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的时代,永远不缺热点事件。

各种穷尽我们想象的事件,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让我等瓜众目不暇接。
近年来,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在这寸屏之上,成了争奇斗艳的名利场,各色人物,都开始粉墨登场,有本事的,亮绝活,没本事的,就抖个奶,翘个臀,都是瞄着两个目标去了,一要吸流,另要变现,玩的不亦乐乎。
作为一个搞文字的人,我也感觉每况逾下,管的什么都不让说,写个话题,都要掂量半天,看会不会敏感,一旦敏感,结果就好说了。
我实在是没绝活,也无胸器在身,要不然早直播去了。
别看网上形形色色,反倒是原来我们熟知的传统作家,在这里备受冷落。
哪怕是诺奖得主的莫言,我基本看不到他的文章。想读他的作品,也只能老老实实去当当下单。
一类人有一类人的生存法则。
传统作家摆脱不了书斋里爬格子的创作模式,也注定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生态。网民们接受不了他们那种弯弯绕绕、看完还得想半天的表达方式。
说实话,拿我来说,上一天班,到晚上才有点时间,也就看看直播,读读段子,完全是奔着放松身心的目的去的。
我喜欢网络文化的简单,直白,快捷,拿本立意高深的书来读?
实在不想费那脑子。
前几天,各类网站把一个叫贾浅浅的女诗人喷的比较惨,惹得我也去围观了半天。
同是文人,我挺同情她的,她这一弄,覆巢之下,把她爹都给牵扯进来了。
一个网友曾问我,对此事咋么看?
我能咋么看?我很无感。马东说过,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我深以为然。
我回复他,贾浅浅被这些喷子喷,上了风口浪尖,不就因为她爹是贾平凹吗?这几年这种事并不少,见怪不怪了。
客观地说,这事出来之后,我还饶有兴致的翻看了她的诗,感觉还行,不像那伙人断章取义,说的那么品格低下,有人甚至编出这样的段子,说老贾省略的那些字,让女儿给补了回来。
这种说法,明显是哗众取宠。
揪住一两个字,把人家一老家子往死里喷,有失厚道。
看见几个敏感的词,神经就受不了了。照你这么说,金瓶梅成了淫书,红楼梦也干净不到哪去,里面不是还有贾宝玉初试云雨情的章节吗?而这两部书是公认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我拿这两部书打比方,倒不是说贾浅浅的诗歌就如红楼梦一般地位,我只是不想让大家刻意去歪解甚至抹黑一个作者的表达。
在我们的文化里,往往羞于谈性,而与人对骂的时候,却总以与对方亲属发生性关系,或提对方亲属的生殖器,当成攻击对方的语言利器。
文化的两个极端,是我们民族虚伪人性的写照,一面要装出道貌岸然的样子,一面又肆无忌惮暴露粗俗下流的底色,凡此种种,构成了我们复杂独特文化的现象。
之前,余秀华被骂的惨,我感到不忍,不就写了句“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一个身残志坚的女人,对女性自我欲望的书写,这才是诗人敢于书写人性的伟大之处,难道只写“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才算好诗?
倘若大家真的觉得贾浅浅的诗浅,那就该好好评价,从文学艺术角度入手,理性分析,慢慢道来。动不动人云亦云,一拥而上,疯狂撕扯,撕的慢了,都感觉落伍了似的。
有的人,扒拉出来贾浅浅西北大学副教授的身份说事,认为贾浅浅如此不入流,竟然成了西北大学的副教授,一定是拼爹,狠狠一番嘲讽。
说这话,其实有悖人情。如果贾浅浅真是拼爹上位,这不也是一般的世情人事吗?
我们的社会,还没发展到脱离人情的地步,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都是事实。不拼爹的,要么爹没势拼不上,要么是自己优秀,不需要拼。
但平庸的大多数,像我等平庸大众,不拼爹连城里一座房都买不起,还好意思说人家拼了爹。
我是没这么个爹,我有我也拼。
我们含辛茹苦,省吃俭用,不就为孩子省点,给他们将来打个好的经济基础?这哪错了?如果我儿子以后靠我才找到工作、买了房,你们还嘲讽他拼爹吗?
中国人拼爹,也不是当今才有的事。奉劝各位回去看看三国,袁绍、曹操不靠爹的影响,能上位吗?像刘备、吕布这种实在没爹的,要么捏造,要么认个厉害的爹,都要拼命往自己脸上贴金,可见拼爹的事儿,合乎人情,讲出来都不丢人。
老贾在陕西,虽然是著作等身的大作家,但能量毕竟有限,没能给女儿弄个省政府的官当当就说明了这一点。
比起官二代混进官场,不仅风生水起,还不乏有作奸犯科的,贾浅浅充其量就是个老师,哪怕不学无术,误人子弟,对社会实质性危害,相比那些人实在是有限。
我很讨厌大家去欺负一个怂人,老贾也就是个作家,而不是政治家,倘若老贾一脚踏进了政治局,不信你还敢瞎哔哔。
我们的胸怀适当宽广一下,与其盯着一个贾浅浅不放,还不如放眼官场,用心关注官场里的那些二代们,可比关注这贾浅浅有意思多了。
全文完。

了凡随笔感怀:看完此文心发痛,文明社会弊病生。在世作家世上宝,著作文章世流行。未有艰辛心血付,育人大作怎完工。文字写出己胸意,留与世人慢品评。故事情节真实景,心路历程丰碑明。可叹后世年轻人,不经艰辛羽怎丰,文字在无经典句,在无名著世上生。劝君珍惜国家宝,不要调堪作家名。现世名著终留史,国宝作家世几名?曲指可数应该敬,互相伤害理不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