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作者/向远茂/图片/引用
拦门,是一种民间风俗。也是婚嫁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那是很慎重也很热闹的。而时下的嫁娶拦门已今非昔比了,就是男方“当,当,当!”的敲几次门,女方便慢条斯理地开一条门缝,并问道:“开门礼准备好了吗?”,男方的人说:“准备好了!”于是,从门缝递进去一个红包,那红包里装十二元或八十八元或九十九元或一百二十元,要的是月月红、八八发、天长地久之意!门就这样开了!然后收拾嫁妆,一路吹吹打打,浩浩荡荡,抬着新娘娶回家中……
相对昔日的习惯,女方家是要请人来拦门的,那要的不是什么礼品,图的是热闹的气氛,要的是文化的比试,那是代表着双方的家庭更是代表两个村落或两个地区文化的差异,看谁有才华!拦门,是一项非常有趣味的嫁娶活动之一。到了拦门的日子,村子里观看热闹的人很多,屋里房外都挤满了看客,女方家则请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来拦门,一张四方桌拦在进门处,桌上摆放有茶水、糕点、糖果、花生、葵花、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拦门人坐在长条櫈上或是四脚櫈上,俨然大有天门对阵的感觉和气势,女方拦门礼官便和颜悦色的开腔道:
佳偶天成新为婚
我今到此来拦门
忽然抬头往外看
纷纷人马到寒厅
不觉礼官来到此
手提金壶把酒尊
忙酌瓶中之酒
以迎门外之宾
桌上焚起香三烛
杯中酌起酒三巡
一杯酒满满斟
礼官先生你且听
跋山涉水来到此
此际解渴和你心
二杯酒满满斟
奉请蒙羞与何人
二美桃夭吉日到
不才淡酒礼来尊
三杯酒满满斟
相劝各位众高亲
来有三杯上马酒
到此下马酒三巡
杯杯相劝
盏盏相迎
男方礼官答道:
先生敬酒不敢尝
你今听我说端详
双手举起三杯酒
拿来敬在地坪场
一杯酒敬与天地神明
日月三光
照下二美
长发祺祥
二杯酒敬与南极仙翁
月老仙娘
配合夫妇
喜事成双
三杯美酒敬与拦门君子
通家内行
迎接宾客
理应所当
我今到此
还未升堂
何以大门
摆桌一张
三杯美酒敬得急忙
某未达不敢尝
是何缘故
请问其详
女方拦门官,故意避开主题而说道:
礼官先生你莫忙
此时莫想进高堂
你今斟起红花酒
要与主东说酒浆
请问你
何人造酒侍国王
何人造酒传世上
何人醉酒长街卧
何人醉酒解黑蛮
男方礼官同样也回避不答,另说它题:
你家千金出闺门
今天到此来相迎
为何闭门不请进
你学帮君树塞门
请教拦门大先生
女方拦门官答说:
鲁班造下重重门
昔日往来任你行
今朝迎亲来到此
要做帮君树塞门
你今吉日来迎亲
三媒六证是何人
天上无雷不下雨
地上无媒不成亲
请问你
何为三媒
何为六证
男方礼官回避不答,并反问道:
拦门可是有源根
你知哪朝哪代人
拦门为何要讲文
迎亲不许乱复行
礼官先生我且问
请你给我说分明
如果君子不清楚
何必劳神拦此门
女方礼官也笑而不答,且提问道:
自古拦门要收礼
不用与你说根底
拦门规矩你可懂
收礼哪会少六礼
门外礼官可记得
贵亲如有茶礼赠
三茶六礼送进门
女方家的拦门礼官与男方请的礼官,对薄阵上,战意正酣,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肯轻易下来,如果答不上是为输!那么,输的一方是很没面子的。一般的说来,在那喜庆的日子里,双方都很注意分寸的,不会相互打脸面找难堪!毕竟是嫁娶双方的喜事,不能为争一时的高低与输赢而伤了两边亲家的和睦!不能让那不和谐的事情出现!为此,女方拦门礼官道:
你将薄礼送进门
斗也未满秤未平
你要送来赶快送
不送你往桌下行
请入公门
鞠躬入也
男方礼官说:
举步躬入贵府门
我将薄礼送六亲
海涵请你莫嫌少
礼轻情义重千斤
那些聪明的礼官们都能给彼此找一个很好的台阶借机就势而下,乐得双方高兴,皆大欢喜!如今拦门这一习俗已经没有了,但简单的敲门迎亲还保留着。所不同的是要打发迎亲的队伍,那吹吹打打、热热闹闹、走走停停的队伍得给他们送上什么“王芙”、“蓝芙”、“和牌”才能上口的!
![1614567752378069178.png @1QL)3Q]PU{C1{%UG$[{J[7.png](https://img.zdwx.com/templates/default/images/defaultblack.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