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美文|《从后宫走上朝廷的女人(二)》作者/徐甡民_【克勒文苑】


作者/徐甡民 系上海市多家知名纸质媒体和
解放日报原《朝花》副刊主编、高级编辑,
曾被聘为市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
【克勒文苑】智慧美文 →《从后宫走上朝廷的女人(二)》 作者/徐甡民

【克勒文苑】智慧美文║《从后宫走上朝廷的女人(二)》作者/徐甡民
古来从后宫走上朝廷主掌国事的女性真还不少,她们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其一是如武则天、慈禧太后,她俩的公众形象比较差,可是在专擅朝政上,都是厉害角色;
其二是如吕后、贾南风,她们一手遮天,心狠手辣,为了独霸权力,对皇族子弟大开杀戒;
其三是韦皇后、胡灵太后,两人的后宫淫乱有得一比,还有一比是为夺权位,韦皇后毒死了丈夫,胡太后毒死了儿子。
当然还有第四种类型:她们一旦从后宫走到御前,就在治国理政、外交军事的政治平台上出手不凡,不让须眉;她们的故事丰富多彩,她们的人生风华绝代。

冯太后
==
北魏时期的冯太后也是一位治国理政、促进民族融合的女强人。冯氏出身于北燕汉族皇族之家,北燕灭亡、家遭横祸,她年幼时即没入北魏宫中成为婢女。但是冯氏肯定天资出色,十二岁时就成为“贵人”,十五岁被册封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从公主到奴婢再到皇后,足够传奇。
在此之前,冯氏应该就有了政治“历练”:北魏一代雄主太武帝拓跋焘,被他宠信并封爵的宦官宗爱杀于宫中,宗爱再假皇后之命,将与己不和而将继位的拓跋翰及几位大臣杀害,然后立拓跋余为帝,自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拓跋余想夺回皇权,同年又遭宗爱所杀。几位大臣和将军拥13岁的太武帝皇孙拓跋濬入宫即位,是为文成帝;宗爱及同党被处死,夷灭三族。冯氏虽为婢女,却身在宫中。
北魏的皇族拓跋氏是鲜卑族,文成帝即位后,面对权贵腐败、鲜卑贵族与汉族平民的矛盾突出、谋反夺位的动乱接连不断,殚精竭虑,积极作为。冯后与文成帝十分恩爱,作为皇后,她也更多地了解了国家的政治运作,并且十分钦佩文成帝推动鲜卑与汉族的融合、任用汉族官员的做法。
可惜文成帝英年早逝,26岁便因病去世。冯后悲痛欲绝,在按照北魏习俗焚烧文成帝御衣器物时,冯后竟不能自持地扑进火堆,等被人救出时,已不省人事。
在冯后被立为皇后第二个月的时候,不足两岁的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按照“规矩”,后妃之子被立为储君,生母李氏即被赐死,就像当年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赐死了生母钩弋夫人一样。李氏被赐死后,自己没有生养的冯后将拓跋弘视若己出,竭尽慈爱。

冯太后(441年-490年10月17日)
12岁的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冯后成皇太后。是时,大将军乙浑根本没把这孤儿寡母放在眼里,大权独揽,诛杀异己,僭越之心昭然若揭,谋反迫在眉睫,冯太后凭借多年宫中及官场阅历和非凡的胆识,先退让示弱,然后出其不意抓捕乙浑,夷灭三族,稳定了局势;接着冯太后临朝摄政,确定了胡汉融合、推进汉化的政策;因为她身为汉人,对汉文化和鲜卑文化有着切身的比较认识。
那时早婚早育成风,献文帝14岁生了儿子拓跋宏。还不满三十岁的冯太后停止临朝。献文帝亲政以后,积极作为,却也建功心切,年轻气盛,力气用错地方。他首先是排斥太后的人马,培植自己亲信,这或许也情有可原;他令塞外的鲜卑人与其他胡人大量内迁关东,搞得鸡飞狗跳,也显然与太后的汉化政策不是一个调调;然后他也许觉得太后“内行不正”、影响不好,找个理由就把太后的相好李弈给杀了,再将陷害李弈的家伙提到尚书的高位。除了不懂事,献文帝简直不把太后当个人物,直接打脸。冯太后忍无可忍,终于安排部署、出手反击,四年后,逼迫献文帝禅位给不满5岁的太子拓跋宏,《魏书》说:“上迫于太后,传位太子。”冯太后成了太皇太后,再度临朝亲政。冯太后知人善任,组建起效忠而有力的领导班子,整顿吏治,诛除皇后家族势力。“能行大事,杀戮赏罚,决之俄顷,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献文帝18岁被退休,实在憋屈,于是仍然操持国政军事,五年后遭太后软禁,随即死于宫中,“显祖暴崩,时言太后为之也”——都说献文帝暴毙是冯太后下的手。

冯太后二次临朝,大刀阔斧地推进的汉化政策包括推广定居农耕,转换游牧射猎的经济模式;倡导胡汉通婚,禁止父亲死了,儿子纳父亲之妾,哥哥死了弟弟娶妻其嫂子的鲜卑陋习;定下俸禄工薪制度,去除依靠掳掠瓜分获得收入的方式;兴办汉学,“在朝廷官场上不得说鲜卑语;特别是太后从小督促孝文帝拓跋宏学习儒学汉史,从而使孝文帝日后成为推进汉化的一代明君。冯太后的汉化政策以及移风易俗、促进社会转型,遭到鲜卑传统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冯太后无所畏惧,坚定不移,可叹可敬;她对五胡十六国时期汉文化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延续发扬,着实做出了切实的极为重要的贡献。
冯太后颇具性情,一次她卧病,宫女把粥端到她跟前,碗里却发现有只虫子,一旁的孝文帝大怒,却被太后笑着阻止,吓得不轻的宫女这才免罪。冯太后有一位相好李冲才学一流,风度不凡,既是太后的生活伴侣,也是太后施政的得力帮手,冯太后的许多改革措施,多有李冲的参与谋划。冯太后死后,李冲对孝文帝仍竭忠奉事,明断慎密,孝文帝也对他“深相仗信,亲敬弥甚。”
冯太后四十九岁去世,遗旨葬礼从简,不与文成帝合葬。
■■■未完待续*^o^*
▼{下接→“【克勒文苑】智慧人生|《从后宫走上朝廷的女人(三)》作者/徐甡民”}


>>>>>>>>>>(END)
撰稿:徐甡民
图文/编辑:张凌清/treesea

徐甡民先生新近出版的历史文学佳作《古人职场那些事儿》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下为本著照片)


徐甡民先生的《古人职场那些事儿》精彩文摘欣赏(如下)


本文撰稿人徐甡民先生简介:


【克勒文苑】智慧美文║《从后宫走上朝廷的女人(二)》作者/徐甡民
2021-03-05 15:13:32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浦江头条|【克勒文苑】◇浮世添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