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悼念省侨界作联资深会员张宝锵先生

张宝锵(1919年—2021年1月28日),男,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任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社长。
1942年进入乐山时期武汉大学历史系读书,1946年毕业生。先后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统战部和中国新闻社工作,在中新社曾任编辑室主任。1978年中新社恢复,任中新社广东分社社长。1985年离休后,又受聘为澳门日报驻广州办事处主任。

2019年本会会长张文峰题字
以贺张宝锵先生100岁寿辰

我很高兴,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年代
——追忆张宝锵先生
潘小娴
“我很高兴,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年代!”——每次遇见张宝锵先生,不管是正规的会上,还是师友间的茶聚,张老总会说这一句话。他神情安详,语言铿锵,全身透着一股清明,那是历经生活和岁月磨练出来的一股清明。人生,或风雨,或彩虹,或磨难,或崎岖,他都坦然对待,坦然回看,对他而言,善待过往,珍惜拥有,活在当下,人生才是痛快。
一个耄耋之年的老者,热爱生活,活得如此明白,如此通透,真是让人极其敬佩的。而每次与张老的见面,都能让人对人生悟多几分,因此倍感珍惜。
我第一次真正近距离认识张老,是在《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版面上。当时张老在这版面写唐诗赏析专栏,而我则是在同一版面写宋词赏析专栏。当时向我约稿的李伟辉老师告诉我说,写唐诗赏析专栏的张老已经93岁了。我一听吓了一大跳,93岁的人还那么勤奋,这该是一个活得多么充满激情的人呀!于是便很想能早点有机会见到张老。
很快李伟辉老师组织了一场千岛日报同仁新春茶聚,我终于第一次见到了张老。当张老的身影出现时,这和我印象中90多岁的老人形象很不一样,张老个子瘦,很精炼,神态温和。女儿陪着走在一旁,张老不用拄拐杖,走路还很稳当。他说新春祝词,张口就来了一句:“我很高兴,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年代!祝大家新年快乐,珍爱家人,珍爱朋友,活在当下,活出精彩。”掌声哗啦啦!一个耄耋老人,时刻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美好的年代,这是一种对生活通透后的感恩,而活在当下,珍爱家人珍爱朋友,让自己对生活葆有了难能可贵的激情。
当一个人有了感恩之心,有了对生活的激情,心境自然清明,气场充满火热。难怪张老90多岁了,还如此的精神矍铄,他全身心像一团温和的阳光,温暖着千岛日报的师友们。大家都说,张老就是块宝,每当看到张老,就看到了生命的激情与跃动,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人生也有了努力的榜样,活到老,学到老,创作到老。
新春茶聚过程中,有书画家画画写书法,我趁这机会,和张老的女儿闲聊了一小会。张老女儿说:“我爸爸上午时常去酒店喝早茶,一直喝到中午,午后回家休息。下午,还常常到楼下散步一圈,坚持锻炼,保持人生好状态。”喝早茶,爱生活;勤散步,身体棒!美食锻炼两不误!既自律,又懂享乐,生活要多美好就有多美好。

两年后,和张老等人一起去印尼参加《千岛日报》15周年庆典,庆典会上,95岁的张老,在女儿的轻轻搀扶下走上讲台,他声如洪钟,祝福千岛日报蒸蒸日上……掌声雷鸣,台下很多观众都在感叹,95岁老人呀,脚步还走得那么沉稳,精神还如此饱满,声音还那么洪亮,厉害呀,佩服佩服!庆典结束后,张老成了人见人爱的大明星,很多观众都激动地邀请张老合影留念。
庆典后,去游玩,记得当时有坐小木船游丛林河道。船是两头尖尖的小船,大概坐五六人,我们年轻人登船,都觉得摇摇晃晃的,还要人搀扶着才能走上船。张老也执拗地说要上船,张老女儿说:“我爸说要上船,那便是谁也阻止不了,我爸这人别看年纪大,却对什么都有好奇心,都想尝试一下。”当时我们还以为会有一通麻烦,张老才能登上船,没曾想两个大块头男士用力搀扶一把后,张老就登上了船,那矫健的身姿还真让人惊诧不已。大家竖起拇指点赞——果真宝刀未老呀!张老乐呵呵,笑个不停。那恣意飞扬的神态,让人当真有一种惊艳了时光的感觉。很多人都羡慕不已地感叹说:如果我老了,真希望还能张老一样葆有这样飞扬姿态,这才是我们所神往的真正洒脱的人生。
坐船后,张老也不休息,跟着大伙一起去逛印尼小街。不过到底是上了年纪,逛了一会,张老便坐下来,说自己要休息一会,同时叫一路陪着他的女儿去买雪糕给他吃。看见张老手拿一个大雪糕,笑眯眯,甜滋滋,吃得一脸满足。这又让我们吓了一跳,张老95岁了,还能吃冷冰冰的大雪糕,这肠胃该是有多好呀!
当时张老有个孙子也和我们同游印尼。后来也就是和张老的孙子聊天时,更是让我见识到了张老的好肠胃。张老孙子说,他爷爷可喜欢吃雪糕了,在家里每周都要吃上一两个雪糕,那肠胃好得让他这个小孙子都羡慕不已;而且,那些雪糕的品种和价格,爷爷知道得比他还清楚。每次买雪糕,他说他买给爷爷吃就好,爷爷却毫不客气地,一边挥挥手,一边把钱交给他说:“我自己买给自己吃,那才爽!”哈哈哈!贪嘴的张老,真真可爱得很。
印尼之行后,李伟辉老师很热心,时不时组织大家茶聚,由此见张老的次数也多了起来。几乎每一次茶聚,张老都积极参加,他每次发言讲话,自然都少不了这一句——“我很高兴,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年代!”而我们每次听着这熟悉的一句话,都觉得心中充满了快乐和美好,心态仿佛也变得年轻起来了。

2019年6月8日,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张老,他依然说着“我很高兴,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年代”这句话,更让我惊喜的是,他还送了他自己写的一本书给我。这书名叫《晴空一鹤排云上》,是他的通讯特写选。看到书名,我眼睛亮亮的,因为我儿子名字叫“朱晴鹤”,取自于刘禹锡《秋思》里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真是好有缘呀!当时张老还在书中题字:“小娴方家雅正 张宝锵 年方一百”。我拿着书,和张老高高兴兴拍了非常有意义的一张合照。
“晴空一鹤排云上”,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此书出版于2005年,当时张老已经80多岁,依然一幅翱翔万里的心性。不论岁月如何不等人,张老一直都有着这种翱翔与奋斗的意志和行动,这绝对是我们晚辈所仰望的楷模。
人这一辈子,老的是年龄,不老的是心态。张老,很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活到老,精彩到老。
2021年1月28日,张老因病逝世,享年102岁。
张老历经百年风雨,我是在他93多的耄耋之年,才真正认识他,意想不到,却让我看到了不同一般老年人的风骨情怀——对生活,充满热爱;对生命,充满感恩;对创作,充满激情。
虽然张老走了,但我的耳边时常还是会响起张老说过的这一句话——“我很高兴,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年代!”是的,感恩时代,感恩人生,珍惜现在,希冀我们也能像张老一样,无惧岁月,不负时光不负己,活得通透,活得清明,活出激情。
潘小娴,资深媒体人,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秘书长。现已出版《美人香里说宋词》《云山花事经眼录》春夏秋冬四部、《魅, 自山中》《闲敲棋子落灯花》《最美的游戏》《建筑家陈伯齐》《会飞的蒲公英》等作品。散文《会飞的蒲公英》,全文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长春版)。《云山花事经眼录》春夏秋冬四部,2018年入选“首届中国自然好书奖”,2019年荣获“书香羊城十大好书”。
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原名广东省归国华侨作家联谊会)于1983年10月20日成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侨界作家群众团体。我省著名老作家陈残云、秦牧、杜埃、郑达、于逢等等是该会早期的中堅力量。先后与泰囯、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香港(地区)华文作家(学者)进行过互访或文学交流。不定期开展华侨题材电影、电视剧本和华侨题材短篇小说征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30多年来,作联会员共出版著作1000多部(种)。国内外发行的《侨星》杂志出版了120多期。目前作联共有会员三百余人。成立了小說、诗詞、散文、報告文學、儿童文学、文学評論等专业委員會;并成立了书画院和艺朮团。
主编:张文峰 执行编辑:郭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