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罕见的全才:“苏文”雄视百代、位列唐宋八大家;“苏诗”与李白、杜甫、韩愈齐名;“苏词”更开豪放一宗而兼备众体;“苏体”则居北宋四大书法家之首;“苏画”是北宋“士人画”的代表。在诗评、画论、禅理、医药、养生、饮食诸领域也富有创见、卓然成家。千百年来,人们诵读东坡文章词赋,临摹东坡书法,品尝东坡首创的美食,更从他的生活智慧和人生态度中汲取养分……不分老幼、跨越古今,苏东坡,一个永不过时的偶像。
唐双宁先生以古典诗词所抒发的苏东坡诗词读后感,在寥寥几十字中,融入对苏诗(词)的评介和对东坡、对生活、对历史,以及对艺术和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音韵流畅,亦庄亦谐,可品可诵。

作者简介:唐双宁,笔名霜凝。文化学者,诗人、画家、书法家,中央文史研究馆特邀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李可染画院名誉理事长。长期从事金融工作,现主要从事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

读苏东坡诗词十六首
——唐双宁
千古苏仙,人生楷模,读苏东坡诗词有感,屡以诗词记之。
1、七绝//读苏轼西江月平山堂
平山堂上两仙翁,
相会闲谈万事空。
再转头时空忆梦,
庄生莞尔笑人同。
附:苏轼:《西江月·平山堂 》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2、读苏轼念奴娇(之一)
长吟两阙懒回眸,
多少豪强欲觅侯。
唯有一人成赤壁,
山中余者葬骷髅。
3、读苏轼念奴娇(之二)
阿瞒公瑾两英雄,
滚落滔滔逝水中。
虾蟹不分谁胜负,
嚼来一样味相同。
4、读苏轼念奴娇(之三)
苏仙对问玉堂宫,
学士屯田有不同。
红板女郎杨柳岸,
铜琶莽汉大江东。
一词豪放心中气,
两赋淋漓笔下风。
从此黄州多赤壁,
乌台成就子瞻公。
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附: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五引俞文豹吹剑录: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5、七绝//荔枝一
荔枝千里出韶关,
户主银珠两有闲。
谈起心中多少事,
只思苏轼不思环。
6、七绝//荔枝二
说来命运也蹉跎,
一骑红尘议论多。
日啖幸亏三百粒,
荔枝昭雪赖东坡。
附:苏轼《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7、七律//读赤壁赋
苏子霜凝梦里筵,
扣舷舞壑两无眠。
曹瞒老骥诗横槊,
公瑾英姿火纵船。
江上唯余风浩浩,
山间只挂月翩翩。
吹箫把酒青天问,
哪个人生不缺圆。
8、七绝//生日读苏轼沁园春
千端往事一词填,
回首方知匪少年。
用舍行藏都过去,
优游卒岁斗樽前。
附: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9、七绝//读苏轼定风波
穿林打叶时时听,
竹仗芒鞋走一生。
酒醒昨天今又醉,
窗边风雨不需晴。
附: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0、七绝//读苏轼卜算子词
回望沙州楚水边,
寒枝燃尽夜无烟。
谁知天道能轮转,
挂月疏桐缺又圆。
附: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1、七绝//读苏轼江城子密州狩猎
也曾西北射天狼,
两鬓如今染雪霜。
太守云中皆往事,
不劳持节遣冯唐。
附: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浣溪沙//中秋读苏东坡临江仙词
长盼此身不系舟,
余生江海却人愁。
縠纹平处任漂流。
倚仗心头升满月,
迎霜顶上染中秋。
西风美酒醉云楼。
附: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3、浣溪沙//中秋读苏东坡水调歌头词
每唱中秋水调歌,
圆时恨少缺时多。
秋风玉镜不堪磨。
素影冰轮相思洞,
金桥银鹊忘情河。
浣沙流水向东坡。
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七绝//读苏东坡临江仙送钱穆父词
孤帆淡月对红尘
盘点天涯逆旅人。
古井无波多少水,
千年有节一秋筠。
附: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15、七绝//读苏轼《纵笔》诗
愈是才高愈是痴,
道人好意谪人悲。
藤床小阁依然睡,
只管听钟莫写诗。
附:苏轼《纵笔》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16、七绝//步苏轼题西林壁原韵奉和
世人谁未困庐峰,
但使心情各不同。
莫问如何真面目,
横山侧岭有无中。
附: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