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霞亦能红满天
——记“石门怪杰”王军旗先生
文/王湛梅
有一位年过七十的老人,每天黎明即起,自驾汽车,奔走在太行山下、滹沱河畔的这片热土上。“桑榆不言老,夕阳释余晖。”其他老年人或含饴弄孙,或下棋打牌,或热衷保健,他却从来没觉得自己应该颐养天年,也从来没要求自己被特殊照顾。他一丝不苟地工作着,用一片赤诚点燃着生命的火焰,那炽热,那光明,温暖着自己,也温暖着周围人。
这位老人名叫王军旗,人称”石门怪杰”。 王军旗先生生于1950,今年七十一岁。他头上有许多标签——中国社会新闻社名誉社长,河北省作协作家、诗人;省旅游学会顾问,省文研会名誉会长,石家庄市第十一至十四届人大代表……然而,最让人吃惊的是: 他在平山驼梁、西柏坡,正定塔元庄办有七个个人展馆,他是业界颇有名气的收藏家!
让生命在收藏中延长 与其说,王军旗先生是著名的收藏家,不如说他是那些藏品的家人,那或玲珑剔透或质朴天然的奇石,那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算盘,那一枚枚凝固着历史和文化的邮票,那拥有不同王朝气息的钱币,那铭记着前辈荣光的军功章,那笔墨横姿的书画,那烙印时代痕迹的粮票、布票……军旗先生每每说起他那形形色色的藏品来如数家珍。它们不仅陪伴着军旗先生的生活,也丰富着参观者的知识储备。
说起收藏的缘起,军旗先生笑了:“一切的起源,还是新疆的一块奇石。” 1974年,24岁的王军旗偶然到新疆出差,借宿在老乡家,遇到一位50多岁的邻居两手托着一块三十斤左右的大石头,王军旗用湿布擦净这块石头的表面后,惊奇地发现,上面竟然有一幅逼真的中国地图,他意识到这是块有价值的石头,赶紧求买。对方说捡来的,非要白送他。王军旗却不愿占老汉便宜,他花4.6元买了两条雪莲烟,送给老汉。“4.6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了!”王军旗开玩笑地说。这是他的第一个藏品,后来他找相关部门检测后得知,这竟是一块玛瑙石。王军旗意识到,有太多的宝物散乱在民间和广袤的大地上。此后,他便开始了,以收藏的名义,打捞遗失的珍品。从奇石到瓷器,从根雕到字画,从邮票到钱币,收音机、钟表、军功章……但凡认为有价值,就都成了他的收藏品。
他的奇石馆里有浑然天成的火山石,有光彩莹莹的夜明珠,有鬼斧神工的海百合,有晶莹剔透的水晶石……一块有一块的风姿,一块有一块的瑰丽,一块有一块的故事,令人叹为观止。据军旗先生介绍,他的奇石有260种,合计约36吨。看着那眼花缭乱的奇石,我禁不住写下了一首小诗:
玲珑凝梦珠玑醉,
奇石孕成冰月魂。
疑是豪奢佳味道,
谁将毓秀众灵存?
如果说收藏奇石是对自然珍宝的打捞,那么收藏算盘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2019年9月30日,军旗先生的珠算文化馆正式开业。这是华北算盘品种最全,数量最多的展馆,共展出718个算盘 。这里的算盘最长的十米,最小的几厘米,有可以八个人同时计算的八卦算盘,有供十人同时进行的汇账算盘;有镶猫眼的,嵌玉石的;有虎骨珠、狼牙珠、玛瑙珠;有蝴蝶形的,大象形的;有代表福禄的葫芦形,有代表福气的蝙蝠形;有乌龟状的,有鲤鱼状的……数不胜数,举不胜举。
最让人称道的是,军旗先生的珠算馆不仅仅是算盘的展示,更是对珠算文化的努力传播。从展馆外面的文人题诗,到各种算盘的介绍,再到珠算体验馆的珠算教学、珠算游戏,无不在告诉人们我们祖先创造了怎样灿烂的文化。
历史是时代的见证,文物字画都记录着时代沧桑,而军功章则把那段历史的记忆镌刻成纪念臻品。每一寸金、每一寸银,都映照着红色的容颜,缅怀着充满风霜的岁月。王军旗先生的军章馆坐落在平山县著名的泓润庄园,他以收藏的名义,怀念着那红色的的不朽历史!
为霞亦能红满天!王军旗先生以他旺盛的活力,严谨的工作态度染红了天边的霞彩,散发出醉人的光芒。
让生命在诗歌中沉淀
军旗先生不仅是一位染有人间烟火的收藏家,更是一位浪漫多情的诗人。全国11座名山刻有他的诗句。他知识渊博,才思敏捷,每次写诗都是手机临屏打字,短短的时间,一首诗便新鲜出炉。于是,那些诗便飞速地从指端流到机屏,从机屏流淌到岁月中。自此,时光停驻在静好,诗句舞动着浪漫。这个朴实的老人也就多了份灵动。他的诗中要么是拟人,要么是比喻,万事万物都可入诗,都可生机盎然。到目前,他已出书13本,其中诗集5本,他的诗仅在纸媒发表就有650首,《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燕赵都市报》《河北法制报》《河北工人报》《星星诗刊》《河北文学》《收获》《诗选刊》……河北的许多报刊杂志都有他的作品。他的诗中有浪漫的海南岛椰子树,有美丽的春姑娘,有感慨万端的《六十九岁》(发表在《燕赵晚报》,网络点击量超过17万。),但他更多的诗在关注时事,体恤民生,这使得他的诗里又塞进了科学感与烟火气。他的《今天,汽笛鸣响》被数家公众号转发,点击量达到上百万。疫情来了,他的《中医出征》又在许多媒体广泛传播,被央视七频道冯云飞朗诵后点击量超过21万。他的《了不起啊,流调工作者》关注疫情中的流调人员,被27家媒体和网站转载。后来宋庆龄特型演员刘新星又倾情朗诵这首诗,制成视频后被多家媒体转发,获赞无数,总点击率达到惊人的67万。
军旗先生擅写长诗,在长诗中蕴含着无数的知识。他的《敬业,我向你致敬》在《燕赵晚报》占了整版,《重疫克星张仲景》也几乎占了《石家庄日报》半个版面。 军旗先生的诗于现实中寻觅一份浪漫,于知识中阐述一种情怀,于诗意中洋溢一股生活气息。把日子过成了诗,把诗塞满了人间烟火。 为霞亦能红满天!王军旗先生以他的文学情怀染红了七十岁的天空,为霞光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让生命在奉献中舒展“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王军旗先生以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情怀,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总觉得别人不容易。他富有爱心,同情弱者,愿意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他说:“人不能光得到,还得能给出去。我做收藏挣了点钱,取之社会应该再用之社会。光挣到钱没有意义,能够用这钱帮到别人,自己才更快乐。”他让助人的美好在心中氤氲,给身边的人带来一份馨香,也使香气萦绕在自己身边。
1996年,河北省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军旗先生向抗洪救灾指挥部捐送了50支手电筒。为了把手电筒送到抗灾现场,他差点被洪水冲走。“真后怕啊!当时的情形太危险了!我在庆幸之余想到了坚持抗灾的一线人员,他们更不容易,更危险!我应该尽点力!”为此,政府为军旗先生记三等功一次。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军旗先生又向汶川灾区捐款三千元。2016年7月19日,我们燕赵大地又遇水灾,军旗先生毫不犹豫地向赞皇嶂石岩捐赠帐篷16个,向井陉仙台山捐大米十袋,花生油100斤。“人家损失那么大,咱捐点东西,花点钱不算啥。”老人憨厚地笑了。
2017年9月,平山县营里乡一位干部给军旗先生打电话,说他蹲点的村有个十三岁的孩子因病住院,急需治疗费。家里有几亩山坡苹果卖不了。他知道军旗先生朋友多,就让帮忙销售苹果。军旗先生二话没说,当下打电话联系买家,并开车在附近村里联系朋友们来买。仅一天时间,就帮山民销售苹果五千斤,解了求助人的燃眉之急。此外,军旗先生还关爱失学儿童,他不愿看到那天真纯净的眼眸流落在课堂之外。“一个人受教育后,影响深远,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咱花点钱,就有可能会改变孩子的命运。能帮就帮一把吧!”他曾在中华慈善某教育基金会认领四个贫穷学生,从小学至初中,每年给每人一千元助学金,使几个孩子顺利完成了学业。军旗对周围认识的人也是能帮就帮一把,向社会老人捐款、捐物数十次。一个叫作孙丽娜的文学青年写了本小说《太行人家》,却苦于家境贫寒,无力出版,军旗先生又站了出来:“你能拿出多少钱?剩下的我来。”他联系出版社,出钱出力帮助孙丽娜圆了文学梦。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傻,我却觉得这是大智慧,这是对人生的通透。“社会这么厚待我,我总得回报点吧?留那么多钱干啥?”这是军旗先生发自心底的真诚。“我也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年龄大了也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可以发挥自己的余热,为年轻人做好‘传帮带’工作,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尽自己一份力。”朴素的话语,朴素的想法,却是老人的行动宗旨。为霞亦能红满天!军旗先生用他的热心和爱心温暖着天边的晚霞,让晚年的生活也美丽动人。 最后用我以前写给军旗先生的一段话总结吧!军旗先生是个豪爽热情的人,老作家尧山壁送他外号“及时雨宋江”。他喜欢交朋友,朋友遍及各个行业,无论是名气如日中天的红人,无论是默默无闻的布衣草根,都能得到他的尊重。军旗先生为人慷慨,和人相处不计较钱财得失,请客吃饭从不计较花费。别人有困难了,军旗先生会真诚的想办法,热心的帮助。这大概就是“及时雨宋江”外号的由来吧! 军旗先生是个豁达的人。他从不白眼看待任何人,在他眼里,不管有没有地位,有没有钱财,有没有名气,每个人都是优秀的。他也从不背后非议任何人,他从心底把欣赏的眼光投向所有人。
军旗先生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喜欢翻《辞海》,再加上记忆力惊人。每一个字,每一样事物,他都能深挖根源,知道它的来历,正史野史无所不知。最近他在著一本《汉字家族》——把字的来源以家族形式进行介绍,把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在一起。——世事洞明却不世故,人情练达却不圆滑;沉浮经济大潮却不染铜臭,浸淫社会多年却不失浪漫情怀;混的风生水起却依然保持本真,见多识广却依然谦虚待人。为霞亦要红满天!这位朴素的古稀老人用人格魅力染红了天空的霞彩,为社会涂上一抹温暖的亮色!

王湛梅,教师,爱好诗词联谜等文字形式,2005年师从四川云轩学习格律诗词。现为河北省诗词协会诗教中心副主任,石家庄市诗词协会女子委员会副主任,根在平山诗社秘书长,中华市诗词曲公益培训讲师。
编辑:孔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