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诗人罗隐
晚唐,有一位比较另类的诗人,叫罗隐。
为何说他另类?先来读几首他流传下来的诗。
比如: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自遣》)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今人口口相传的顺口溜,原来是一千多年前罗先生的原创。
再如: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雪》)
别说什么瑞雪丰年了,那是文人、官宦、富豪坐在温室火炉边吃着烤肉喝着美酒的矫情。这雪不停地下,丰收是明年的事儿。可眼下,那些住贫民窟的、捡破烂的、路边摆摊的,就吃不上饭了。一介儒生能有这样的民本情怀,值得今人敬佩。
又如: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
什么红颜祸水,什么女人乱政,别扯了!国之存亡自有定数,和女人有毛关系。这思想,够前位吧?
还有,像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等等,都出自罗隐笔下。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里,罗隐的诗写得清新洒脱,不矫柔不造作,直白酣畅,有时还有些涩辣呛人,极少用典,无须注释,初看还以为当代人写的。
诗为心声。写出这等另类诗作的罗隐,必然有另类的性格。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原名横,字昭谏,浙江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氏。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隐)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恃才忽睨,众颇憎忌。自以当得大用,而一第落落,传食诸侯,因人成事,深怨唐室。诗文多以讥刺为主,虽荒祠木偶,莫能免者。”
国人自古爱在出身上作文章,大凡名人,一出世就会有不同寻常的故事,什么天降祥云地生瑞气之类。罗隐也一样,史籍中有很多关于他年少时智商暴表、聪慧超常的记载,但多是讹传附会,不必当真。而他的屡试不第,却有据可考。罗隐大概生来有惧考综合症,以他的少小聪明,参加科考,竟然考了十多次皆落榜,因此史称其“十上不第”。这在唐代诗人中是少见了。
罗隐的又一特别处,就是丑。丑到什么程度?因无照片,我们只能通过一个故事来想象。
《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中记载:罗隐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深得当朝宰相郑畋赏识。罗隐常将新作赠与郑畋。郑畋在家中常诵读罗隐的诗作,赞许罗隐的才情。郑畋有一幼女,不仅漂亮聪慧,且颇具文才,受父亲影响,也成为罗隐铁粉。当她读到罗隐“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诗句,喜欢到不行,在父亲面前反复吟诵,极赞罗隐才高。郑畋见女儿如此倾慕罗隐,有意从中撮合。遂请罗隐到家中相叙,暗中安排爱女隔帘窥视。哪知郑女一见罗隐相貌,大失所望,即刻QQ删除微信拉黑,从此再不读罗诗。
但罗隐可从不为自己的长相着急。长得如此丑陋,也不耽误他潇洒红尘。《唐才子传》记载:大中十三年(859年),罗隐于南康郡赴京师赶考,途经钟陵(今江西进贤)。夜晚,罗隐跑到歌厅卡拉OK,遇到一位叫云英的艺妓,容貌出众,歌、舞尤佳,罗隐为之倾倒,花了不少小费。当然这没影响他追求功名,温存一番后继续赶考。这一走就是十多年。咸通十二年(871年),罗隐又回到钟陵。只是完全不是戏里的套路——功成名就,衣锦还乡,重觅旧好,抱得美人归。故地重游的罗隐,依然是一袭白衣,当年豪情万丈,归来空空行囊,倒是白发添了许多。按理说,潦倒成这样,就别逛歌厅了。可罗隐此时又表现出他的另类。他不知不觉又走进歌厅,回忆当年与云英的浪漫往事,想着这么多年了,以她的美貌才华,早该从良嫁人了。想着想着,就看见云英飘然而至,恍如梦境。罗隐掐了自己一把,疼,不是梦。十多年的时光,在云英脸上刻了几道皱纹,但她依然风韵不减,身轻如燕。云英一见罗隐的穷酸落泊样儿,笑道:“呦!罗公子,一别十二年,您还是一身布衣啊!”这话要给个心眼小点的,就出人命了。可罗隐何人啊,不急不恼不羞不臊,当即赋诗回应: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嘲钟陵妓云英》)
一别十余载,还是好身材。我虽未成名,你也未家人。得,咱俩谁也别笑谁了。所有尴尬,在这嘲讽与自嘲中烟消云散。
这段佳话还诞生了一个成语——云英未嫁。哈哈,云英本想挖苦罗隐一番,反遭罗隐奚落。不过她却因此名垂后世,也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