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道楼观》第四集 以奇用兵 完
诵读:幽兰
老子的战争理论不仅在东方的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地体现,就在遥远的西方世界也有许多聪明的统帅,他们虽然没有阅读过老子的《道德经》,但在作战中却暗合着老子的军事哲学,而这让他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老师,为什么您说善于用兵的人,行军没有队列,奋起时没有挥臂,手中没有武器,交战没有敌人呢?
——尹喜,没有就是空,因为空,方才可以因势利导,腾挪转移,因敌之变而变。
——好一个变字,万千气象,守于其表,藏于其中,顺时而动。
——其实守与藏胜过争与露,争天下在智不在勇,在隐不在显啊。
——善于当统帅的人从不炫耀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从不逞一时怒气;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从不轻易与敌人交战。

老自认为,时间最大的悲哀就是战争,那是一个混乱时代痛苦的根源。在老子的心中,最高明的统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野心和欲望,不战而胜是最大的胜利,而能够避免战争的人才是世间真正的英雄。
公元十三世纪初,蒙古帝国开始崛起,四处杀戮掠夺的草原铁骑,让亚洲各国的百姓处在血与火的恐怖之中。
公元1220年初春,全真教第五代掌教丘处机和他的弟子们行进在前往漠北的路上,对于这次旅行,丘处机心中忐忑万分,因为诏见他的是新兴蒙古帝国的最高首领成吉思汗,丘处机不知道自己将要面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帝王。前途山高水远,凶吉莫测,但当看到沿途百姓的悲惨遭遇,年过古稀的他下定决心,一心向北,为救民于水火,劝说成吉思汗停止杀戮,归复和平。

这是一次传奇般的见面。八百年前,在茫茫无边的中亚草原上,丘处机一共三次正式在成吉思汗肃杀的军帐内讲道。关于丘处机具体对成吉思汗说了些什么,历史并没有留下完整的记录,但是又是历史给出了最准确的答案。自公元1223年起,成吉思汗从中亚撤军,同年停止了对中原各国的侵扰,被蒙古铁骑蹂躏已久的黎民百姓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苦难的黄河两岸在此后的十年里没有了大规模的厮杀与屠戮。
作为一位精通道家思想的智者,丘处机秉承着老子的精神,仅凭一己之力,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因为他心中始终没有忘记老子曾经发出的感叹:
——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唯有不争,天下才莫能与之争啊!
而老子所说的恬淡,正是他心中最大的心愿,那就是和平。

丘处机临见成吉思汗前,曾写下过一首诗,一份博大的道家情怀尽在其中:
——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我之帝所临河上,欲罢干戈致太平。
(第四集完)

幽兰,居住石家庄,曾经从事企业管理工作,退休后喜欢模特,喜欢朗诵,用灵魂读诗,愿在诗的海洋中感悟人生,愿以声音传播正能量,以书香浸染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