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蛇趣闻
戴永久
一个初夏的清晨,河西邻居黄伯寿隔河(小沟头)急喊:“宝同——宝同,快来帮忙!”
父亲听后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淌水到河西,顺着黄伯寿手指的方向一看,啊!是一条大蛇被关在堂屋内。
原来黄伯寿家大屋的东山头有一间四架梁猪圈,母猪生了一窝小猪,长得只只圆滚可爱。可这几天夜里,天天深夜母猪叫,小猪吵,闹得人畜不安。究竟是什么原因?
这天夜里黄伯寿守在猪圈内,天麻麻亮时,母猪和小猪又一齐吵了起来。他抬头一看,不得了,一条酒杯粗的长蛇从墙上小窗口将头伸了进来,嘴里吐着火红的长长蛇信子,眼瞪着几只在猪食槽里啃食小猪食的大老鼠用神。黄伯寿转身开门去拿铁叉时,蛇已逃得无影无踪。
天亮后,黄伯寿仔细查看,原来蛇从窗口进来后,经过墙角(泥墙)一个洞进入大屋,然后再从大屋角一个洞游走屋后竹园树林之中。仔细观察思考之后,一条捉蛇的妙计在胸中形成。
这天黄伯寿将靠猪圈屋内的家什搬拾一空,将屋角通向外边的蛇洞,用砖头塞得死紧,做好了捉蛇打蛇的一切准备。一连几天,蛇却没有什么动静。黄伯寿奶奶说已经惊动了蛇,不会再来了。
就在说后的第五天清晨,母猪和小猪又叫了起来,黄伯寿起身,按计划急忙跑到猪舍内,使劲把蛇入内的小窗子堵实,然后又转身入猪舍查看,却什么也没有。不管三七二十一,黄伯寿急忙用砖头将墙边通向大屋的洞封死。
忙了一大阵后,天已大亮。伯寿手执铁叉,小心翼翼地先走进大屋客厅,然后蹑手蹑脚地伸出颤抖的手,将房门打开一条缝向里一瞄,刮刮隆的隆,一条一丈有余的大蛇盘在二梁上伸着红红的信子,宛如在向人示威哩。
见状,他随手关上房门,后又带上大门,然后向外搬取救兵——请我父亲来帮忙。父亲到现场后,连忙把叉草用的长铁叉锤直,又准备了几根木棍,叫上伯寿的老大伯福和老五伯才,共四人进屋打蛇。
听说蛇既大又凶,黄家老大和老五早就心生恐惧,他们还未入大门就已两腿发软,身子发抖,脚步不前。见到这种状况,黄伯寿大吼一声,死开来!随手拨开弟兄两个,同我父亲两人一前一后,进入房门。
蛇见到有人进来,先是两眼圆瞪,头抬得尺把高,伸出长长的信子“吱吱”发威。我父亲用铁叉一捣,蛇趁势向地面一窜就不见了,就在同时,客厅内黄家兄弟齐声尖叫:”不好,蛇来了!”
原来,当父亲用铁叉使劲捣它的时候,蛇却从山板顶角的小洞窜进堂屋,仍盘在屋面二梁上。这山板上有个小圆洞,从下向上看,没有什么痕迹,所以未作任何防范。这时黄伯寿到大屋叫二兄弟守住屋门,我父亲在房里,四个人各尽其职,共同围剿大蛇。
接着好戏就出来了,大屋内黄伯寿一打,蛇就从山板上小洞窜到房内,房内一打,它又窜到客厅,这样穿来穿去的几个来回后,蛇来回窜动的速度渐渐地放慢。这时黄伯寿跟我父亲合计,找来一根长竹子,让老五拿到东房内,如果蛇来的话,就用竹竿敲打二梁,然后黄伯寿和我父亲在厅屋必经之处守候,准备打蛇的“伏击”。
果不其然,蛇刚进入东房,老五用竹子一打一敲,蛇又从原路返回大屋,我父亲眼明手快,在蛇刚进入大屋的那一刹那间,飞起一叉,不偏不倚,正好扦在蛇的七寸处,黄伯寿见状,抢上前来一铁叉向蛇打去,只听见啪的一声,大蛇从屋梁上摔到地上。父亲和黄伯寿抡起杆子没头没脑地打了一顿,停下来看蛇头已被打烂。
这时,夹在人群中看热闹的黄后安对黄伯寿说: “三爹,蛇不要丢掉,把我拿回去剥肉吃,蛇皮送还给你好不好啊?”黄伯寿挥手说:“行。可你还得的好好谢谢宝同,要不是他手勤眼快,蛇恐怕今天难捉得住。”
不料,后来黄后安夫妻俩却为吃蛇肉打了一场“横架” 。原来,这黄后安家子女众多,七八口人,几亩薄田,一年缺上半年粮。“人多粮少,河水衬饱。”不管怎样,每天三大锅薄粥要用草烧透,因此,他家不但缺粮,而且更加缺草。黄后安家中排行老二,他妻子二奶奶一年到头,二年到稍,起早贪黑,领着孩子们拾粮拾草,但缺粮断草的情况仍是时有发生。
黄后安将蛇肉洗净切开,放到锅内加上水点火就烧。孩子们划的、拾的软草又不耐火,不下三合之将,就将锅门口集存的草烧得差不多,但锅里水还没有全开。他嫌碎草不赶火,就不声不响将二奶奶藏着,以防不测的一捆茅草根拖过来,解开往锅堂里就塞。
二奶奶一见,跺脚拍屁股叫骂着冲过来,一把从黄后安手中夺过茅草根,哭着骂道:“你这个不务正业的死烂屌子、枪毙小、杀千刀的,平日里家中油瓶倒下来你不去扶,今天到好,把这异里八怪的蛇肉放在锅里来煨倒也罢了,现在又眼睛滴血,看住这点茅草根,家里伢儿牙齿打下来一大捧,将来遇到个落雪下雨,把你腿子伸到锅膛里去烧。”说着抱起草就往外跑。
黄后安早被烟着火不着的碎草窝了一肚子的火正无处发作,见二奶奶捧草,火冒三丈,随手啪的一声,抽了二奶奶一个耳光,嘴里骂道:“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臭婊子,给三分颜色你就开染坊,要是再不识相,看我今天怎样收拾你。”二奶奶手一松,一个踉跄,倒在地上,捶胸扑地嚎啕大哭。
被邻居拉着的黄后安,挣扎着还想冲过去打。黄伯寿三奶奶见状,回去拉了两捆高粱秸秆送来,然后扶起仍在抽泣的二奶奶,好言劝说一番,接着有人又将锅堂里点着,万事停当,众人才纷纷告辞而去。
饭后,父亲不放心跑到他家一看,黄后安一家人正有滋有味地围着桌子吃蛇肉哩。灭蛇除害的故事,砺人心志,化害为益吃蛇肉,令人心酸。呵,那年那月人蛇关系,令人回味。

个人简介:
戴永久,男,汉族,194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曾任小学教师,5个乡镇党委书记和县、市两个部门负责人。2004年退休后从事文学习作先后在"江苏生活快报""江苏散文报""山西科技导报""泰州晚报""姜堰日报""溱湖""罗塘"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等文学作品100余篇。现为江苏省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