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久者·飛必高
當代杰出藝術家方勝,一生困心衡慮,思想悠遠,伏首苦修,涵古茹今,尊聞行知,獨醒獨尊。
1941年,方勝出生在成都。兩歲多母病逝,隨父移居西安。九歲那年父病故。姊妹兄弟六個,依靠繼母長大。少年方勝,常常夢見母親,是夢裡瞬間的幻覺。也常夢見父親讀書,伏案書寫。
他醒後的心,仍在夢裡……。
方勝天生清秀英俊,懂規矩,知禮讓。中學時期,成積優秀。老師們都很喜歡他,關注他。方勝課餘的日子,都是起早貪黑讀古書,臨碑帖。他對古城西安的文化氣息很敏感,覺得這個歷代古都特別深奧神秘……。
伯父方聞,是久居海外的資深學者,法學家。得知家侄開始探索古文化,熱愛書畫,苦練篆刻,甚喜。認為這是家族的希望,更是民族的希望。很快寄來了《形、音、義大辭典》和初學書畫的畫冊,碑帖及有關古書。又為侄子提早撰寫了《方勝篆刻選集》序言。
方勝手捧著遠方寄來的學習資料和伯父的“序言”,熱淚盈眶。心情特別激動。內心裡的信念更堅定了,也更明確了學習藝術的高遠去向。
中學畢業後,家困無奈,不能再考學了。但是,學習藝術不能停頓,於是決定自學。
從畫速寫入手,同時,尋找中外畫冊,用心臨摹。德加說:“萬物都可以畫”,於是隨身的速寫本,一本接一本,把見到的都畫了下來。越畫越能抓到整體,越畫越興奮,越畫越迷狂。
畫多了,對各種角度,不同形態,動勢,形象特征,漸漸都能記憶默寫下來。同時腦海裡也常出現一些閃念的意象。有了聯想能力,開始試著創作,可用畫筆表現生活了。
1958年,方勝十七歲那年,到一家拖拉機廠做車工學徒。一年後做了師傅,還帶了两個徒弟。1960年方勝幸得天助,被省文史館館長張寒杉先生接收為入室弟子。九年間,先後在葉訪樵先生身邊學習花鳥畫,始學隸書。學習的書畫作品多了,決定自己刻印章。結識了西安交大黃永年教授,始學刻印。黃教授是唐史,古籍古版本學專家,同時也學到了有關的史學知識。
1971年,與杭州西冷印社篆刻名家韓登安先生通過書信遠程求學方式,得到他的文字批示指導,使篆刻技法,審美能力得到明顯提高。接著有著名山水畫家何海霞先生請方勝刻印,又寫了介紹信給溫州著名書畫篆刻家方介堪先生。方勝同樣又得到了更深層的遠程指導。
1970年廠裡需要他專職做宣傳工作,方勝都做的很出色。他把所有業餘時間,全都用到學習書畫篆刻上。他在工廠裡畫了大量速寫和國畫創作,參加了多次畫展,又被多家報紙約稿刊登。尤其發表在《北京工人日報》上,他受到多方鼓勵,心情無比興奮。
省教育局發現了有特長的工人,把他調到西安服裝職業高中,做了公職美術教師。
環境處境有了改變,方勝努力備課,認真教好造型基礎和設計基礎。課外時間很充足,如此良機,使方勝更加珍惜。本想能靜下來,深思遠慮,安心自修自悟。
當時正是對外開放初期,到西安古城旅遊的各國外賓絡繹不絕。忽然古城熱鬧起來,很多人都要刻印留念,尤其日本書畫代表團人多,都來向方勝求印。突如其來的情景,方勝感到意外新鮮。於是利用課外時間,努力治印,常常刻到深夜也不肯停歇。
日久,刻印速度,刻印激情,治印技巧都得到了試煉和提高。此舉,傳遞了文化,又結交了一些同行朋友,日子過的很充實。
1985年,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開辦《全國工藝美術設計及國畫進修班》,為了能在最高學府受到藝術教育,方勝決定在國畫進修班學習。教課老師有葉淺予,吳冠中,錢紹武,白雪石,張世簡等十多位學高資深的藝術家。他們親臨授課,耐心指導,各抒己見,展現了自己個性化教學特點。他們都有高端認知,堅守人類共有的美學基礎理念,擺脫了偏激的復古主義和虛無主義影響,排除了狹隘、固執、局限、陳舊習俗的束縛。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藝術教育,寬泛深厚,始終注重繪畫基礎和設計基礎教學。老師們在教學中,強調對形式美、形式法則、裝飾性和裝飾手法的了解和運用。
教學宏旨是:大陰大陽。由陰陽演化的各種相對性:黑白、天地、日月、靈魂,主次,方圓、剛柔、動靜、實虛的相互關係。從而在畫面上有了“實空間”與“虛空間”的黑白關係。“方裡見圓,圓裡見方”的方圓關係。其根本原理是“數”與象的不斷幻化的大關係。又用數的理念講述平面、色彩、立體《三大構成學》。
張光宇老前輩的藝術是學院裝飾藝術教學的精神支柱。
葉淺予先生是一位極敏銳又極勤奮的老前輩。他的速寫,隨心隨意,重表現動勢、動態、動感。體現了老先生的超拔天賦,奮進不懈的精神修養和魅力。
方勝是一位有天賦的藝術家,他的感受力快捷又細緻。他憑著清醒的頭腦,可靠的感覺,能自然而然的辨別和抓住種種細微的層次和關係,他打開了一扇望逺的窗子,站在新的高度,獲得了新的啟發和頓悟。
1987年,方勝被調到省民革宣傳處,其間主持成立了“中山書畫會”,舉辦了多次書畫展。五年後又調到省政協書畫研究室。剛到位就負責組織書畫家赴台灣舉辦“兩岸退休老人書畫聯展”。
1988年,赴日本舉辦個人書畫印綜合藝術展。其間為日本幽墨社數百人講述有關中國書畫及篆刻藝術問題。
2010年,赴美國舉辦個人綜合藝術展。舉辦了文化講座。
北京商務印書馆出版了方勝《篆书朱子家训》綫装本,《方勝書畫篆刻選集》,《方勝篆刻選集》,《方勝金石書畫精品集》。
方勝的書畫作品被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全國政協、北京市人大及青海、許昌、吴昌碩、齐白石等博物館、纪念館收藏。他還为屈原碑林、開封翰園碑林、密山市北大荒碑林等碑林石刻撰文题字。
方勝在國內外都有很好的影響,受到眾多人的讚揚。方勝很明白,學海無涯,不能固步自封,不能沾沾自喜。方勝想起當初學篆刻時的情景。那時老師要求很嚴厲,要“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先臨秦代小篆,再臨漢袁安碑,臨金文拓片,臨青銅器大篆,臨石鼓文和甲骨文。
花甲之年,要求自己臨寫細而有力,難度最大的泥金鐵線篆。
方勝實至名歸。西安各類大學都請他講課,多次舉辦大場面的講座。先後在西安美術學院、西安教育學院、西北政法大學、西安書畫函大、解放軍政治學院、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安礦業學院等院校講課示范。
方勝的老伴張淑芳,是一位善良,俊秀,爽朗,勤快,賢惠,細心的賢妻良母。他們已兒孫滿堂,親情四海。
方勝今年已八十高齡。仍以初始心境,在紅格信紙上書寫了一千多幅小楷。
天氣很熱,汗流浹背,他內心裡卻如常平靜有定力。
老伴在身邊輕輕執扇,案頭有個小音箱,溫情隨著柔美的音樂,方勝心情舒暢,筆墨隨心,其樂無窮。
這就是他那“愛是恆久忍耐”,生生不息的藝術生命。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汪钰林
2021.2.21 北京

方勝,字敬吉,号五台印叟,斋号禅颐精舍。中国著名書画篆刻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書法以篆隶见长,刚健质朴,浑厚遒劲;篆刻则得力于战国古玺、秦汉印章,贯通融合,冶为一爐,遂成自家面目。 国画、山水、花鸟、人物皆能,功力扎实,画路宽泛,意境清新,笔力俊迈。
方勝先生现为中国国画协会理事,中国書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汉文盛唐文化艺术公司艺术顾问,长安書画院名誉院长,天津印社、西安终南印社顾问,北京龙泉今子書画院副院长。

汪鈺林,清華美院教授。
*1956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建院時首届學生。*1961年壁畫專業畢業。
*五年級時為人民大会堂西藏廳創作壁畫《西藏的新生》。到西藏體騐生活,創作完成了絹材壁畫《西藏的新生》,是任務也完成了畢業創作。
*1986年~~1990年,執筆編寫《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史》其間参加了《全國美術學院院校史》合集審議工作。
*1995年~~1996年赴法國巴黎,駐巴黎國際藝城,學習考察。其間舉辦個人作品展、繪畫作品國際聯展。
*2015年5月,為山西長治毛主席紀念館改創繪製原人民大會堂壁畫《西藏的新生》。
*2019年冬月~~2020年10月為山西長治毛主席紀念館繪製壁畫:《長治久安》。
*2019年9月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師友畫院”赴日本埼玉,東京等地参加畫展。
方胜先生与汪钰林教授




















































杨凡 都市头条格律诗词文苑社长。自幼喜爱诗词,自学格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现居住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