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这个词我们都很熟悉。但熟悉未必思考理解使用过。在中学时代,自己曾经尝试着写一些儿童故事,初试笔墨便来了灵感,洋洋洒洒五千多字,一气呵成,自以为清新自然寓意深刻。文联系统工作的老同学,还推荐我参加了比赛。然而初赛胜出之后,就再也没有音讯了,录制播出后的反馈也不理想。曾经想修改提高,但不知如何下手,从此就搁置了下来。这件事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盘旋,总想找出一个因果答案,正如蜜蜂采到花粉,终将要酿成甜蜜那样。有一天,我苦思冥想突发奇想,想到了名著《西游记》和美国童话《绿野仙踪》,发现他们竟然是同一创作结构。一开头就明确了方向,明确要到哪里去?最终两部作品都获成功,成了经久不衰的传世佳作。原来,我写的童话故事就没有这样圆满的设计:要去哪里?为了什么?没有方向没有目标。诚然,在活生生的现实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谓人生百态,各不相同,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方向明确迎难而进的人。这种人前进的方向清晰可见,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从不找借口,都能用智慧与勇气战胜它,最终取到了真经, 实现了自己的夙愿。第二种是方向明确遇难而退的人。记得有这样一个富有深意的故事:一个男孩在搬一块石头,爸爸在旁边鼓励他: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会搬得起来。但是石头太重,最终孩子也没能搬得起来。他告诉父亲:这块石头太沉了,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父亲却回答说:孩子,你还没有用尽全力。男孩不解,呆呆地看着父亲。父亲又微笑着说:因为我就在你的旁边,你还没有请求我的帮助。这种人就像上面的男孩儿,自己办不到,就认为这件事办不成了。只看到了自己的能量不足,没有去寻求借力来帮助自己达成。要想圆满完成要做的事情,谁又曾经规定过只能使用自己的能量呢?!大多数成功者都是目标感极强,都是千方百计整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把要做的事情做成,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第三种是方向不明随波逐流的人。这种人大多是盲目的随从,忙忙碌碌一生,最终一事无成。实践提示我们,任何的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不断的发现自己,不断的改变自己,不断的提升自己,将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一定会收到理想的结局。其实,这就是一种超凡的觉醒,觉醒源于学习实践,学习实践是不断觉醒的过程。只要努力坚持学习实践,就能摘取浪花朵朵芬芳当下,就能酿出甜蜜滋养未来。
吴文颇;中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企业经管学会交通委员会会长;党政理论网山东编委会书记智库研究院院长。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