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行》
文/秦战萍
“妈,这周你来吗,几点到?”
每个周五晚上,我总会接到儿子的电话。
儿子很懂事,知道我工作忙,去看他的时间不是很固定。多是周六,偶尔周五或不来。故,会和我提前联系。
如果我说“妈马上就到宾馆了”,我能听出儿子兴奋不已的声音“明——白!”电话立马挂断。十分钟后,我准能见到欢天喜地的儿子,虽然沉重的书包压得瘦高的他直弯腰。假如我犹犹豫豫说:“这周……妈要加班……”儿子稍作停留,随机会说“知道了……那我就先挂了”我能听出那难掩的失望和让我泪目的懂事。
儿子在西安就读,从初一考入算起已是第四个年头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铁一中。中考前,我和他爸一起估算了他的成绩,觉得总分700分,他每科争取只失掉10分吧,这样就可以考650分左右,上个差不多的中学没问题。中考后成绩出来那天,我在电脑前输入他的姓名,身份证号,成绩页面出来,没其他数字,就在表格中间有个670。我不是没想过这个数字,毕竟,它和总分只相差30分。
我有点不相信,可仔细看看,就只有这个数字。太激动了!儿子!我本来骑着自行车回家,但是,眼里不断流的泪,让我只能边擦边推着自行车回家。路上,手机铃声响起是老公给我报喜讯。我更忍不住痛哭失声。
当初我坚持让孩子去西安就读,很是费了周折。来回考试,最后定夺。初中三年,西安韩城,韩城西安来回穿梭奔波。老公因为和我意见不一致,不是很支持我。加之孩子恋母,对他不是很欢迎,故,每周看孩子,就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但我心甘情愿乐此不疲。我只是尽自己作为人母的本份。我没有太多的奢望,孩子,最终是社会的。我只是全心全意支持他,给他我所能;征得他同意,选取好的学习环境,为他助力。
一切还需靠他自己!
古城西安,只要动脚移步,脚下就是古迹;抬眼即见帝王陵墓。高楼林立,商场鳞次栉比,高校聚集。
这些与我无关,我只知道,这里是儿子就读学校的所在地。
每周末,我必须整理好行李箱,每次都是鼓鼓囊囊。装满孩子爷爷奶奶爸爸准备的叮嘱、吃食、生活费还有其他。我自己什么也不带,一大袋洗衣粉就在宾馆前台存放。
我只是用一张高铁票,或大巴票,把我从韩城送到西安,送到和儿子共同下榻的宾馆。
不论乍暖还寒的春日、骄阳似火的酷暑;还是秋雨连绵的冷秋、白雪皑皑的寒冬,我都会不请自来,丈量韩城到他们学校的距离。
别人说,你去西安,我说,看儿子。这几年来,在我心里,儿子就是西安的代名词;说起西安,我就想着儿子。
我记着给孩子带的包子上的记号,那几个有肉的,上面都放了一颗红豆。
2021年2月28日
投稿请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