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路 (123)
原创 王亚平 邵阳
文字的舞台
(纪实长篇小说连载之123)
【 123 】
天气很快就转凉了。一股冷空气的南下使所有的人都穿上了厚厚的冬装。
黄平又收到了杨帆一封信,信中说,他们军区宣传队可能要到湘黔铁路工地来慰问演出。
黄平每次接到杨帆的信都会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复杂感情折磨得身心交瘁,好几天都会陷入一种神情恍惚的境地。
有时候他会冲动地想马上提起笔来给杨帆写回信,可是千言万语一时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自己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告诉她吗?哪些事是值得吹吹牛的呢?好像目前还找不到。又不能闭着眼睛说瞎话。
看来,自己和杨帆的距离是越来越大了,自己内心深处埋藏得很深、原本并不太在意,后来却变得刻骨铭心的那段感情可能会付之东流、烟消云散了。
想到这里,他格外沮丧。
不过,他又转念一想,即使女孩不能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起码也还是个好朋友吧。
缘分都是天定的,不可强求,还是随缘吧。就以一个好朋友的身份和她通通信,说说心里话,不也挺好吗?
这样一想,黄平的心里坦然多了。
下午,黄平在兜里揣着那封费了好大劲才写出来的信,匆匆赶到县邮局去发。

刚走到司令部到大街的路口,就被后面追上来的钳工班的班长严东叫住了。
严东叫他到司令部去开会。
“开会?我们去开什么会?”
黄平很是奇怪,他们很少开会,要开也是在修理连的天井里开,还从来没有在司令部开过会。
他盯着严东的眼睛问:“在司令部开?什么会呀?很重要吧?”
“我也说不清楚,你去了就知道了。”
严东面无表情,但看得出他心情很紧张。
黄平摸到了口袋里的信,说:“我去发一封信来好不好?只要几分钟。”
“不行!”严东断然地拒绝了,用命令的口吻说:“马上跟我去司令部!”
他的性格温柔随和,说话总是轻言细语的,人们都开玩笑叫他“东妹”。
今天见他这副神态,黄平忍不住问:“出什么事了吧?”
严东犹豫了一下,转过头压低声音说:“中央出大事了!”
黄平大吃一惊:“中央出大事?什么大事?!”
严东说:“我一两句话跟你说不清楚,你开完会就知道了。”
分指司令部的大会议室里已经被人挤得满满当当。为了御寒,还生了三、四盆木炭火,
靠窗的一盆火边,坐着伍慧文、马建忠、吴远他们。
两个人决定挤过去。
二百多平方米的会议室里,空气糟糕透了。
人本来就多,再加有不少人在抽烟,还有夹在木炭中没有烧透的那些炭兜子发出的滚滚浓烟,把好多人,特别是一些女同志,呛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痛苦不堪。
大屋子里响起黎瑛威严的声音:“把烟兜子都给我扔出去,快点!还有,抽烟的,也把烟给我灭了!开会了啊。”
紧接着,分指的欧阳政委清了清嗓子,用极为庄重的语气说:“现在传达中共中央文件。中共中央——”他顿了顿,接着说:“《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
政委的话还没有落音,会议室里哗的一下就炸了锅,就像烧得冒烟的油锅里突然倒进了一瓢冷水。

除了几位领导干部,所有的人都万分激动惶恐不安地议论纷纷。
许多人甚至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怀疑是不是听错了。
“
不可能吧?我刚才是不是听错了?刚才说谁?”
“是说林、林彪吧?是那个林彪?”
“还有那个林彪,肯定是中央的林彪。”
“他不是我们党章规定的毛主席的接班人吗?他怎么会叛国出逃呢?”
黄平也觉得耳朵里嗡嗡的,头脑里一片混乱。
他眼前浮现的是人们黑压压地排着队,高举着红宝书,响亮地高呼口号的情景:“敬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
这样的仪式每天清早和傍晚都要做。
那时候,中国人民是多么虔诚地崇拜、信任和热爱他啊,都知道他的身体很虚弱,祝他身体健康也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黄平还想起,文革初期他们到上海去串联,几乎每一辆公共汽车的后座上都坐着一排戴着红袖章的小学生,他们高唱着用这位副主席的题辞谱写的歌:“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为我们指引航向---您是全世界人民心中的红太阳!”
这些用稚嫩的童音唱出来的雄壮歌声此刻仿佛还在黄平的耳边回响。
看着会场里一片混乱,两个分指领导对视一眼,并没有急于制止大家迷惑、慌乱,有的甚至像吵架一样的议论。
群众这样的反应早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等了好一阵,黎瑛才用铅笔敲着烟灰缸,大声说:“好啦,等一会儿有的是时间给你们讨论,现在先安静下来,听政委传达中央文件!”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