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文|学 第204期(总第598期)
老杨树下的记忆(三)
老杨树下再谱华章
文 / 任晓伟

时间走入了2017年,这一年8月11日,市委对北高班子进行调整,原北镇三高中校长王国忠,调任北镇高中任校长,后兼任党委书记。王国忠校长1991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来到北镇高中工作,多年工作在基层,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经验。2004年8月,任北镇高中副校长,2011年7月任北镇三高中校长。在六年时间里,他把三高中一所普通高中变成一所辽宁省特色实验高中、锦州市三八红旗集体、花园式单位,把过去教学成绩一直落后的三高中,一跃成为锦州市一般高中之首。王国忠校长个人曾获得“辽宁省优秀教师、省专家型校长、省中小学拔尖人才、锦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北镇高中是一所历经百年而不衰的名校,北高百年沧桑,支持学校不断前进的是一代又一代北高人继承和发展北高精神的结果。什么是北高精神呢?王国忠校长回到北高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问题。在回顾北高百年历史的基础上,特别是恢复高考40年的北高发展史,王国忠校长总结出“干、敢、上、稳”四字北高精神。第一“干”字精神。即七十、八十年代老北高人的“要想吃高中饭,就得拿命换”的“苦干”精神,当今我们又赋予了新的含义,即务实地干、科学的干;第二“敢”字精神。即敢与强手正面交锋,最终战胜对手,勇往直前的精神;第三“上”字精神。即树立学校大局意识,学校利益至上,工作第一的精神;第四“稳”字精神。即无论是面对惊涛骇浪,还是浅滩暗礁,从容不惊,航船不偏。百年北高,博大精深。学校因此获得了“兴贤育才,状元摇篮”、“东凤西宁,南辽北铁”、“教育之高标,与医闾竟秀”的美誉,并由此整理出全新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文化引领”,以人为本便是人文思想在我校的具体体现。北高精神归根到底就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就是一种逢赛必夺、有奖必争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具体体现。一代代北高人乐于奉献,甘于付出,耐得寂寞,守得清贫,用睿智的教育思想,用勤劳的双手,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构筑起北镇高中的百年沧桑和不败佳绩。
近三年,学校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重修北塑胶操场和看台,重修致思楼五楼学术报告厅,重修体育馆,对所有教学楼的走廊及室内墙壁进行装修,更换所有楼的断桥铝窗户,对所有地下管道进行维修。新建了卓越文化广场,校训石,木质长廊,绿色甬路,毓秀亭,英才石,北高龙华榜,博闻书屋.........。这些景观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师生。2018年12月,学校由于彰显人文特色和儒家文化特点,成功通过辽宁省特色高中验收,成为辽宁省首批12所特色高中之一。
近三年,学校提出了五年质量提升计划的目标。从抓教师队伍建设入手,抓教学,促改革。学校最近三年招聘来50名新教师,其中有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高材生。为让新教师尽快胜任工作,让40周岁以下教师努力成为骨干教师,让40周岁以上教师努力成为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型教师,学校采取了专家讲学、师徒结对、教学大赛、一师一优课评比、每周两次集体备课教研、请省市教研员评课、参加协作校教学活动和新教师上岗前培训等措施,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在35岁以下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和班主任中公开竞聘中层干部,经过本人申报、竞聘演讲、群众评议、领导小组考核,3名年轻一线教师走入中层领导岗位。2018年高考后,学校提出了教学质量五年提升计划,以2018年高考成绩为基点,每年要提升一个台阶,2019年已经上了一个台阶,2018、2019年每年都有升入北京大学学生,2019年高考650分以上人数、600分以上人数、自主招生上线数、本科上线数在锦州地区县区遥遥领先,坚实迈出五年质量提升计划的第一步,即将迈入第二个里程。北镇高中2018年被北京大学命名为优秀生源基地校。
近三年,学校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继续开展远足、成人礼、体育比赛、艺术节、心理健康讲座、生涯规划指导、励志讲座等活动,通过种类繁多的社团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能力。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倾听家长建议,有效解决家长反映的热点实际问题。
近三年 ,学校特别关注困难家庭的孩子,积极和社会各界联系,资助贫困学生,使他们都能圆大学梦。以校友邵楠先生为代表的上海“尽我所能微信群”连续三年捐资助学,累计捐款71万元,全部发放到学生手中;辽宁沈通电力安装公司柯容志董事长近两年捐助学生14万元。同时,各界校友也在为学校发展出力。广州众智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吴鹏董事长(1991届校友)为母校捐资60万元用于生物实验室建设;北镇沿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陈广富董事长连续三年共捐款60万元,用于表彰奖励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辽宁德营集团董事长田德营近三年捐资25万元(以前已累计捐资60万元);1991届广州校友吴振杰捐资10万元,用于物理试验室设施建设。这一笔笔爱心捐款,就是一份份激励北高人砥砺前行的力量!
百年北高,一世芳华,在风雨兼程中北镇高中迈入百年征程。2019年9月14日北镇高中建校100周年庆典如期举行,王国忠校长在致辞中说,“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回忆北镇高中的昨日,品味北镇高中的今天,展望北镇高中的明天。教堂的钟声早已沉默,但留存在浩瀚天宇校友们的朗朗书声依然回荡;古城的胡同也已淡去,但踩在胡同泥石路上匆匆的脚步依旧跫然有力,红砖楼的师生对语也成了胶片,但透过致思楼的每一扇窗户飘出的谆谆告诫仍旧赫然在耳”。
百年校庆,是学校发展的全面展现,是对学校工作的全面推动,学术报告厅、校史馆、塑胶运动场相继竣工,校园环境焕然一新,中秋之夜的校庆文艺晚会感人肺腑,动人心弦,一世纪的风雨历程,100年的璀璨之路,定格成记忆的永恒。近百万人收看的校庆直播庆典,开创了历史先河。50多位离退休教职工、原省政协主席、常务副省长肖作福、中科院院士刘嘉麒、原中国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等2000多名校友齐聚校园,参加隆重庆典,令人无比振奋;知名校友和著名专家的报告启迪我们如何筑梦,激励我们继续追梦。百年校庆中,我们的领导齐心协力倾心谋划,我们的教职员工全力配合倾情奉献,我们的学生令行禁止倾尽热情,我们的校友有求必应倾力支援,我们家乡的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全力支持倾囊相助。百年校庆,充实和提升了我们的北高精神,激励我们用北高思维、北高格局、北高精神、北高速度、北高自信、北高情怀书写更加动人的北高故事。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开创未来,在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我们将不断发展学校的办学内涵,把北镇高中建设成受人尊敬有品质的特色学校,学校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值得信任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的学识,有仁爱之心;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超凡卓越的新时代青年,有激情,有梦想,有作为,有担当。学校要敢为天下先,勇立时代潮头;办普惠大教育,育时代新精英;学高为良师,德高为益友;人生有规划,刻苦钻为高。
2020年开启了北高人的第二个百年,2020年高考喜获丰收,实现了学校五年质量提升计划奋斗目标,迈上第二个台阶。理科最高分屈贺同学裸分685分,夺得锦州四个县区理科状元,获得北京大学“筑梦计划”农村专项招生政策10分加分,达到695分。此外,冯嘉源683分,李佳奇680分,赵思琪裸分673分(获得北京大学农村专项加20分),李文慧677分,张双弋673分。文科最高分曹钰溶裸分647分,是北镇高中历史上文科最高分。650分以上人数为15人,其中理科14人,文科1人。600分以上人数为89人(理科76人,文科13人),再创历史新高。本科上线数1140人(理科1006人,文科134人),特殊类型招生(一本)390人(理科350人,文科40人),目前屈贺、赵思琪已经被北京大学录取,冯嘉源已经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李佳奇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曹钰溶被中央财经大学录取,李文慧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更多人录取通知书正在持续接收。

最近“北镇高中文亮公共卫生奖助学金”宣布设立,这是全国第一个为纪念中共党员、抗疫烈士、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抗疫个人李文亮校友而设立的奖助学金,该项目征得李文亮母亲及家人同意,发起人是校友、上海“尽我所能”微信群主邵楠先生的“尽我所能”微信群,复旦校友捐助群和上海民盟足球队群是参与单位。该项目主要奖励品德好、成绩好、热爱医学、家境困难的学生,在此基础上重点考虑两类人:一是考取名牌医学院的学生,例如北大医学部,这些人会为国家做突出的贡献;二是励志回家乡,为家乡农村地区医疗条件改善做贡献的学生。该项目正规化,现在已加入上海民盟市委同舟公益基金会,可以通过基金会平台设立专项基金,并收专项基金进行筹款及发放款项。我们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如考入北大医学部,我们会资助更多,奖学金与助学金分开发放,可同时申请。截至现在,该项目募集到资金35万元,8月29日上午邵楠先生率领一行3人亲临北镇高中,将奖助学金263928元发放到考入天津医科大学的朱家骥等53名考入医护专业学生手中(即为53名学生奖励了入学学费),现场播放了李文亮母亲寄语讲话视频,对获奖学生起到了很好爱国爱家乡热爱白衣天使职业的教育作用。发放奖助学金前,邵楠先生亲自到受助学生李婷婷(考入辽宁中医药大学)和宋典(考入大连医科大学)家中走访鼓励,北镇市副市长杨红杰、市教育局长温晓光和北镇高中党委书记、校长王国忠等领导出席发放仪式。
站在新的起点,未来百年的历史该如何书写,是每个北高人必须认真思考并且要做出回答的问题。坚信今日的北高人一定会以昂扬的斗志,继续发扬“干、敢、上、稳”的北高精神,一定能把北镇高中办成一所受人尊敬、值得信任、超凡卓越的辽宁县域名校,让北高精神发扬光大,给北镇人民一个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