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心中那颗“星”
倪双民
“夜蒙蒙,望星空,我在寻找一颗星,一颗星。他是那样明亮,他是那样深情,那是早已熟悉的眼睛……”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就会想到一个充满光辉的名字——雷锋!
雷锋,这个名字曾被千千万万的百姓所铭记,他的事迹感动了几代人,影响了几代人,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孩子在党的阳光照耀下茁壮成长。他为后人留下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总会听到雷锋的故事,耳畔回响着歌唱雷锋的歌曲,孩子们在校园里快乐的学习玩耍,自觉帮助同学,上学放学路上能做一两件好事都会高兴大半天。生活中不放过任何做好事的机会,偶尔也会设置场景人为的去做好事,以求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夸奖,虽然可笑可体现了孩子们内心的纯真,心底向善的美好!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近六十年来,雷锋精神成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雷锋精神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精神,是立足本职努力工作的“螺丝钉精神”,是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的艰苦奋斗精神。
时光流彩,岁月变迁,曾几何时,雷锋的名字渐渐远去,一些孩子们的心灵空间被各色各样的明星填满,成了实实在在的“追星族”。言必歌星,谈必影星,盲目追随,机械模仿,生活迷失了方向,学习找不到航向,人生没有了理想,成了迷茫的“愤青”一族。即使这样,我们中华大地上依然洒满了雷锋的足迹:想想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焦裕禄,为西藏甘洒热血的孔繁森,为穷孩子送希望的郭明义,勇救老人的大学生张华……。那一串串不同的名字却闪烁着耀眼的光华,散发着七彩的光芒;他们并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永远活在人们心里。他们就如同生命中的一缕阳光,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指引着我们走向前方。
2019年9月25日,雷锋被评选为全国“最美奋斗者”,是党和政府对雷锋精神的高度评价和又一次肯定,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再次回归。新时代的雷锋不断涌现:“最美教师”张丽莉,“时代楷模”黄文秀,当代“愚公”毛相林,“人民英雄”张定宇,“抗疫英雄”李兰娟,还有那些走在平凡路上而又默默无闻的外卖哥、快递哥,他们无不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
岁月带走了沉思,时光留下了记忆,如今迎来了春风送暖,柳丝拂面,桃红梨白的季节。你是否还记得那一张春天般微笑的脸庞,手中紧握钢枪的那一身草绿色的身影,那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雷锋。绚烂的世界,多彩的人生,您是否看到一支支医疗队、服务队、志愿者正活跃在祖国的广大农村,为人们帮难解困,给老人孩子送去关怀和温暖,为乡村的经济振兴奔波忙碌的身影。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用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拼命工作,为的是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他们的的确确称得上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的生动体现。
三月春风暖,祖国山河秀。孩子们踏着春风,迎着春雨走向了河畔,走上了山岗,栽植下一颗颗幼小的树苗,也栽下了心中的希望,沐浴着春天的阳光“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更加嘹亮,胸前的红领巾愈加鲜红!
让我们携起手来,向雷锋同志学习,让心中的那颗“星”永放光芒,做拥抱太阳的月亮,手挽着手心连着心,身相依心相随,做好雷锋精神的追随者,做好社会前行的推动者,做好祖国建设的奉献者,共同展望祖国的美好未来!
作者简介:倪双民,陕西商洛山中一名普通教师,求真务实之人,崇尚修身向善,对教学艺术略有研究,闲暇之时,喜好玩味文字,偶有感悟成文。有文字在平台及报刊发表,愿向文友学习,以提高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