古宅,宅无牌匾,不知何人所建。但宅院门楼墙壁之上,嵌有石碑两块,一块是北宋时济南知府王临的“题故龙图侍郎张公旧隐读书堂”诗碑,一块是清朝历城乡土诗人陈永修的“重修读书堂义塾”碑。而这两块石碑,均指向张掞、张揆,称二人少时曾居王舍人庄,并在王舍人庄的读书堂度过童年、少年美好时光。

然而,还有一块石牌,曾名骚一时,后不知下落。
此牌乃名士苏东坡,卸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赴任徐州知州前,于神宗熙宁十年二月,专程拜谒张氏故居时题写的“读书堂”。据陈永修的《重修读书堂义塾记》称,明朝万历年间,村民修建房屋时,曾在土中挖出,并移至历城县文庙。清乾隆《历城县志》记有此事。上世纪六十年代,该碑移进文庙大成殿内不久,便下落不明,现仅存拓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