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语:杨村第一书记一身清风,为大美杨村 凝心聚力促发展,共同绘制美好宏图。团结同心,做事在前,说话在后,大事帮不了向上汇报,小事帮到底,亲力亲为!
为张功点赞!
《一封“家”书》
文/张功
已亥年五月,已经近而立之年的我,被组织安排到韩城的一所村庄任职,也是他的人生第一次的任职,我的心情些许紧张,些许激动,更多的对于我来说,应该是期待罢…

来到村里,认识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官”村支书陈增玉,第一印象刚正不阿,为人和气...经过两年的搭班子,陈支书让我的工作及处事方式有了明显的提升,大局意识强烈,牢记使命,宁可苦自己,也从不苦乡亲,有办法了好好干,没办法时创造办法好好干,别人对他的评价:水渗不透,锈蚀不了,形容其刚正不阿。

会计李德宏,在村会计岗位奉献自己30余年青春,门下学生,遍布故里,正直无私,对的话必须要说出来表扬,错的事必须提出来为耻。患有轻微脑梗的情况下,坚持带病工作,出院后继续工作,临退休前,在别的老同志都已经不参加后期工作时,他还在兢兢业业培养新会计,对我说:“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走好最后一公里”。

妇联主席冯少茹,省级非遗传承人,有气质,精干,能唱会跳,村里的各项大型活动都是她跑里跑外,不亦乐乎,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赞扬,脱贫攻坚工作中,出谋献策,不计个人得失。

治保主任张万勋,做事公道正派,为村安全措施工作,常常衣不解带,不论刮风下雪,天气恶劣,群众之事无小事。
支部书记孙水英,为人和气,关爱年迈老人,疫情防控时,提供水,食物等等,让村咨询服务点的志愿者感受到冬日里的暖阳。
监委主任陈武军,工作认真,一丝不苟,作风严谨,党旗下的优秀代表人,急村民之所急,想群众之所虑。

教育能手杨掌海老师,一音之错,坚决会获取绝对的答案,方可离去;退役老兵杨万奎老师,那年的毛主席来到了咱们杨村,现在的习大大,可能在我们有好多朋友了吧,非常想念您们,您们的身体还好吗?我是你们的学生啊,诗词大家张志民老师,村里的一股清流学者,你的诗这时应该在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吧,祝您成功,他们为杨村的文化,杨村的发展,有着莫大的支持与帮助,我为杨村感谢您们,是您们记录着杨村文化,杨村的史书也将记载您们的辉煌。

这是我们2035年的一封家书,写给我的第四个家,我能想象的到,村集体经济稳步来源增收,村民群众务农日益高涨,连正式工作也舍弃掉了。我似乎看到杨大爷给他儿子打电话,告诉他,家里丰收了的喜景,各家用上了8G网了吧,高铁从村内横行而过,出省就是方便,需要的东西出个门就能拿到吧,
魅力的西庄,大美的杨村,我的家,我的亲人们,我们未负韶华,我们无愧于自己,继续书写振兴中华之凯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