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传神奇,正声扬正气


童趣:养育小蝌蚪
.
性命来源于自然,
生生不绝同高天。
从今忆起儿童事,
一杯清茶说当年。
.
农家子弟下水田并不奇怪,但每个人对于自己第一次下田多少有些记忆。
我第一次下田是五岁那年,因为我五岁才能走路,对下田充满了渴望。
1969年暮春,正值清明过后,谷雨即将到来,对面西山上不见了红艳艳的映山红和雪白的茅柴花,严家院子背后的几秆绿竹静静地低着头,四面浓绿一片,十分暖和。
我与比我小两岁多的堂侄蒋建寅坐在屋下的石阶上,看着在田野中几个提着鱼篓抓泥鳅、黄鳝的半大男人。
这些抓泥鳅的人中有刘继发、刘玉军、陈建国(乙老表)等人。
三溪一队有一丘两三亩大的老秧田,被社员们划成一块块大格子,播种不久的稻秧从稀泥里拱出来只有半寸,整丘田一天一个样的变成了淡绿色。
我与建寅走近老秧田,田里的水很浅,盖过秧苗不到半寸,我们看见一些仿锤形的小东西呈半透明状,飞快地在秧箱里游来游去,感到很好奇,便问建寅:“这是什么东西,在田地到处溜来溜去,满田都是。”建寅道:“我也不认识,它们的样子有点像鱼,我们抓一些去刘松英屋背后养起来,它们一定会长得很大。”
他所说的刘松英屋背后有一处黄土斜坡,每逢下雨时就会有细水渗透出来,我们用栽锄在那里挖了一个小水池(实际上是小水洼),周围用泥巴砌住,让渗水流入其中,足有一个脸盆大,我们还修了一个放水口,将多出来的水排泄出去,很像小水塘。
有塘就应该有鱼虾,因此我们在杨丝井用滤米箕捞了几只小井虾放入其中养育着,我们左看右看,都嫌小虾太单调,又在溪流中捞了几只胀鼓鼓的饭鱼(这些小鱼有点像饭粒,永远也长不大,故称饭鱼),小心地捧在里面一同养育。
看着四周爬着的小虾和游动的小饭鱼,我们几个小娃娃乐作一团。为了让它们快点长大,我们还别出心裁,喂了一些饭粒和菜给它们吃。
但这些小东西都不争气,没两天,它们全部死了,一只也没活下来。我和建寅都怪刘双凤、刘松英、刘晚英三姐妹将这些来之不易的小东西弄死了,她们拒不承认,我们无法,只好失望地离开。
现在建寅再次提起那个小池,我的心又活了,决定捕几只这样的小鱼再拿去养育。
建寅想下田,我自告奋勇脱掉布鞋和长筒袜子,准备下田。
下田对农家子弟来说,有一种天性的诱惑,我年龄虽小,但早就渴望下田,早就想尝尝下田的滋味。
我模仿人家下田的姿势,向老秧田先伸出一只脚,第二只脚再慢慢跟上
我跳下田,觉得有一股清凉直往上窜,感到十分舒适,回头对建寅说道:“田里的水和泥巴很凉快、很舒服、很柔软。”建寅听说后,也想下田来尝试一下,我急忙道:“你比我小一半,你的人太矮小,不能下田,明年再下来玩也是一样。”
他很听我的话,见我这样一说,就乖乖地穿上鞋子,站在田坎上看着我在秧箱边走来走去。秧箱里的泥很深,但水不到半寸深,小鱼穿插游动在秧田里十分灵活,我抓了很久也没有抓住一只。
我见一只手不行,便用两只手去捧,明明离小鱼不远,但怎么也捧不到。
正在对面大刀丘田里抓泥鳅的刘继发见我许久没抓住,便走过来跳进老秧田,一手就抓住了两条交给我,说道:“这是秧麻溜子,又不能吃,你抓它干什么?”他是三溪二队人,比我年龄大七八岁,已经当了社员。我认识他,他的小名叫大玛爷(其实他在四兄弟中排行最小),经常在杨丝井挑水,从我家门前经过。
我对继发说道:“什么秧麻溜子,我要捉住这些小鱼来养。”
继发大笑道:“这不是小鱼,是小蝌蚪,农村里关于这些东西的名字很多,有些叫秧麻溜古,有些叫秧麻蝈,还有些人称小田鸡,只有书上才叫小蝌蚪,知道吧?”他继续道:“你知道了吗,要不要我再讲一遍?”这是我第一次听人说“知道”二字。我连忙问他:“知道是什么意思?”继发笑道:“知道在三溪土话中,就是晓得的意思,知道么?”
我点点头,明白了“知道”和“蝌蚪”四字的意思。
我看着继发递给我的小蝌蚪,捧在手里看了个够。这两只蹦蹦跳跳的小蝌蚪还有两条小腿,便将之捧给田坎上的建寅。此时他从家里拿来了一只小锑盆,臼了一点水,他看着小鱼时,满脸都是笑容。
我又过来问继发:“这些小鱼怎么还有两只脚?”
继发又好气又好笑:“我说过这不是鱼,而是小蝌蚪,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变成小麻蝈、小青蛙,会有四只脚长出来,你知道么?”我恍然大悟道:“这些小麻蝈怎么先长后腿,为什么不先长前腿呢?”他明显一愣,伸出有泥巴的左手抓了一下头皮,将头上弄了很多泥巴,说道:“那我也不知道了,这要问蝌蚪自己才清楚。”
他使劲的拉了一下鼻子,一大把鼻涕沾在秧苗上,然后,他又“啪”的一下,将一口痰吐在秧田里。我有点恶心,说道:“你拉的鼻涕和痰粘在秧苗上,这些很脏,以后人家来拔秧苗不会粘在人手上吗?”他很不开心道:“这些东西是从口里和鼻子里出来的,人人都会有,怎么会很脏呢?”他又用手拂了很多水将污物冲开,说道:“现在这些东西漂走了,再过一下就会散开没有了,有些会被田里的泥鳅吃掉。”
我又问道:“这些小蝌蚪要过多久才会长大呢?”他本来想上田而去,闻言转身道:“他们很快就会长大,长大了就会叫,发出‘咣咣’的叫声,有些发出‘蝈蝈’的叫声,有些发出其它的声音,反正声音不同。”
我又问道:“为什么它们长大后发出的叫声不同呢?”继发又愣了一下道:“这我怎么清楚,这要问麻蝈自己才知道。”他看了一下鱼篓,急忙又道:“可能是它们的品种不同,一种样式发出一种叫声。就像我篓子里的泥鳅和黄鳝的叫声肯定不同。”我看了看他鱼篓里的泥鳅和黄鳝,大约有小半碗,便说道:“我二哥比你抓得还多。”
接着,我又问道:“泥鳅和黄鳝怎么叫?”继发更不高兴了:“夜里有那么多小虫子‘吃吃’地乱叫,我哪里知道哪样是它们的叫声?”他盯着我:“你最坏了,专门问一些人家不知道的问题,你以后问你老师去吧!”
他又看见一大群蝌蚪,伸手一捧,就将蝌蚪捧给我:“你要不要,不要我放掉了!”我急忙从建寅手中接过小锑盆,接下了他一大捧蝌蚪。他说道:“将秧麻溜子养好一些,不要养死了。”说罢,他爬上老秧田,头也不回地去了。
我与建寅端着小蝌蚪赶紧来到刘松英家,去屋后面将小蝌蚪小心地放进小池中,看着摇头摆尾在水中游动的蝌蚪,我们都很兴奋。
从此以后,我们第一件事就是看护小蝌蚪,除了睡觉外,整天守在那里。
由于晴了几天,土中已经没有水渗出,我们就在刘松英水缸里臼了一些水准备倒入池中,刘松英连忙道:“加水太猛了也不行,小鱼会得脑震荡,得脑震荡的鱼活不成。”蒋建寅道:“我家里有小水管,是医院打盐水针用的,我拿来可以慢慢地抽满塘中的水。”说罢飞跑而出。建寅与她是邻家,离此很近。
不一会,他拿来了塑料吊针管,插入脸盆中,对着小管猛地吸了一口,果然有细流涓涓而出。他连忙对着小水洼慢慢抽水,很久,小水洼才抽满。
刘松英的父亲普大爷也来看蝌蚪,非常高兴。
他老人家的名字叫刘盛和,是个长期脱产的老裁缝,当时有50来岁,刘松英、刘晚英是他的七女儿和八女儿,九女儿刘小英刚学会走路,整天背着一条小橙子充当母亲跟着我们(刘松英与我同年,后来我们成了同学)。普大爷说道:“什么动物都要吃东西,生物则需要水,这些小蝌蚪喜欢吃脏泥巴和微小的生物,但脏泥巴太臭,你们去屋外的田里捞一些水中的青苔给他们吃,他们才会长大。”
我们一听有理,便捞了一些青苔来,小心地放入小池中。那七条小蝌蚪真的游了过来,向青苔冲去。
普大爷脸露喜色,说道:“以后尽量少加些水,蝌蚪不是鱼,水少一些没事。这里天气阴凉,正是养育小东西的地方。”说完以后,他又去裁衣服去了。
又过了几天,七只小蝌蚪逐渐长大,一只也没有死,我们十分自豪。
有一天,我们看到了从门口挑水经过的继发,连忙向他报告了养殖小蝌蚪的经过。他欣喜不已,立刻放下水桶,来看小蝌蚪。
此时的小蝌蚪长出两只前腿,更加有劲,窜来窜去十分欢快。继发高兴万分,在自己脸上打了一下,怪自己没有多抓一些蝌蚪来养。
在我们精心护养下,那几只小蝌蚪长得很快,但不足的是,它们的尾巴先后干瘪断去,我们都很伤心。普大爷道:“蝌蚪长大自然会吸收尾巴上的营养,变成麻蝈,这是正常现象。”
有一天,有五只不像小鱼、也不像青蛙的东西不见了,我们四处寻找也没有下落。普大爷笑道:“不奇怪,丝毫也不奇怪。蝌蚪消失了有两个原因:一是让老鼠和猫吃了,但结合以前的经历来看,猫和老鼠没有吃它们。另外一个原因是蝌蚪脱了尾巴,又让蝌蚪吃了,然后它们变成了麻蝈逃跑了。剩下的这两只家伙与前一伙不是同一批的,它们只要脱了尾巴,在一两天会逃跑。这样看来,你们养育蝌蚪成功了,贺喜你们几个小家伙!”我们听后心里既酸楚,又高兴。
两天后,剩下的两只小东西真的不见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成蛙而去。
对大人来说,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对我们几个小孩来说,却是一件大事,我们从中得出了一些养育经验,不久就津津有味地养起蚕来。
从此,我们知道了一些生命的起源、终结和轮回,也早早地感悟出了大自然赐予我们生生不息和高山大海般的恩情。
.
长大后,我才知道蛙的种类很多,样子有大有小,大则有七八两重,小者十只加起来也没有一两。颜色各样都有,还有两种至三种颜色相间(这是它们在自然进化中形成的保护色)。
蛙类的名称有:青蛙、黄蛙、花蛙、土蛙、水蛙、树蛙、山蛙、石蛙、涧蛙、牛蛙、虎蛙、鬼蛙、刺蛙、蟾蜍(癞蛤蟆)等数不胜数的种类,对这些小精灵,有人统称为蛤蟆。
其中以青蛙繁殖数量最多,分布在水田、池塘、路边、村庄、房屋、山林或近水处。蛙类的食物主要以危害人类、植物的小虫、飞蛾、蚊子为食,历来称之为益虫,与人类极为友善。其天敌是人、蛇、鼠、猫等。在这些天敌中,人排第一。
他们有一种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脖子,是从腹腔发出声音,而且声音很大,它们爱冬眠,在春、夏、秋三季夜里一起鸣叫。其叫声相隔一两分钟的时间,但许多蛙类先后在温暖的夜里起劲发声,听起来势如潮水,声势非常浩大。
奇怪的是,其声虽众虽大,但绝不刺耳难听,在恐怖的夜色里,能给人安宁、安全、舒适感,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之一。
.
春夏月夜最动人,
头枕古书听蛙声。
一怀山歌沉睡去,
至今历历记于心。
.
生灵并非是天生,
众人珍爱碧空晴。
一丝善念天不老。
坦荡胸怀亦光明。
.
乐安昌宇作
2021年(辛丑)元宵节



主编简介:
汤慧,字苏慧,曾用名“汤智慧”,笔名(母性光辉、泽被苍生、慧儿、冰寒、慧子),湖南邵阳作家协会会员、邵阳本土词曲作家,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诗人,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中马国际文艺家特邀书画教授。被(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录入《中国人才库》。2019年1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评定汤慧为中国优秀诗人。
汤慧是一位视每一位中国同胞都是亲人的女作家,是一位理想主义者、爱国主义者。她盼望中国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幸福快乐;她盼望人类和谐,天下太平。苏慧于2014年,身先力行在实践中专研自闭症导航方案,中国身影榜样尊其为“自闭症孩子守护神”。她的暖人事迹已有北京电视台、湖南都市、邵阳电视台、邵阳广播电视台、湖南日报、中国县域频道、红网、新浪、腾讯、邵阳日报等全国各地一些大小媒体均有报道。
汤慧从师中国著名词作家邬大为老先生,获老先生爱心传授歌词技法;并获中国书画家朱建国老师爱心指导国画;2019随中国著名书画家苏本让老先生学习国画花鸟画。
汤慧于2018年入选“一带一路首届中欧邮票鉴藏年——杰出华人艺术家”邮票人物。
汤慧的多首原创歌曲已有北京电视台、邵阳广播电台等专访栏目播放。她与兵兵的多次画展义卖也同时帮助到了一些可怜自闭症孩子营养补给与寒冬送暖。
汤慧(苏慧)已发行的代表作有:
《拯救之旅》、《爱烙中秋》、《你是最伟大的母亲》、《新时代的金太阳》、《信念梁家河,矢志不渝》、《信念梁家河,民心所向》、《国色天香》、《圣洁心灵》、《不再让妈妈受苦受累》、《我是小青蛙》、《禅心看风雨》、《爱你爱我》、《我是爷奶好孙孙》、《翩翩少年》、《中华一家亲》、《口罩警察》、《看满天飘飞的云》、《世博精神》、《你在——抗疫战场》、《我的婆婆我的娘》、《海誓山盟说过了头》、《老婆在他乡》、《为了爱情》、《妹妹你是水》、《挡不住的幸福》、《为你我走过沙漠》、《雪真的来了》、《我只为你把花开》、《圆梦》、《回家》、《过大年》、《牛牛的日子牛牛的年》、《幸福中国》、《相爱的人心要靠近》、《回家的呼唤》《老家》、《回家的呐喊》…………等等
中国各地作者献给汤慧(苏慧)代表作有:
《中国女人》、《母仪之德》、《雨露》、《女神》、《颂湖南苏慧》、《中国好妈妈》、《邵阳山里的玫瑰花》、《奇女汤慧》、《梅兰竹菊》、《奇女苏慧》、《中华奇女汤慧》、《中国奇女苏慧》、《心系自闭慈母情》、《姐妹情深》、《我爱你妈妈》、《你比红杜鹃还美》、《邵阳山里的一枝花》、《你是好人》、《邵阳杜鹃红》、《爱播人间》、《一盏神灯》、《为了一个约定》、《爱行天下总是春》、《心愿祖国孩儿壮》…………等等
●●我的梦想就在前方,就在孩子们与他们父母开心快乐的每一个家园。————苏慧
●●汤慧的座右铭与她的目标指数:
座右铭——
以海阔天空话世界,以博大胸襟容天下。
目标——
望人性本善为良药,盼世间万物常诞昭。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为国家、为人民,更为全人类!
————苏慧
p
△△当伤害与践踏成为魔鬼的最大喜悦时,我应该把这些当蜂蜜慢慢品味、吞咽,并且消化掉。


*投稿请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

哈尔滨市呼兰区萧乡文学社正在吸纳外省会员,与各大作家一起携手弘扬中国文化,发扬中国文化精神!需要报名者请联系外省负责人汤慧:手机微信同号——13574973388

老师,我们专程为作者的原创诗词、剧本、论文、小说、歌词、音乐打造推广宣传,我们有专业谱曲、编曲制作、专职歌手、明星歌手、录音棚录音、mv拍摄制、打歌谱、推广宣传、歌曲全网发行、歌曲KTV投放于一体的网络平台。

汤慧在原创音乐基地欢迎各位高手,有需要谱曲制作音乐的老师,请直接联系我,百分百专业一条龙,并且为您的原创音乐网上发行。
需要将诗词精炼为歌词,也可联系我!
能把自己的歌词诗词谱曲成为音乐,这一定是任何一位作家最幸福的收获与自豪!
《神来之笔》圆你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