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良老师谈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点点滴滴

修改与指正文章是一件苦累活,很费时,也很费精力。
有时候会看到或者听到,有一些很慈蔼的老师,对他人的文章给予非常中肯的指正意见。
最主要的这些老师对他人文章的修正,是纯粹地出于关爱,并非有利益和利害关系。
因为他们的无私付出,所以倍加值得众人的尊重与敬仰。

作为编辑,判定一篇文章的好坏,是从每一个细节开始的。
标题是否吸引人?开头的叙述是否准确有力?谴词造句的能力,标点符号的使用,都可以粗略判定出一位作者的写作功力。
只有入了编辑最开始的眼,才有可能让编辑去通篇阅读你的文章,去领略你文章的思想与精华,不然,你的文章在三秒钟之内便被宣告出局。

在这里,有必要详细解释一下文章在三秒钟之内被编辑毙掉的几种情形:
1、硬件明显不符。
比如专题收录的文章字数要求为600字以上,你的文章仅仅写了三百个字,编辑可以一秒钟拒稿。
2、文章类型明显不符。
如果专题收录的是故事小说,你非要投个诗歌散文,或者投个养生类、理财类科普文章,编辑也可以在三秒钟做出拒稿决定。
3、第一印象极差。
编辑打开一篇文章的第一印象,主要看的是文章的排版。如果文章排版极不讲究,通篇黑体粗字,或者通篇不划分段落,编辑也可无需再看,直接拒稿。

每一位写作者都应该明白,除了编辑,就连读者也一样,如果在三秒钟之内不能引起对方的兴趣或肯定,此文就有可能出现石沉大海的悲剧。
既然对方是那么地苛刻与绝情,我们就更需要对收录要求进行详细地探究,对自身文章进行精准的千锤百炼,要不然,辛苦码出的文章在三秒钟内就被毙了,岂不可惜至极?

感同身受的故事不写,自己的苦难不写,去读别人的故事去模仿,这是很多人的根本问题 ,讲什么技巧不技巧?为什么写 ,写什么 ,怎样写?最后才是技巧问题。首先要解决为什么写?这是作家首先解决的最根本问题。——王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