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刘如春,跨界作家、记者,江西定南人,现居广州。中华散文网创委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性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原理事、中国自然资源报原副站长、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副秘书长、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资深科普作家和科普创作“有突出贡献”者、广东省地质科学技术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地质局原调研员、广东省地质学会科普委主任。发表各类作品近千万字,出版散文、诗歌和科普、新闻、养生等图书19部。作品数十次获奖,其中科普图书曾获全国自然资源优秀科普图书奖,诗歌散文三次获中国作家协会参与主办的“中华宝石文学奖”优秀作品奖和一次提名奖,散文多次获中国散文网等单位举办的全国性大赛金奖。现为广东省首批科普讲师团专家(入选“2017年广东省十大科学传播达人”提名)。

闲扯趣谈言吃辣(随笔)
刘如春(广州市)
中医养生学有个“五味”说,即甜酸苦辣威。五味对应人的五个脏器,即甜入脾,酸人肝,苦入心,辣入肺,成入肾。适度的五味,对五脏有正面效应,但如果用过,则会走向它们的反面。
在五味中,传统中医认为,酸苦咸3味均属阴性,唯有辛甜属于阳性,辛即诸如辣椒、生姜、大蒜等均系升阳之物。所以,平时生活中,适当吃些辛辣,有利于养生。因为,养生就是养阳气!
辣椒还有“维C之王”的美誉。现代营养学认为,辣椒营养丰富,尤其含有其他蔬菜难以攀比的维生素C。然而,由于维C属于水溶性物质,即要想从辣椒身上摄取可观的维C元素,平时要吃鲜辣椒,因为干辣椒身上的维C几乎“丧失贻尽”。
笔者祖籍江西,本来是嗜辣的。可由于笔者年幼(5岁)时便随父亲大人来粤定居,故对辣尤其是剧辣早已敬而远之。半个多世纪广东风情气味的熏陶,使本人似乎更习惯于南粤的清淡饮食。倒是我那可爱的宝贝女儿,自小就偏好辣食,真有点“无第不欢”的江西人的本色。身边的朋友们都戏称:“这是典型的返祖现象”

伟人毛泽东嗜辣如命,和他的音容笑貌一样,洋溢着典型的湖南人的风采。他老人家在世时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不吃辣椒不革命嘛!”看来,在站得高看得远的伟人面前,吃不吃辣还上升到了革命的高度!
辣椒确实是好东西,适度吃辣助阳益体又“革命”。但吃辣也有一些禁忌。仅以季节为例,我国传统养生学在秋季就有“减辣增酸”的饮食原则。因为秋天是肺的季节肺气很旺,又由于在五味中,辣人肺,如果此季不“减辣”,还一个劲地“无辣不欢”,必然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中医五行中,肺(金)是克肝(木)的。秋季在肺气很旺的情形下肝气就显得很弱。此时正常的饮食应该适当增加点酸性食物(因为酸入肝),以扶助肝气的上升,才能达到肝肺阴阳平衡的理想效果。假如此季依然我行我素,“火上浇油”地大叹辛辣之食,必然会造成“金克木”的可悲后果。如此下去,肝脏功能虚缺受伤,也就是预料之中的事了。所以说,吃辣也要悠着点。笔者的一位江西同事,人到中年,秋来时照样顿顿辣椒不变,造成了其双眸的突然不适(因为“肝主目”,肝受伤必然会累及双目)。当他听笔者劝告“减辣增酸”后,眼睛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这正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高明所在!
近日阅读,又意外地发现了吃辣的一大好处,名曰:男人,能吃辣者性力强。这项由法国人研究的成果表明,越能吃辣的男士睾丸素分泌越多。据悉,研究人员认为睾丸素是男人好竞争、敢冒险,成为强壮、勇敢的男子汉的重要原因。实验证明,人们日常生活中,吃辣恰恰能促进睾丸素的分泌。至于说吃辣者可促进“竞争”“冒险”,使之更“强壮”、更“勇敢”,云云。这似乎亦从一个侧面论证了“不吃辣不革命”的精彩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