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若出差回到家,看见饭桌上留的字条:“蒸好的馒头还留在锅里热着,桌罩里有一盘新鲜的罗卜豆。”
他旅途劳累又渴又饿,急忙在饮水机里接了一杯水喝了,然后就取出锅里列子上溜的馒头,就着妻子说的那盘萝卜豆,大口吃了起来。
一种久违了的味道沁入心脾,这萝卜豆咸辣适中,滚圆的豆粒显然是用蒲包装着又经麦穰焐过的,吃到嘴里还有淡淡的蒲香味,红红的椒子是在铁锅里炕过又在石臼窝里砸碎的的味道,姜丝细而长,花椒香而辛,萝卜豆咸咸的,辣辣的可口,只有母亲做的萝卜豆才有这种味道,可母亲已逝去五年多了,妻是南方人,她没把娘的手艺继承下来啊?
是在菜市场买的吗?不对!菜市场那几家的盐豆口味都不咋的,特别辣椒是机器粉碎的,没有经过锅炕又经石臼砸过那种香气,姜是碎块块,豆粒都是用塑料袋装着焐的,没有蒲包麦穰焐出的那种粘丝,豆粒入口发软,口感不好。
这盘萝卜豆显然不同,老娘办萝卜豆的过程又浮现在李若心头:娘把晒干的暑天收的干红椒用铁锅炕得焦黄,那种炝人的辣味直钻鼻孔,然后放进尖尖的石臼窝里一阵砸搗,砸出细细的粉面。无论洗干净的萝卜个大个小,一律一刀先切开成两个半圆柱形,再两刀切成四瓣,之后切成均匀的一片片三角形,花椒也是用热锅炕过的再上石臼里砸成粉末,姜块刮掉皮,切成丝,再用一个大瓦盆或大瓷缸把焐成扯粘丝的豆子,放上盐和椒面搅拌,再放进萝卜块,花椒粉搅拌,直到红红的萝卜豆成菜,舀上一盘,浇点芝麻油,那香气四溢的农家菜才可口。
母亲那佝偻的腰,那双挪动的小脚和那认真做事的身影仿佛又在院子里出现,李若的眼泪不由自主掉了下来。
苏雪下了班就急急往家赶,她想,丈夫李若出差一个多月才回来,到家吃上饭了没有?脏衣服换下来没有?
苏雪进了家,只见丈夫手里拿着半个馍,筷子上夾着一块萝卜片,眼泪正往下滴,吓了一跳。
她轻轻走过去,双手抱住丈夫的后背,悄声问:“怎么啦,亲亲,泪从何来?”
李若一下子回过神来,问妻子:“这萝卜豆谁做的?”

苏雪扑哧一笑说:“吓死我了,我当什么事来,咱大姐昨天上午来的,带来她亲手做的一罈萝卜豆,说你喜欢吃。”
李若长吁了一口气,一筷一筷地夹起脸前的萝卜豆,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作者简介】
黄兴洲,男,1947年生人,江苏邳州人,退休中学高级教师。邳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邳州文化研究会理事。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理事,《关东美文》苏鄂皖编辑中心主编,《关东美文》顾问和副主编。在《今古传奇》系列刊,《关东美文》,《甘肃民主协商报》,《邳州日报》,《邳州文化》,《大运河文化研究》等报刊杂志以及各种媒体平台上发表各类作品数百篇。现任《今古传奇》传媒集团速读杂志江苏邳州联络站站长;《邳州速读》主编;华文原创小说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