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道楼观》
第四集:以奇用兵
诵读:幽兰
春秋末期,诸侯间连年的征战和杀戮使田园荒芜,民不聊生,古老的中国大地满目疮痍。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大战之后必有荒年,兵者,乃不祥之器。
当老子感叹着战争为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苦时,绝不会想到,就在以后的岁月里,由他所创立的道家思想竟会被中国的兵家所吸收,成为东方战争艺术中最为精妙的至高法则。

第四集 以奇用兵
两千五百年前,终南山的楼观说经台和今天一样云雾缭绕,在青山翠谷中独享着一份格外的幽静。但是在终南山的云雾之外,却是一个烽火连天、充满杀戮和混乱的世界。
自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起,到春秋末期,三百年间中国大地,大小战役不计其数,近百个诸侯之国陆续灭亡,战争是这个动荡的大时代里所有苦难和混乱的根源。
——老师,天下纷乱不堪,皆因战事而起,那么如何才能消除战争呢?
——战争是由人的私欲所来,没有过度的私欲才能没有了战争。
——老师,您是如何看待战争?
——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用之。
——您是觉得战争是应该存在吗?
——我反对一切无道之争,不义之战,不得已为之,那是保国为民之战,君子要以天下之大道辅佐君王,不以兵强于天下,方能不战而胜。
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并没有一味的反对战争,而是强调要进行正义的战争,不过只要是战争就会有胜负之分,该如何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呢?睿智的老子为世人指出了一种方法: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楼观•说经台)

人们对于老子的话很难理解,但在老子同时期的一位军事理论家则将以奇用后的思想进行了最为生动的解释,一句兵者诡道也,为今后所有战争的原则做了一个绝佳的注脚。他就是被后世誉为兵圣的孙武。
(公元前506年 楚国•郢都)
公元前506年,来自吴国的大军攻陷了楚国的王城郢都,指挥这支军队的统帅是吴国两位著名的将军伍子胥和孙武。在这场战役中,他们共同率领吴国水陆两军六万人,充分运用后者诡道也的兵家理论,千里奔袭,实施战略大迂回,突入楚国边境,迫使楚军仓皇应战。经过五次战斗,五战五胜,以六万兵力大败楚军二十万人。这个昔日称雄于天下的泱泱大国三百年来第一次尝到了灭国的危机。
孙武成功地运用了自己的兵学思想和指挥艺术,帮助吴国西破强楚,称霸于诸侯,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孙武所著写的用兵心得更是受到了诸侯们的追捧。这就是后世兵家的第一经典《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著作,也是一套饱含着道家精神的哲学典籍。孙武所著写的这部兵书共有十三篇,其中所描述的战争世界里充满着无穷变化,一阴一阳相互转变,不仅说明形与势的相通,还充满着道家思想中的辩证哲理。

关于老子与孙武为什么在学术上有如此相通的地方,老子是否为孙武指点过迷津,历史并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两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没有任何资料显示他们有过学术上的探讨与往来。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那个群星璀璨的先秦时代,两个伟大的哲学家在精神和思想上不谋而合、大道相通了。

幽兰,居住石家庄,曾经从事企业管理工作,退休后喜欢模特,喜欢朗诵,用灵魂读诗,愿在诗的海洋中感悟人生,愿以声音传播正能量,以书香浸染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