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心曲五十年
1971年3月,第一批潢高老三届知青从林场、付店、李门楼等三个知青队来到平顶山煤矿,此后一年多的时间又有几批校友陆续来到平顶山,分别到马道矿、九矿、总机厂、山高矿、姚孟电厂、舞钢公司、十矿、大庄矿、高庄矿、焦化厂当工人,至今已经过去了五十年。后来,大部分校友从平顶山走向各地,一部分留在平顶山直到现在。无论离开还是定居,大家对于平顶山始终都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严寒几度来复去,
终究春归在三月。
此时的千里中原,
桃红柳绿,梨花飞雪,
莺啼燕归,春雨切切......
呵,这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的送别场景,
这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浪漫时节;
呵,这也是潢高“老三届”惜别光州弋水,
来到平顶山煤矿谋生就业的时刻,
噢,是五十年前那个凄清的三月!
.......
五十年啊,确实足够久长悠远,
我们已经年过古稀青丝如雪,
脑子里许多事情渐渐模糊零乱,
当年的景象也慢慢远去淡忘,
激情随着青春消失,
心中不再总是满怀希望失望。
历尽千帆,大浪淘沙,
五十年岁月沧桑凝聚的两个字却历久弥新,
那就是——感恩!
回顾五十年的平顶山生涯,
我们最感恩这座中州煤城:
在这里,我们第一次体味到“上班”的含义,
有了一份自己真正的职业;
在这里,我们亲身感受了“同志”平等,“工友”亲爱,
不再有如同芒刺在背的歧视目光;
在这里,我们的人生之舟扬帆起航,
乘改革开放春风实现青春的理想;
在这里,我们终于集合到庄严的镰刀锤头旗帜下,
投入共筑中国梦的光荣战场。
为此,我们感恩平顶山,
感恩她容纳五湖四海的博大胸怀,
感恩矿工兄弟粗犷的憨厚质朴,
感恩煤矿太阳石般的热心柔肠。
尽管是“年深外境犹吾境”,
尽管是“日久他乡即故乡”,
五十年来念念不忘的依然是我们的故乡。
感恩故乡,那里有生我养我的父母双亲,
他们含辛茹苦养育我长大,
言传身教,教我要为人正派忠厚待人,
没有他们,哪有我们?
今生今世难以回报的是父母恩情。
感恩故乡,那里有我的母校师尊,
他们教我识字读书,解题习文,
他们教我严格操守,思考人生。
没有老师传道受业解惑,
学生哪儿来安身立命建功立业的本领?
当然,还要感恩艰难困苦的风雨洗礼,
感恩坎坷曲折的磨练砥砺,
让我们脱胎换骨,终于淬火成钢,
于是面对复杂社会艰辛人生,
我们才能克服浮躁,抑制冲动,
才能吃苦耐劳,抗摔抗打,
才能够淡定从容,顽强坚韧。
所以,我们感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繁花似锦,柳烟濛濛,
蜂飞蝶舞,山水含情。
阳春三月的风轻轻拨动心弦,
不禁再一次唱起心中那支深情的歌——
感恩我们的家乡——平顶山!
感恩我们的故乡——潢川!
主播简介:悦己,来自西安,喜欢静静地品读美文,感受生活。享受在文章中穿行的感觉,希望通过自己的声音传递美好,颂扬美好,在诵读中悦人悦己。
作者简介:裴新政,男,71岁,生于河南潢川,潢高老三届学生,下乡知青。现为平顶山煤矿退休职工。业余爱好文学,喜欢摄影,种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