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中医、维吾尔医正名
左增杰

中原与边疆的戏曲文化、中医药文化、音乐文化、曲艺文化,彼此交融、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历史现象。
维吾尔医是中医的有机部分。
维吾尔医方_难病诊治_中医药_中国医药网
维吾尔医方 维验方一 处方:依拉尼(自花蛇)30g,克孜库吐巴卡(中华林蛙)20g,安孜肉提(肉极黄氏角)15g,末子(没食子)20g,艾甫龙尼(阿片)2g,艾塞勒(蜂
上世纪50年代末,随着兰新铁路的西进,还戴着红领巾的我,就来到了乌鲁木齐。对博大精深的维吾尔医之认识,由浅入深,感受颇多且大得其益。

维吾尔医学就是在积累和发展本民族医学的基础上,汲取了东西方不同地区和民族医药文化之精华,形成的具有维吾尔民族特点的传统医学体系。维吾尔族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与疾病不断作斗争而创造出来的医学体系。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简称维医学或维医。
吐鲁番交河故城出土了唐代戍边军医的线装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残本。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人,与神医华佗是同时代人。被后人尊为“医圣”;《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的医学名著,被誉为中医理论和临床的经典。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不但影响了中国和中医,也影响了世界医学界,至今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当然,对维吾尔医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许多被西 医、中医视为疑难杂症的疾病,牛皮癣(银屑病) 、白癜风、糖尿病,采用 维吾尔医的医疗手段,能收到奇效。这些妙方,在后汉,就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了嘉峪关,在长安、洛阳,都有许多的专营店铺。
中医,在中国近代史上,被人为地压抑和贬低了。维吾尔医也受到了株连。
今天,我们追念“医圣” 张仲景,主要课题应该是为中医、维吾尔医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医、维吾尔医必须大大方方、高高兴兴地并驾齐驱于神州沃土,传统国粹才能因之扬眉吐气啊!





左增杰 号新疆好汉,现住新疆乌鲁木齐市,擅长诗、词、联,兼类音乐、演讲。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楹联家协会秘书长,国学家、中华当代慈善艺术家、百名中国一级作家之一,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乌鲁木齐市健康大使"、文化公司“左增杰快板寨”总经理。诗文入选台湾影响最大的诗刊《葡萄园》出版的《30年诗选》。是信天游体诗人、曾出版《军中第一刀罗少伟》传奇传记体章回长篇小说. 北京逻辑语言研修学院副教授,台湾名人马英九的大陆朋友,左宗棠四世孙,王洛宾嫡传弟子,1962年对印度自卫反击战参战军人、1964年原子弹爆炸涉核军人,退休于《新疆铁道》报编辑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