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浩然)

我叫张凤英,今年五十一岁,说起办老年公寓,还得从二十年前我做煤碳生意说起,由于我卖的煤质优、价廉,不短斤少两,很快赢得了众多的朋友,打开了市场,也是那时起有了一些积蓄。后来我下岗了,听朋友说,开老年公寓前景好,又是一件行善的好事,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创办了我的第一所老年公寓。开业不到一年,由于我的公寓条件好、服务周到,很多想入住的老人都相继来到这里。声誉传开了,到我这里的老人越来越多。但一年后,有一些人把老人送来后就不露面了,面对这些没有家人照顾,没有生活保障的老人,我没有因为他们没钱就把他们撵出去,每天看着他们那企盼、张望的神情我心里不是滋味。就这样,因为不孝子女的无情遗弃而留下来的老人越来越多,我的公寓收留这样人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就这样,膝下无儿无女无依靠的老人都慕名而来。白吃饭的人越来越多,老年公寓已经是入不敷出,合伙的朋友看到这些说: "做生意不挣钱就够意思了,哪还有白搭钱的。“于是合伙的朋友撤出了这个不挣钱只往里搭钱的生意。面对这一张张企盼的面孔,面对这一双双等着你, 看着你的眼睛,我就在心里想,怎么也不能撤,想想办法,一定要挺过去,会好的。
也许是我从小没父亲的缘故,每每看到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就动了侧隐之心,不管是菜市场上检垃圾的孩子、睡在大街上的精神病患者,还是流浪的孤儿,每当见到这些人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把他们领回来。我总这么想,他们不是原本就这样的,是没有了家,没有了亲人的照顾才这样的。老年公寓有这样的条件,也不差这一张嘴,如果对他们好好照顾,他们会好起来的,再怎么,这也是有血有肉的一个大活人,我既然看到了,就不能让他们再遭罪,不然,我的良心会不安。这样下来,原本一个挣钱的老年公寓,现在真的成了收养所。但不管怎样,老人、孩子们需要这样一个家,虽然这个家很穷,但可以让他们吃饱,目前我能够给予他们的也只能是这些,除了一些有能力交费的老人不用再添补费用外,其它的老人和孩子都需要我无偿地供养。能养活这么一大家子 人,依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在我的背后,有一大家子人在支持着我,做我的坚强后盾,英顺老年公寓能有今天,与老伴孩子们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我的四个女儿和儿子都很懂事。在英顺老年公寓开张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由于亏损严重,已经无力继续支付房租。无奈之下,我就和女儿商量,想把她刚买不久的新房隔成几个小屋把这些老人们接到她那里住。开始,看到女儿很为难。是啊,我这当妈的,不但不帮孩子,还给孩子出难题,我在心里自责,可我实在是没办法,才对女儿说出这样的想法。我不能眼瞅着这么多的老人无家可归啊。女儿也看到了我的难处,懂事的孩子怕我着急,很快把新房分隔成几个房间,把这些老人们接了过去。新房就这样成了老年公寓。女儿原来在法院做保管员,马上就要转正了,可是面对辛苦的母亲,面对家里的十几个老人,她心一横,毅然辞去工作,和爱人一起投入到老年公寓的工作中。大女儿不但帮我照顾老人,还和另外两个妹妹每月给我经济上的帮助,500元到1000元不等。我小儿子今年22岁,在军队服役,每次电话里,懂事的儿子都叮嘱我说: "妈,你也照顾好你自己啊,你把身体弄跨了,我们怎么办?要不我也回家和你一起干吧,你这样劳累我不放心啊。
一次, 儿子在给我的信中这样写到:“妈妈,我攒了500元津贴费寄给你,天冷了,您就用这些钱给您和那些老人们添些过冬的棉衣吧。您不用舍不得花,以后每个月我都把津贴费寄给您,我长大了,也该帮您解优了,虽然以前我对您不理解,认为你傻,对捡来的孩子那么关心,而对我总是漠不关心,认为你不喜欢我,处处和您做对。妈!现在我才理解您的心意,妈!你是善良的妈妈,你宁可自己苦,也要承担你的责任。可妈妈,这责任是您自己给自己的,现在虽然很吃力,但不用担心,我们姐弟几个就是您强有力的后盾,我们共同面对困难,我们和您一道去照看这些老人。我们知道您的心思,您再怎么苦,也不忍心丢弃这些老人和孩子。您可怜他们,心疼他们,但我们做儿女的也心疼您啊,为了您,为了实现您的心愿,为了尽我们儿女的孝道,再苦再难我们都要和您一同去承担和面对。以后每个月我也要象姐姐们那样给您寄钱,您不用惦记我,您和您的那些老人和孩子们好就比什么都强,我就放心了。”

是的,我能坚持继续把这个老年公寓开下来,正是因为我有这样好的儿女们做我坚实的后盾,再一个原因是,我的身边还有这样一些 人,能和我共同面对困境,努力改变困难的境况。
我的公寓里有个老人,今年64岁,他是北京人,叫王贵堂,是劳动教养释放人员。释放后来吉林找原单位希望给予照顾,但原单位已经将他按死亡处理不再给予工资待遇,而且领导也换了,没有人解决他的事情,自己的孩子也找不到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写好遗书,打算到北京天安门自焚。我知道后,把这个黑户接到了老年公寓里,耐心劝他在这里安心养病,这一住就是两年。 两年来,王贵堂在我这里过得很舒心,病全好了。当初拄着拐棍对人生几乎绝望的他现在精神饱满,已经把这里当成了他的家,为公寓的事情,忙里忙外,有人开玩笑:"老王,你可没把你自己当外人啊! "他笑着回答说:"那是,这里就是我的家,我家的事情我能不管吗?"是啊,我能感觉到他对我们这个老年公寓是寄与深情的,我能感觉到他心里的无限感激。
二傻, 一个弱智青年,在我家已经五年了,我是在菜市场检来的。刚来那会儿,家是哪的,爹妈叫什么,自己姓什么他全不知道。既然领回来了,就把他当成儿子来照顾,让他随了我夫家姓了杨。尽管缺钱,看着这个只知道吃,也不知道父母叫什么的可怜孩子,我就这么想,既然领家来了,就要好好对待这孩子,能照顾到什么程度就照顾到什么程度。
对于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我常常就这样想,既然领回来了,我就得让这些可怜的孩子感觉自己是有家,有妈的孩子。虽然比不上别人家的条件,但人家的孩子吃苹果了,我买不起太好的,也得让我的这些孩子们尝到苹果是什么滋味,我就到市场上买便宜的也得让孩子们有苹果吃。现在二傻什么都知
道,一声一声妈地叫着我,能帮我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一次有人开玩笑地问他:"二傻,等你妈老了,眼睛看不见啥了,把你的眼睛挖出来给你妈安上行不行啊? "二傻岔都没打,说: "行啊,给我妈可行,给别人可不行,我的眼睛就给我妈,给别人我可不给。"接着他又走过来问我说: "妈,你真要我的眼睛啊,那我现在可得好好保护好,妈,我给您好好看护着这眼睛,你就放心吧,等你老了什么也看不见了,我一定给您? "小孩子说话不掺假,更何况是这样的孩子,他说的是心里的话。孩子的话是对我最好的补偿,他能有这样的心思,我的所有辛苦就没白付出。
人是有感情的,尽管这些孩子智商不是很高,但他们心中也有好与坏,他们也知道仁义善良,虽然我不能在经济上给予他们太多,但他们在我这里能吃饱,知道怎么做人,我就知足了。
在我的公寓里,还有很多精神病患者,我不但要照顾他们的生活,忍受他们的坏脾气,还得听着他们乱七八糟的骂声。在这里,孩子就是我的孩子,老人就是我的爹妈。经过多年的磨合和相处,很多孩子精神正常了,生活也能自理了。看着他们嫁人的嫁人,娶妻的娶妻,心里非常欣慰,有些老人去世了,子女不管,我就为老人处理后事。这么多年来,我亲手送走的老人有六七十人,现在一些 老人的骨灰还在家里,我总盼着他们儿女取走,为老人安葬,给老人一个安稳的"家",我的心也就踏实了。

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我总觉得自己所走的每一步 都那么的艰难。1500 多个日子,,我每一天都需要面对大量难题:冬天没有煤,暖气冻坏了,吃的吃完了,用的没有了,哪样都得用钱啊!这都是关系到家人、无助的老人、生存孩子的问题。现在我在长春的公寓已经拆迁。我和家人还有众多朋友正在开辟一片盐碱地,准备再建一个我们共同的家。我想在那过自给自足的生活,在那种点水稻、种蔬菜,养鱼,养家禽,能养活这一大家子 人就行。我是这样想的,但做起来真难倒我了。我想:路再难走,我也要走下去,无论如何我不能退缩。老人和孩子们企盼的目光,那些看到、听到我的故事的好心人的倾力相助,都给了我无形的力量,推动我向前走。弟妹们送来他们的积蓄,大女儿的大学班主任退休后,也来到我这免费为这些老人们做家务。得不到报酬不说,连每月的退休金都拿来用在这里,还有朋友无偿帮助盖房子、修路。生活很艰苦,在这里劳作就更加艰难了,主管基地的负责人半个月没洗过澡,和民工同吃同睡,每晚两三个小时的觉。面对大家这样的热心支持和帮助,我能退缩吗?
我有个愿望,就是将来我的老年基地建好了,我还要吸收更多的老年人,还要收留更多无助的、无家可归的人,给他们家的温暖,虽然吃的、用的都得自己动手,但他们在这里可以体验到生存的价值,享受到人间的天伦之乐,我办这样个老年 公寓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也就是我 名普通农村妇女最高的追求了,我的一一生也将无怨无悔。
获奖词: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这曾是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朴素教诲。她不是这位母亲的女儿,但她却用行动为此做了最好的诠释,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