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 景 诗 》
文/ 易 之 中
有不少诗,独沽一味,只写风景,句句诗都是写风景的,整首诗,从头到尾都是写风景的。除了风景,还是风景。这类诗,可以称之为“风景诗”。但这种风景诗,并不是唐诗中的田园诗、风景诗。两者之间的最大差异是“兴”。唐诗中的“风景诗”,除了“赋与比”之外,还有“兴”。今天的“风景诗”,除了“赋与比”之外,并没有“兴”。什么是“赋与比”?陈述与比喻。什么是“兴”?托物寄情,借物抒情。今天很多的风景诗,从头到尾仿佛是在播放风景录像,句句都是写景,全诗尽是景。读者从这种诗中是读不出作者之感之情的。也因为缺情,所以,就无法感染读者,就打动不了读者的心灵。

写诗!最理想的是要有“大意思”,做不到,也要求有“小意思”。“意思”从何而来,从情中来。唐诗宋词,每一首,都是很有“意思”的,不会是“无意思”的。但当今不少微信诗,尤其那些“风景诗”,最大的毛病就是缺少意思,如果“无意思”,谈什么爱情呢?古人写诗,总是用心机去写诗的。也写得很有意思的。有首《江南可釆莲》的古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魚戏莲叶间。”人家是用“比兴”,用“双关”去写诗。莲与怜相通,怜是怜香惜玉。怜爱之情。魚戏莲叶,就是谈情说爱,相至之间接吻调情。这样又“比”又“兴”,整首诗就很有意思了。

写诗的最终目标是“抒情”,抒作者之情。如果只有景而无情,诗就白写了。王国维很欣赏李煜的诗词,认为李煜把家国情怀入词,是开一代词风。李煜的词,有景有情。李白的诗,也是有景有情。其实,如果只有境而无情的诗与词,就是欠缺精神境界的诗与词。情有大小之分,因情而产生的境界也有高低之分。

从唐诗宋词的“实践”来看,有知名度的,广为流传的诗与词,都不是单一的风景复制,单一的写景的,都是情与景的结合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是国情与月明的结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乡情与明月的结合。“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这是远景与近情的结合。《沁园春-雪》,如果缺失“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前面写的雪景就会暗然失色。但豪情与豪景相结合,就让这首词豪放史册。

写诗不是摄影。摄影给人的是景的美感。而写诗给人的是情的美感。
202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