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更是开发区提档升级、乘势突破的关键之年。全市转作风抓落实动员大会吹响了实施新一轮项目攻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市开发区闻令而动、主动出击、抢抓先机,全天候奋战,全力全速攻坚各项任务目标。
面对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薄弱、产城融合度底等诸多短板和不足,市开发区将不等不靠、直视面对,以此次动员会为契机,围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融合性发展”总基调,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攻坚克难,奋力开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高层次推进开发开放
全面打造园区发展新优势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紧扣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立足有税经济,制定招商地图,盯紧目标企业,组建推进专班,压实招商责任,着力引进一批补链、强链、延链项目和“旗舰型”项目,重点推进上海均和科创港、中宏建科智能制造等6个500强项目落户曲阜;力争年内招引过10亿元项目2个;加快推进单晶硅材料制造、上海速锐物流机器人等10个过亿元重点在谈项目签约落地。
强力推进项目攻坚。组建重大项目服务专班,全面推行建设项目清单上墙、挂图作战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制定时间表、路线图、进展单,完成一项销号一项,重点推进5G新型元器件二期系统封装、乐趣电子智能终端等8个电子信息项目,全力推进吉华重工四轮一带、瑞鸿重工造桥机等4个装备制造项目,全速推进孔府家退城进园、药用辅料等5个食品医药项目,力争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厚植发展后劲,积蓄产业优势。
高质量推进转型升级
全面构筑现代产业新体系
培塑企业发展,助力转型升级。以“11235”梯队企业培育工程为抓手,实施“中小企业上规模、规模企业上台阶”培育工程,建立企业培育信息库,“一企一策”精准培育,帮助企业排忧纾困,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力争产值:圣阳电源突破20亿、晶导微电子突破18亿、天博集团突破12亿、华能电缆突破12亿、吉华重工突破7亿、信多达突破6亿;加强上市企业梯队建设,确保晶导微电子年内成功上市;重点培育天科动力、康姆微电子等10家企业升规纳统,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研发平台4个。
攻坚基础设施,推进产城融合。按照“东进西优”发展原则,整合土地资源,优化结构布局,适时启动“区中村”改造工程,配套建设商住小区、职工公寓、学校、幼儿园等,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全速推进双创中心、科创孵化中心建设;年内完成低效闲置用地“腾笼换鸟”5家;建设高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启动远大路南延、工业二路北段新修工程;提升、改造道路7条;加快推进西区污水、热力配套管网建设;全速推进园区绿化、亮化工程,绿化面积1.5万平米,亮化道路11条;全面提升园区智能化、现代化建设水平,彰显园区建设新形象。
高水平推进改革创新
全面增强跨越发展新动能
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体制。全面提升招商公司自我造血能力,以僵尸企业不良债权处置为突破,探索资产运营新路径,逐步做实做大公司资产运营;整合政府招商政策、社会资本、各类基金等资源,从骨干企业选聘招商顾问,招聘社会招商代理,加深与深圳众联赢、上海麦哲等招商机构的合作,走出一条企业化、市场化招商新路子。
完善用人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让善创新、有作为、敢担当成为开发区的“标配”;进一步完善深化薪酬办法、聘任办法、考核办法及目标管理“三办法一考核”绩效考核制度,彻底激发开发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压实“一线工作法”。推行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四化”工作机制,在一线中展现精神状态,在落实中体现工作作风,全力营造人心思上、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