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催眠的春天已到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文 陈红巧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催眠术缺少认识和理解,而一直走在冰雪纷飞的路上。即使是学习催眠的人,也只能偷偷摸摸的,生怕别人的误会和嘲笑。
王从凯老师从2008年从业以来,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催眠的方法疗愈了不少的心理的患者。可即便是这样,在疗愈这些患者的时候也不能说是催眠,而是要变换名词,才能让他们欣然接受,从而达到疗愈来访目的。

2021年3月5日晚上6:30分,在博雅书院,心理咨师王从凯老师带领心理学员开始了科学催眠的授课,带领学员们揭开催眠的神秘面纱。
王从凯老师先讲了催眠在中外发展的历史,他说,催眠术(hypnotism)这一名词的确是由国外的翻译进入中国,但是催眠的根在中国。催眠术在中国有一个久远的过去,他是种古老的仪式过程,变化成各种各样的名词出现在宗教或者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课程的后半部分是实操演练部分。

王从凯老师先打开背景音乐,让被测试者坐在一个舒服的椅子上,在舒缓而有节奏的引导中,慢慢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带有脑波仪的被测者在不同的放松状态,脑波会出现不同的波形。王老师详细介绍了不同脑波代表的意义,随着被试者不断放松深入,脑波会出现平缓的α波状态,θ波状态,δ波状态等。

而在慢慢的引导中,被测者的眼角有泪水渗出,她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那个委屈的被忽视的小孩。而被唤醒之后,被测者说自己不知道自己想哭。接着又进入催眠的状态,王老师紧握被测者的双手,并告诉她,你现在很安全,没事,我们在这里,你很安全。被测者的表情有了明显的放松和舒适。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第一次见识了科学催眠的神奇和它的不可思议的能力,我深深被震撼了。
学习科学催眠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决心一直走下去。王从凯老师作为先行者,已经给各位学员探好了路,我们只用坚定不移地跟着王老师学习就可以了。因为我们佩服的不仅是王老师的学识,还有他的人生境界——“只有在看透了小我的狭隘与无常以后,才真正把自己投向更广大更高远的一种人生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