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童趣诗话
文‖ 戴建中
唐宋诗坛,有许多优美的童趣诗,童心诗心相映成趣。
公元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65岁的诗人杨万里旅行在外,但诗兴不已。他写了一首童趣盎然的七绝《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村头花落末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前两句写景,诗人用粗笔勾勒出乡村特有的优美画面,是全景。下两句写人,诗人用工笔细描,描绘出春意盎然,趣味横生的儿童追黄蝶的动人图景,是特写。整首诗有面有点,浑然一体,诗人喜悦兴奋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苏东坡《纵笔三首》其一写道:“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诗翁和小儿对话逗趣的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此诗写初夏时节农村生产异常紧张的情景,连童孙也在桑阴下学种瓜。生气勃勃的田园生活,维妙维肖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戴复古在《山村》中写道:“山崦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绿附掩映,榴花似火,天真稚童,皓首老翁,景物鲜明形象,亲切动人。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忆趁东风放纸鸢。”清人高鼎的《村居》,是用放风筝上蓝天的活泼儿童,衬托出春光的明媚。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哀。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头两句具体写出自己"老大”之态,久客他乡伤老之情。后两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场面,极富生活情趣。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诗人雷震《村晚》,写牧童更衬出村晚山村的秀景,用牛背上牧童吹短笛的袅袅余音,渲染了村居生活的意趣。
上述多位诗人的童趣诗,用诗人的诗心,去发掘、表现儿童的童心,并唤醒了自己久睡的童心、童趣。读了如此趣味盎然、清新自然的童趣诗作,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作者简介
戴建中,1937.5.生,江苏省滨海县人。高级政工师。县老年大学原副校长兼诗词班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江苏省诗词协会、省楹联研究会会员。河海大学石存诗社、盐城市湖海艺文社社员。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县诗联协会、县东方诗赋文化研究院顾问。多首诗词入编多种诗刊和多部诗词典籍。作品多次获奖,被授予多种荣誉称号。著有《诗海扬帆》、《戴建中词选》、《建中诗联百家书》等六种专集。被县档案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中华诗词研究院资料中心等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