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和凤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界众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容合”而发明、展现的两种神物,是中国人对宇宙自然力的感悟、认知、神化。经过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演进和升华,龙和凤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
(“容合”一词, 是“兼容、包容、综合、化合”的概称,突出“容”,与“融合”有区别。)
龙凤民俗的精神底蕴可以用“容合、福生、谐天、奋进、和美”来概括。
指兼容、包容、综合、化合。龙凤是容合而成的,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世界文明也都是容合而成的。容合是世界观、方法论。
指造福众生。无论是作为水利神、太阳神、农业神,还是作为祖先神、民族神、爱情神,龙凤都以福生为使命。福生是价值观、幸福论。
指与天(即自然界)和谐。龙凤是谐天的产物,是先民对宇宙自然力的感悟、认知和神化。谐天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地有持续地发展,建设与大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谐天是天人观、生态论。
指奋发进取、开拓创新、适变图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因其努力奋进、为民族的发展进步弘文和繁荣昌盛做出了创造性、开拓性的贡献而称龙比凤。奋进是人生观、强盛论。
指和谐美好。龙凤民俗体现、倡导、追求天道自然和美、人伦社会和美、阴阳男女和美。和美是理想观、目的论。
龙凤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与龙凤相关的风尚、习俗,广泛地渗入、融会、表现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建筑名胜、工艺美术、歌舞影视,还是岁时节令、婚丧礼仪、服饰冠履,龙凤都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盘旋、腾跃、翔舞、奋飞等多种形式,占据着醒目的位置,体现着不可或缺的文化内涵。
陕西关中民俗面花——龙凤双喜
人们通过雕塑书画,展现龙凤的形象、显示龙凤的神力;
中国邮政明信片——金凤送喜
通过祭祀祈祷,召唤龙凤的神灵,传达龙凤的信息;
当代瓷艺——海龙王像
通过著述文章,探讨龙凤的源流、索解龙凤的秘密;
《述异记》、《山海经》、二龙五老图、麟吐玉书图
湖南湘西苗族接龙舞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龙柱”高耸
近日,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庞进所著《中华龙凤民俗》一书正式出版。该书借鉴人类学、考古学、神话学、象征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民俗学的视角和方法,对表象神奇、内容丰赡、流传广远的龙凤民俗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考察,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前 言
第一章 龙凤民俗的起源
自然崇拜
神物诞生
第二章 龙凤敬祖民俗
伏羲
女娲
炎帝
黄帝
第三章 龙凤生产民俗
水神雨师
祷龙祈雨
风神相风
第四章 龙凤生活民俗
姓名龙凤
生肖龙凤
服装龙凤
饮食龙凤
第五章 龙凤节会民俗
龙头节
祭龙会
凤凰节
第六章 龙凤婚恋民俗
龙凤同源
龙凤配合
龙帝凤妃
龙凤呈祥
第七章 龙凤文娱民俗
龙灯舞
龙舟赛
凤歌舞
凤舟赛
第八章 龙凤民俗的特点
群体性
地域性
传承性
变异性
广渗性
象征性
第九章 龙凤民俗与国人心理
飞升
尚和
求福
彰力
爱美
重情
崇德
惜才
第十章 龙凤民俗的功能效应
标志文化
彰扬精神
凝聚华族
繁荣经济
参考文献
后记
《三秦都市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西安商报》《陕西工人报》、三秦网、搜狐网、腾讯网、中华龙凤文化网等十余家媒体发布了本书出版的消息。
庞进,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华龙凤文化网站(www.loongfeng.org)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已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龙情凤韵》等著作三十多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西安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个。有“龙文化当代十杰(首席)”之誉。
气象出版社读者服务部:010-68407021
气象出版社发行部:010-68409198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