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爱民 谢志龙)2020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政法系统牢牢扛稳政治责任,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着力防风险、护稳定、保平安、促发展,有力推动了政法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有效维护了政治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公众安全感指数一举跃升至全省先进行列,信访稳定、扫黑除恶等工作屡获省市殊荣。
一、紧扣“四个建设”,强化政治引领
一是聚焦政治建设,强化党的领导。深入贯彻政法工作条例和省实施细则,全面落实请示报告、委员述职、政治督查等制度,强化政法干部的协管协查,确保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
二是聚焦思想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党课,注重加强政治轮训和党性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能力素质,铸就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三是聚焦组织建设,强化基层保障。不断强化基层政法骨干力量,配强配齐乡镇政法委员,充实优化网格管理力量,推动要素下沉、保障下倾,着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四是聚焦作风建设,强化从严治警。加强常态化政治督查、风纪巡查,开展经常性以案促改、案件评查,推动政法队伍严纪律、转作风、树形象,打造既政治过硬又纪律严明的政法铁军。
二、狠抓“四个体系”,筑牢治理根基
一是夯实基层治理体系。以市域治理现代化为牵引,以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为载体,按照“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实战化应用”思路,推动三级综治中心全部达标升级,融信息收集、会商研判、指挥调度、督查督办、应急处置“五位一体”的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投入运行,基本构建起了“纵向贯通、横向集成、无缝对接、并轨运行”的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体系。
二是织密社会防控体系。积极推进网格化建设,全县3261个网格配齐了全科网格员,实现了“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细化网格任务、责任清单,实行全程可留痕、可追溯管理,激发网格员作用发挥,实现小事一格解决。积极推进智慧街面巡防建设,完善常态化巡逻机制,强化社会面的日常防控。
三是构建多元解纷体系。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三调联动”,强化责任落实,发挥基层网格员、“四官”服务队等作用,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加大重信重访和信访积案化解力度,信访登记总量同比下降31.3%, “四无”乡镇、无访村数量创历史新高,信访总体形势持续向好,《河南日报》曾专题报道“嵩县之治”。
四是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广泛开展法治乡村创建活动,加强法治阵地文化建设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先后创成省级22个、市级113个民主法治示范村,三合村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村。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工作,不断增强普法宣传的精准度、渗透力和覆盖面,有效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三、突出“四个重点”,服务中心大局
一是打赢打好扫黑除恶攻坚战。坚持“零容忍、无禁区”,聚焦“六清”行动,深挖彻查、重拳打击黑恶犯罪,777条举报线索全部“清仓见底”,成功打掉涉黑组织1个、涉恶集团3个、涉恶团伙3个,查办涉黑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7起,十大行业领域乱点乱象得到有效治理,黑恶势力滋生蔓延土壤得以彻底铲除,深得民心、大快人心。
二是打赢打好平安守护保卫战。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做好防渗透、反邪教工作,不断强化意识形态责任落实,有力维护了国家政治安全。坚持打防结合方针,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深入开展反盗抢、防诈骗、扫毒害等专项行动,加强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和重点群体管理稳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2020年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3%,“双抢”零发案天数超过300天,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有力维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打赢打好服务发展主动战。围绕“六稳”、“六保”,集中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对100余件“挂案”进行了清理。突出审慎执法,确保涉企案件办理“三个效果”到位;严厉打击破坏经济秩序行为,依法查处涉企案件3起、追回损失445万元,办结涉企公益诉讼案件20件,切实维护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打赢打好政法领域改革持久战。认真贯彻省、市统一部署,围绕“抓配套、解难题、促落实”,稳步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着力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围绕“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智慧政法建设,着力提升司法为民服务水平。
2021年,嵩县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法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忠诚履职尽责,持续推动全县政法工作提升新水平、迈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编辑 赵萌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