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统计学创史人一王思华
袁联光

王思华(1904—1978.7),原名王慎明、王右铭,乐亭县人。中学毕业后,先考入南开大学,后转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1926年,到法国里昂大学攻读经济学。后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专门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并完成了题为《马克思主义和普鲁东主义》的博士论文。
1930年冬,王思华回国任北京大学和中法大学经济学教授。在此期间,他积极利用大学讲台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与侯外庐继续他们早在留学时就开始的翻译《资本论》第一卷的工作,并于1936年由北平国际学社出版。
王思华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心。“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了反帝大同盟、抗日救国会等救亡组织,并被选为北平第二战区动员委员会委员,与中共负责统战工作的徐冰同志过从甚密。1934年冬,王思华因参加情报工作被国民党政府逮捕。获释后,他又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抗战爆发,他携同家人到达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军政学院讲授政治经济学。1938年6月,王思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延安中央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室主任。为了帮助青年学习《资本论》,他撰写了《资本论解说》一书,简明通俗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该书曾多次再版。由于受国民党反动派围困,陕甘宁边区经济一度处于困难时期。他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了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物资不足,进而提出必须发展生产才能保障供给,并具体提出了扶助盐业生产、发展边区运输、发展边区畜牧业等建议,对于发展边区经济,扭转困难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抗战胜利后,王思华担任辽西行署、辽北省政府秘书长兼民政厅长。1947年底,王思华又任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东北财委常委兼东北统计局局长,并负责东北地区《计划经济》(原名《国际经济》)月刊编辑部工作。他招聘了一批知识分子从事统计工作,并开办在职统计干部培训班,亲自讲课。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国民经济主要部门的统计制度,开展了国营工矿企业和私营工商业普查,搜集整理了历史和现实的经济统计资料。同时,主持编译出版了大量有关计划经济、统计理论的书刊,如《新统计学概论》《工业统计学教程》《论人口调查》等。
1952年,国家统计局成立,王思华任副局长。1961年,任党组书记、局长。在领导全国统计工作中,他注意学习外国的统计工作经验,强调要善于运用统计资料研究经济问题,同时对于如何实事求是、科学地获取、分析、运用统计资料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1961年初,我国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王思华致力于组织全国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他起草了《关于改进统计管理制度,健全统计机构》的报告,提出了统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具体建议,被国务院采纳,促成了统计工作实行垂直领导的统计管理体制的建立。1963年,王思华又领导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统计法规《统计工作试行条例》。
1964年,王思华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1978年7月,王思华在京逝世,享年78岁。
该书的版次是1949年3月,印次为1951年6月第四次。该书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出版的“资本论研究小丛书”之一种。该书前有序言,全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怎样研究资本论”;第二部分是“资本论解说”。该书是《资本论》通俗化的一个尝试,抗战初在生活书店出版时曾用“大众资本论”书名。后来发现,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资本论》的通俗化工作,不但需要从事于这个工作者对于政治经济学,对于唯物辩证法,对于世界历史,都具有深刻的研究与修养,而且要有革命实际斗争的相当经验,然后才能掌握这部伟大科学论著的战斗性,才能把这部名著的通俗化,不致简单化为一些法则的叙述”。“但是《资本论》是部伟大的科学论著,阅读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这本《资本论解说》对于《资本论》的人们或许是有帮助的”。
(红色文献由红色党史收藏家杨亚利提供)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