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忘却的纪念(二)
连振华
我当然明白所谓笔墨真迹的内涵是什么意思。天旱盼下雨,下雨怕泛滥,我有点悚然了:因为,患得患失的毛病在我特别严重。
“始乱之”——我猜想我是有可能做到的;“终弃之”——我会不会做到呢?我回答不了自己,于是我就走进了忐忑和迟疑……
一连几天,我都没敢上网。信的腹稿是拟好了,就是没胆量笔墨写出来。
就这样,腹稿等待着决断,决断寄身于犹豫,犹豫则骑着光阴的骏马在潇洒蹉跎……
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天我打开电脑,电脑竟然黑屏了,怎么弄也弄不好。赶快请来师傅,说是主机的硬盘坏了,需要返回 厂家修理。还好,没有过保修期,不用出钱就换上来一个新的硬盘,就是来回耽误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欣喜中带着几分担心上网,打开qq,在那寥落的几个网友中,再也找不着“深谷幽兰”的名字……

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感膨胀着,我开始寻找有关信息。机里,换过硬盘,先前的所有资料都不见了,包括记写着qq的帐号和收信地址姓名的文档;再上qq网上找,一页又一页,没有见着叫“深谷幽兰”的。继续翻看,找到一个叫“空谷幽兰”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加上。可加上后进空间一看,却是四川盘地的北兰花。聊以自慰,怅然地写下一段留言,出来了。
她为什么会消失呢?最大的可能有两种:一是她等不到信,又见不到我上网,算定我是那种伪善之徒,把我删了;二是她的 qq被盗了,早期qq很容易被盗,我就领教过那些“网络君子”的手段。至于其他的可能也是有的,但概率太小了。
失去之后,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可贵——至理之言呀!

信的腹稿随着时光的推移破碎,一块块随风飞去,现在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了;然而思念却在心头始终存留着,而且仿佛还在成长。也许,生命的第一次就是有着最执著的生命。鲁迅先生说得对,要想阻断思念,必须要写下一点东西,不然心头的块垒就不可能卸下。
于是就有了我的“为了忘却的纪念”。

作者简介:连振华,广东省乐昌市人,自小沉迷文字,最喜欢诗歌,有作品在《特区诗刊》、《青春诗刊》、《金声诗刊》和《岭南诗刊》等平台发表。诗观:诗歌是心灵的坦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