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元宵快乐合家幸福
文/寒风
【元】辰吉日彩灯悬,
【宵】昼龙腾凤翥天。
【快】睹星空烟火绽,
【乐】闻天外笛箫传。
【合】樽一曲新春赋,
【家】酒双杯贺岁年。
【幸】得群中多俊杰,
【福】临当代乐无边。
七律•元宵快乐合家幸福
文/长亭飞絮
【元】年祥瑞漫苍穹,
【宵】夜长明焰火红。
【快】慰相邀观玉兔,
【乐】怡畅醉舞霓虹。
【合】欢吐蕊东风引,
【家】业中兴喜气融。
【幸】运门开迎盛世,
【福】云迤逦共千盅。
七律•咏元宵节
文/李清华
一轮皓月古今明,多少诗人幸会中。
把酒言欢歌盛世,赋章恭贺喜峥嵘。
醉挥锣鼓山河壮,勤放梨花景色融。
万里思魂深祝愿,元宵夜晚共心声。
七律•醉赋元节思故里
文/李清华
地暖阳升日见长,银花火树露街坊。
欲观元节无更夜,试觅春风有柳杨。
景点西湖佳绝世,扬州龙舸冠潇湘。
诗成酒醒天方晓,原是思乡梦一场。

文/高秀群
靓女勤男出远门,蹒跚老者带重孙。
逗人小鸟频呼伴,放彩新花共闹春。
一碗汤元呈木桌,三杯老酒送年轮。
辛劳托起中华梦,戴月披星度晓昏。
七律•元宵赋
文/李花满园
丰年盛世好阳光,南北归齐笑一堂。
分享邻家精彩事,遥观大地满庭芳。
花灯红院添春喜,杯酒清喉咏律狂。
除夕佳肴余味在,元宵裹蜜又回肠。
七律•元宵节
文/石会文
从来年小元宵大,十五才临最兴潮。
黄虺生风舞天地,彩船划桨唱歌谣。
红烛点透花灯亮,绿荈品出明月娇。
打趣猜谜评智慧,汤圆甜润禹城尧。
七律•元宵节
文/石会文
江城今夜恰元宵,酒绿花灯黄鹤娇。
枝抚窗扉欣作伴,身居庭院笑相邀。
诗盈清水圣心露,月满芳樽寒意消。
艳火霞光辉北斗,彩虹万缕照天烧。
七律•元宵感怀
文/秦巴散人
又庆元宵节气隆,欢歌曼舞动云空。
祥熙瑞霭开天泰,异彩霓光耀宇穹。
不尽诗怀仙境外,无边春色画图中。
东风荡扫瘟霾散,一派繁兴奏凯功。

文/毛厚博
元宵灯会灯如斗,花样翻新巧手裁。
春韵千般星雨落,风情万种八仙来。
月侵异彩浮尘亮,楼照流光牗镜开。
辛丑华年歌盛世,人潮奔涌上瑤台。
七律•元宵节有感
文/慕容婉卿
看罢烟花年味尽,情随流水曲随风。
从来此节心如旧,未觉今宵景不同。
何处窗前无皓月,谁家门外少明灯。
但求眼底春枝发,莫任梅花独自红。
七律•元宵盛景
文/天涯客
银花火树闹元宵,巷尾街头笑语飘。
李叔登场横短笛,王妈举步扭蛮腰。
秧歌北面刚敲鼓,狮队南边已过桥。
共唱和谐兴盛世,金牛奋地涌春潮。
排律·元宵节
文/清风明月
十五月儿圆又圆,千家万户沐婵娟。
溜溜饺子金元宝,滚滚汤圆团聚欢。
满汉全席丰盛宴,山珍海味水鲜筵。
银辉泻地当须醉,莫负金樽空对蟾。
五福临门如意岁,三阳开泰瑞祥年。
莺歌燕语树梢唱,蝶舞蜂飞亭院妍。
岁岁有余六畜旺,年年丰溢五粮添。
花开富贵琴筝奏,时遇良辰锦瑟弹。
雁落平沙音袅起,高山流水荡云烟。
梅花三弄琴声荡,十面埋伏曲调翩。
和睦家庭增快乐,健康身体送平安。
狮腾龙舞元宵闹,火树银花不夜天。
文/晓尘居士
元宵铁锁启边城,火树华灯九陌明。
玉兔韬光云影暗,金狮夺彩绣球轻。
歌喉每逐丝弦啭,莲步轻移鼓点行。
老妇禽呼童不得,晨鸡啼破月三更。
七律•元宵思乡
文/郑素娥
锣欢鼓闹花灯市,异地思乡独寂寥。
琥珀杯深萦梦醉,金樽盏满惹心焦。
佳人曼舞灯红夜,才子轻歌酒绿宵。
堂上椿萱游子念,烦听鹦鹉巧言刁。
七律•一轮皓月古今明
文/李文杰
一轮皓月古今明,朵朵烟花荡碧旌。
瑞雪桥边梅弄影,春风马上踏莎行。
对联猜谜千章颂,赏景观灯万斛倾。
窈窕嫦娥歌载舞,良宵畅醉梦牵萦。
七律•赏花灯
文/梦雪
又逢十五元宵闹,祈祝吉祥快乐游。
皓月高高明大地,鹏城挤挤拥高楼。
花灯百样园中挂,彩锦千条树上留。
焰火辉煌随意看,赏观胜景觅诗求。
七律•品元宵
文/梦雪
十五元宵喜气连,汤圆爽口润心田。
春风吹地红梅笑,明月升空青鸟翩。
万户千家招好运,五湖四海庆团圆。
亲朋好友举杯醉,好梦来临牛运年。

文/书晨
炫绮霓虹映万家,生辉皓月泛银华。
秧歌扭起开心舞,礼炮频飞幸福花。
帛彩旱船丰盛景,威风锣鼓斗余霞。
汤圆甜美飘香气,祝酒清淳伴宴茶。
七律•闹元宵
文/书晨
充盈喜气涌春潮,节庆神州展富饶。
银月满轮篝火旺,珠光万户瑞祥飘。
花灯争灿辉寰宇,鼓乐齐鸣醉舜尧。
美景良辰诗意动,琼香紫馅梦圆昭。
七律•正月十五
文/悦乔林
元宵字谜任君猜,虎跃龙腾睿智才。
绿叶方舒春雨下,红花又展季风回。
佳期幸会高朋至,假日欣逢好友来。
幸福休闲尝酒酿,为迎玉兔上楼台。
七律•元宵杂感
文/王正元
火花银树接天街,欢语甜言门户开。
爱侣携扶情脉脉,华灯照夜白皑皑。
眼前依约画图展,胸境仿摹春锦回。
遥望红霞映环宇,紫烟香霧扑人来。
七律•元宵杂感
文/王正元
元夕佳辰夜不眠,灯楼儿女各开筵。
樽前酒醉思千里,望月他乡几缺圆。
两处春光同日尽,一张兰谱看花妍。
天涯创业心头梦,窗下剪裁写素笺。
文/翼路顺风
十五汤圆热气飘,人逢盛世乐逍遥。
龙灯环绕新年贺,烟火升空美梦骄。
狮子欢腾迎好运,旱船起舞醉良宵。
民强国富春来到,喜鹊登梅吉运邀。
七律•元宵节
文/丁亚斌
似海华灯映月明,神州共贺吉祥盈。
焰花彩雨惊天落,爆竹光雷震地鸣。
户户汤圆飘味美,家家玉液溢香清。
若非抗疫朋欢聚,唢呐秧歌闹遍城。
五律•元宵
文/欧阳戈
火阵布长虹,烟霞闪夜空。
银花辉朗月,光焰耀苍穹。
楼览千街景,门迎四野风。
欢欣元夕夜,遣笔舞金龙。
五律•元宵节
文/兰云
欣闻贺鼓声,目睹炮花明。
霜色潸然去,春风笑乐行。
酒杯迎喜庆,文宴接升平。
亲友凝心愿,牛年再迈程。
五律•庆元霄
文/吕俊
元宵皓月明,华夏喜盈盈。
凤舞庆丰节,龙飞贺岁荣。
全民歌壮志,万众展豪情。
辛丑搏云汉,奋蹄驰远程。

文/长亭飞絮
元宵风软,祥云深浅。烟花灿,满城红遍。
絮飞星抖,更娇梅盈面。一派繁华迩远。
观景猜灯,哥妹欢声宴宴。龙狮舞,笙歌婉转。
锦簇玉街,和意春风绾。畅醉人间缱绻。
明月逐人来•闹元宵
文/寒风
春光无限,梅花开绽。元宵夜、彩灯红遍。
满街喧闹,涂戏围观看。驻足闻听玉管。
明月随人,燕侣莺俦相挽。猜迷语、眉舒目展。
兴之所至,忘却思归返。梦里依稀顾恋。
鹧鸪天•元宵快乐
文/李花满园
彩锦纷扬歌上天,灯花迷语立高悬。
昨听锣鼓开元震,今唱福祥留世传。
燃礼炮,品汤圆,铜壶煮水暖心田。
好春能钓千分景,沸沸情怀总不眠。
卜算子•元宵节感怀
文 / 波波
(一)
高挂彩灯红,轻踏门前路。
一望长街尽数人,笑把今宵顾。
极目九天宫,是夜流光处。
有问嫦娥可否邀,妄作痴情语。
(二)
小巷大街明,色彩华光秀。
胜景怡然往事浮,尽是陈言旧。
绰约影依稀,好似当年又。
只盼芳辰顾惜时,你我相牵手。

文/毛厚博
巷陌生烟,鱼龙放彩,灯笼爆竹迎春。
大厦流屏光闪,月阙蓬门。
绽放花团焰火,坠落天女星辰。
看市灯斗巧,鸟兽穿花,夺目怡神。
尽欢良宵元夜,正高跷舞袖,杂耍飞尘。
台架雄狮腾跳,龙卷红云。
结队秧歌锣鼓,更八仙,尽显凡身。
乐浪浑如潮涌,万户倾观,盛况消魂。
西江月•元宵节感赋
文/天涯客
鼠尾梅红飞雪,牛头柳绿阳春。
晴柔万里暖乾坤,一遍风调雨顺。
节日当邀明月,佳期莫负金樽。
广场漫舞乐销魂,笑语欢声阵阵。
蝶恋花•元宵
文/余炳才
喜庆元宵灯火夜。嘻闹孩童,三五提灯耍。
焰火长空春入野。谜灯猜字民风雅。
相望桥前星月挂。歌舞灯红,火树银花下。
醉意楼前人似画。安康盛世传佳话。
点绛唇•元宵
文/隽陂林
转眼元宵,夭夭桃李枝头俏。
南河波渺,朝北悠悠绕。
山上樱花,犹似祥云罩。
春风笑,牛儿欢叫,凡事都佳妙。
点绛唇•今夜无宵
文/隽陂林
今夜元宵,潇潇风雨天寒冷。
沿街灯影,光曳游龙猛。
天上朦胧,遮月云无定。
烟花迸,儿童欢蹭,尘世成仙境。

文/清风明月
春风又绿江南叶,小桥流水湖中月。
兰韵送清妍,李花开满山。
江滨灯闪耀,十五元宵闹。
笑语伴歌声,今宵不夜城。
青玉案•元宵
文/伍德明
少时此夜颠狂度。耍爆仗,追锣鼓。
喜往人多花放处。穿街越巷,乐看狮舞。
无论风和雨。
而今元夜心清许。焰火华灯胜过去。
却向书中寻好句。
附庸风雅,吟诗弄赋。香茗添佳趣。
生查子•元宵节
文/兰云
俯视中街喧,美酒邀春早。
嫦娥慕人间,月下银灯好。
汤圆添财丁,玉兔红颜笑。
宵夜累难眠,雄狮锣笙闹。
卜算子•元宵
文/微笑
心事落瑶台,犹恐今宵晚。
熙往灯迷解语猜,池柳青堤岸。
又是小桥西,满树桃花愿。
独夜归家梦雨来,赠作相思潸。
鹧鸪天•元宵夜寄恩师
文/冉从高
飞雪潇潇惹寂思。低吟浅唱寄恩师。
梦中恍见音容醉,堂上犹闻曲赋痴。
辞旧岁,迎新时。梨花带雨泪瑶池。
谁堪辛丑元宵夜,冷暖相牵各自知。
词/夜空星星
万家灯火迎新月,百地瑞祥。
千户灯光,赋对猜谜劲舞忙。
元宵佳节趣味长,秧歌送福。
诗美华章,蜜语甜心吻墨香。
采桑子•元宵节
文/夜空星星
人欢灯笑汤团热,月影初圆。
亲友重圆,天上人间比笑颜。
飞花争艳高天绽,鞭炮声喧。
锣鼓声喧,金牛贺岁闹上元。
忆秦娥•元宵节
文/丁亚斌
元宵节,家乡鼓乐喧音绝,喧音绝。
众无揫聚,共防瘟孽。
倚楼仰望晴空月,焰火爆竹鸣声烈,鸣声烈。
流光溢彩,绻思难灭。
减字木兰花•元宵节感悟文/雨溪
花灯时节,烟火悬空邀醉月。
锣鼓迎春,难拟牛年尽日新。
歌扬雅颂,欲作神龙唯一梦。
咏与谁同,敢抒真言战飓风。
踏莎行•庆元宵
文/雨溪
酒尽芳菲,花开锦绣。上元皓月今宵又。
彩灯绚丽气氛柔,龙腾凤舞秧歌奏。
夜色如春,人勤添寿。中华蕊结同心扣。
先斟佳酿赋诗吟,欣逢盛世祈天佑。
满庭芳•闹元宵
文/姜顯軍
十里花灯,满城歌舞,漫天灯火硝烟。
沸腾人海,开岁喜狂欢。
溢彩霓虹闪烁,高潮起,鼓乐缠绵。
长街上,香车宝马,邀约共婵娟。
看秧歌劲扭,桃腮粉面,翠发朱颜。
奏春曲,如游阆苑金銮。
盛世华庭栉比,望广厦,高耸云端。
元宵夜,腾龙戏凤,鳞翼映红天。
江城子•元宵夜
文/姜顯軍
元宵之夜畅情澜。耀星繁。
月轮圆。锣鼓喧天,举国共欣欢。
镜里仙娥勤打扮,描柳黛,展芳顔。
丽姿玉靥俏街前。举春幡。品汤元。
莲步轻盈,快意闹开年。
簇拥灯前猜谜语,求解惑,乐无眠。
文/荷城秋韵
神州无处不笙歌,霄夜狂欢醉太和。
春节尾声情激荡,明晨奋起逐征波。
元霄节有感二首
文/陈治文
1.
大地回春万象新,婵娟靓丽碧空明。
元霄一刻千金价,华夏山河分外缤。
2.
元霄十五闹花灯,射虎游园赏月丰。
四海升平全靠党,更思卫国戍边人。
闹元宵
文/黄培友
1.
元宵十五赏花灯,谜面清新人沸腾。
子夜邀星祈鸿愿,牛年好运步高升。
2.
元宵夜晚上汤圆,幸福生活喜眉间。
狮舞龙腾争艳丽,烛红串串笑开颜。
元宵
文/平安淡定
过年留守东莞市,异地思亲倍寂寥,
冷雨敲窗人独醉,浑然不觉己元宵。
元宵节
文/木易
鳌山灯不寐,月俟有情人。
夜色藏花影,谁知一树春。
文/吕忠祥
一提鲤鱼花灯
那是爷爷精心制成
只为当年的小长孙
元宵夜里去闹灯
大红纸包篾架圆又胖的身
毛笔画上鲤鱼纹
鱼头鱼尾结活门
提起灯来摇头摆尾像十分
乐坏了老少爷和孙
让爷爷亲个嘴唇
小孙子盼望黄昏
催着爷爷快点灯
提着花灯窜出门
兴冲冲长街小巷奔
小伙伴汇成流星河
一路雀跃欢腾
至今忆起鲤鱼灯
爷爷那慈爱的眼神
爱是千般疼
情是万丈深
六十花甲流逝
回味依然暖如春
汤圆的味道
文/宴南风
元宵节
吃汤圆
钢铁的锅
血汗的汤
天堂的食料
太阳的温度
月亮的模样
历史的功夫
汤圆熟透了
中国人的三口气
志气
跌倒爬起
正气
人格高尚
骨气
腰杆挺直
这就是汤圆的味道
中华儿女的精神
红烛遥思
文/吕晓蓉
点几支红烛
让它陪我独守元宵之夜
伫立窗前
让思绪无穷放飞
星转斗移
让时间溯回
烛光摇曳
映出了母亲慈祥的脸庞
微风拂面
似乎是母亲的手摸
我回到了童年
依偎在母亲的胸怀
烛光点点
母亲手把手教我书文
笔尖沙沙
挥洒了朗朗篇章
声声教诲
似夜莺雅尼乐曲
烛光斑阑
我回到了现实
母亲远去了天堂
我把思念遥寄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天上共良宵

文/飘飘
不用在我面前炫耀
祝愿你们一切都好
明月之下
张灯结彩
大闹元宵
不用在我面前炫耀
就可以想象的到
满脸洋溢着幸福
酒杯跳起了舞蹈
虽然我人在外
虽然我已年老
思绪里
早已随着你们在飘
什么都不重要
只要你们在笑
日子一天比一天的美
激情的岁月在燃烧
元 宵 节
文/微尘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
我却没有半点节日的兴奋
元宵节
于我这样一个孤身漂泊的人而言
除了无边的落寂
就只剩下一些模糊的记忆
自外出漂泊以来
所有与亲人团聚相关的节日
时常与我
隔着一程程山水
这次的元宵节也不例外
我仍然只能以
一个局外人的身份
默默地
迎接它的到来
我把绵绵相思
与难以言说的乡愁
静静地
安放在他乡的夜色里……
月儿圆
文/山佳
月皎洁,月儿圆,
年年月月十五圆。
晴也圆,阴也圆,
晴天圆在当空照,
阴天圆在人心间。
若问哪日月儿圆,
八月十五圆,
正月十五圆,
纵说纷谈在人间。
君答曰:
晴也圆,阴也圆,
圆与不圆在心间。
前也圆,后也圆,
还是本月十五圆。
你说为啥如此讲,
皆因十五在眼前。

文/听雨
人常道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辛丑年
首次过了一个 没有父亲的
新年
几家欢乐 几家愁
几人眉喜 几人忧
天府的父亲呀
您告诉我
十五的月亮
十六能圆吗
我期待十六的月圆
看着月儿弯弯
我泪流满面……
回家
文/小水哥
听说,月亮生锈,只有星星前来指认现场
——题记
这......
肯定是一个折磨想象的故事
甚至像我手术经历的
打个喷嚏
有些地方都会跟着疼
但最终的结局里
那些剩余的事物看上去挺美好
月亮老了
同样光芒的星星想赶去照顾
但路途遥远
那些柔弱的星光还遇到了一些厚重的云
带出雨
然后,人们又听见天空在悲伤
作为矫情的诗人
我的意见是,你应该在此时
在雨后
把眼光投射到天上
你会最先碰触到的肯定是那些还未散去的云
薄薄的,柔、白且软
刚好能覆盖伤口
在元宵节回家,才是最幸福

文/杨山坡
多年没过家乡的元宵节,好想过家乡的元宵节!
北归的大雁哪,请你捎上我的思念,飞越一座座高山,飞过一条条大河,回到久别的家乡,重温家乡的元宵节! 温柔的春风啊,请你带着我的思念,越过碧绿的草地,穿过茂密的丛林,回到美丽的家乡,重温家乡的元宵节!天空的圆月呀,请你把我的思念装在信封里,寄到可爱的家乡,我一次又一次梦回家乡,好想重温家乡的元宵节!
记得家乡的元宵节似有却无。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没有元宵节这个概念,只有“正月十五”,那时只知道正月十五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是常从母亲嘴里流出的词语。这天晚上,没有祭祖的仪式,没有丰盛的晚餐,没有绚丽的烟花,只有天空中的圆月,只有父亲的叮咛。灶台上立着一盏煤油灯,火苗在空气中摇曳,发出暗淡的灯光,屋子里的家什依稀可见。父亲坐在板凳上,脸上洋溢着微笑,把我搂在他的怀里,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坡儿哪,马上就要开学了,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好好读书,多认一些字。一个人哪,要有本事,将来……”一向寡言少语的父亲,每当这时都会滔滔不绝,反复叮咛。
我打开房门,走到院坝里。天空挂着一轮明月,闪烁的星星都隐没了。我不知道月宫里有吴刚在砍桂花树,也不知道嫦娥在酿桂花酒,更不知道玉兔在捣药。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大地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显得晶莹剔透,极像一幅水墨画。山坡、小河、竹林、松林是水墨画里的东西,静静的,美美的。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不是一幅绝妙的元宵画卷吗?我披一身月光,凝视那如玉的圆盘,让思绪飞翔。月亮光秃秃的,没有松林,没有竹林,没有桃花,没有杏花,没有李花……我要记住父亲的话,努力学习,等将来有了本事,我要把松、竹、桃、杏、李都栽种在月亮上,把月亮打扮得花枝招展、五彩缤纷。
今年的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这里的人们都在准备着元宵丰盛的晚餐,筹划着广场上盛大的烟火表演。可是,我对这些毫无兴趣,我的思绪早已飞回家乡。我把家乡的那一轮明月写进诗歌里,融进血液里,氤氲在情感里。
上元时节忆汪老
文/葛国顺
每年的元霄节就是汪曾祺先生诞辰日,写下此文以纪念之。
1920年3月5日汪曾祺生于江苏高邮,按阴历算,那天是正月十五,正好是中国传统的元霄节。2020年的元霄节是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肆虐,元霄节自然也暗然失色,汪老家乡原先准备的一些纪念活动只能在网络上进行了。
汪老73岁时,当时住在北京的蒲黄榆桥边,当他呤诵唐朝大诗人李商隐的《观灯乐行》“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佳句时,也许,元霄美景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他想起了故乡,想到了儿时家乡的元霄,往事历历,浮上心头,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散文《故乡的元霄》。这里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因为元霄节就是他的生日,他在《自报家门》中写道:“沾了这个光,我每年的生日都不会忘记。”
汪老1997年5月16日离开我们,一晃已经20多年了,故乡人民十分想念他。虽然从他第一次回故乡起,时任川青公社文化站长的我有幸陪过他一天,在他回故乡期间也曾多次听过他的文学讲座,只能说是相见恨晚。尤其这些年研究汪老之风风生水起,我也通过网络媒体大量地阅读了他老人家的一些著作,无限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汪老,我好想对您说——
——谆谆教诲终生不忘。那还是1981年10月24日上午,汪老阔别故乡42年后的第一次回高邮,在时任高邮市委宣传部通讯报道组组长陆建华(老家川青人,后任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现任汪曾祺研究会会长)的陪同下,来他老家川青公社采风。得到了时任公社党委书记史善成等领导的热烈欢迎,汪老一行兴致勃勃乘坐公社的小轮船,沿五里河两岸绿柳成萌的河道到川青南面的芦苇荡区观光,我当时是公社文化站长有幸全程陪同。当时,川青公社在苏北里下河小有名气:农田方整化,田成方、河成网,树成行,还是闻名全国的“绿化先进单位”。汪老一路观光,谈兴甚浓,不时问一些有关农民生计的问题,大多是盛赞水乡大好自然风光。中午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具有川青特色的菜肴,如雪花豆腐、川青过桥鱼和一些野味,汪老细细品味,赞不绝口,吃得很开心。当汪老知道我从事基层文化工作时,便鼓励我说,农村广阔天地素材多,创作天地宽,干文化工作也挺有意思。可能是他改编京剧《沙家浜》的缘故吧,汪老对水乡芦苇荡印象颇深,还叮嘱我有机会可以写写芦苇荡斗争。饭后,陆建华转达大家的恳求,请汪老与大家留影,汪老二话没说,我们几人便在政府办公楼前的鱼池边站好合影,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瞬间,至今我都收藏着那帧相片。闻名中外的汪老,丝毫没有大作家的架子,顾不上休息,还应史书记之求,挥毫写下了“素心常如故,良苗亦怀新”十个大字,既是对绿野平畴川青新貌的感慨,又是对年轻党委书记的褒奖和勉励。汪老后来在《故乡水》一文中曾提及,汪老说“这两个公社(他同时去过东风公社)的村子我小时候都去过,现在简直一点都 认不出来了。”汪老从淙淙思乡的眷恋,引领乡亲晚辈去深深感悟,启迪人们有一颗平常心,以平静的心态,憧憬最高境界,追求未来美好生活。
在汪老第三次回故里期间,县文联给我们基层业余作者提供了学习平台,我曾两次聆听汪老的创作讲座,汪老侃《受诫》、《大淖纪事》、《梦故乡》如叙家常般的讲课,以美的享受,让我受益匪浅。可能正是汪老谆谆教诲的缘故,舞文弄墨成了我一大癖好,一发不可收。一晃40多年走过来了,走上领导岗位20多年也未搁过笔,将写稿作为业余生活中的一种乐事。辛勤笔耕30多年小有成果,在全国各类报刊和新闻媒体用稿上百万字,先后出版了安全文化作品集《安监之魂》(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散文集《生活如歌》(上海文汇出版社),先后加入高邮市作协和扬州市作协、扬州文创会理事,2019年12月还被吸收为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文学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歩。每当想起这,汪老的教诲以及他治学严谨的精神、高尚品质和“平凡而朴实伟大”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我从文、从政,影响着我的一生。晚辈小有长进,倘若汪老天国有知,定会回眸一笑。
——家乡人始终不忘汪老。“我的家乡在高邮,风吹湖水浪悠悠,岸上栽的是垂杨柳,树下卧的是大水牛……”汪曾祺老的一首《梦故乡》令家乡人魂牵梦萦。汪老的为文、为人的大家风范给家乡人民争了脸,家乡人民始终没有忘记他,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2017丁酉年元霄节,也是汪曾祺老诞辰97周年纪念日,高邮市委、市政府在高邮文游台东侧的“名人园”内举行汪曾祺纪念馆筹建工作暨汪曾祺先生遗物捐赠新闻发布会。同时高邮市委市政府又作出决定,在2017年5月汪老先生逝世20周年之际,在文游台东部展区开建汪曾祺纪念馆,汪曾祺长子汪朗代表家人将汪曾祺在北京书房内的所有物件捐赠给纪念馆,此举无疑增加了极大的馆藏价值。2020年是汪曾祺诞辰100周年,以扩大“名城、名人、名片”效应,丰富高邮城市文化名片元素。2019年8月高邮市委、市政府围绕“聚文化人”“聚才创新”工程,研究决定新建汪曾祺纪念馆。汪曾祺故居纪念馆占地2769.63平方米,2020年5月18日汪老诞辰百年当日正式开馆对外开放。整个纪念馆的形态犹如一本本叠放的书本,厚厚地摊放在一层基座上。包含汪曾祺纪念馆在内的汪曾祺文化特色街区项目分为四个主要功能区,即:北侧市井生活展示区;东侧汪曾祺纪念馆,内部包含汪老书吧、汪迷部落;西侧为汪曾祺保留故居、清代保留建筑;南侧为汪家客栈与汪氏家宴。难怪汪老的长子汪朗先生说,老爷子怎么也想不到家乡为他建了这么大的纪念馆。
汪曾祺故居纪念馆的建成,必将更好地发扬和传承汪曾祺老先生的精神,既是响应海内外汪迷的呼声,缔结天下汪迷的精神客栈,也是进一步宣传高邮、了解高邮、走进高邮,打造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需要,更是汪老家乡邮城各界人士的长久心愿。
—— 研究汪老部落鹊起。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汪曾祺老先生是中国当代历史上著名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剧作家的代表人物。曾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老生前对家乡高邮非常热爱,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充分流露出了深切的家乡情怀,思乡情愫。尤其汪曾祺晚年创作热情喷发,他用一颗温热的心,活脱脱地勾勒出以高邮民国时期市井风情、喜怒哀乐为背景的作品“汪味十足”,其笔端饱含悲悯,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也让更多人的目光关注到高邮里下河地区的风土人情。
汪曾祺老先生是高邮人的偶像,《梦故乡》是汪曾祺笔下写活了的高邮,您把家乡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让世界的人都了解了高邮,您是高邮人的骄傲,家乡高邮人民永远也忘不了您。他老人家健在时,通过他回故乡之机,家乡人民举行过一系列的活动,请他给文学爱好者讲座、讲学,尤其是在他逝世后,围绕他的作品研讨、纪念和追思活动络绎不绝,不断升级。阅读能致远,书香能修身。民间来自全国各地自发的汪迷队伍日益壮大,仅一年多的时间,高邮“一汪情深”——汪迷文学文艺成员就迅速扩扩展到近万人。“汪迷部落”基本上每天都推送汪老的名篇名作和推介汪迷们纪念和研究汪老的文章,让人们分享,以此传承和弘扬光大汪老精神。
社长主编辛苦了,文友们辛苦了!牛年的第二次合刊《元宵诗会》在当代文艺隆重推出,喜庆的封面,欢快的乐曲,都是团团圆圆,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期许,文友们的每一个字都是跳动的心,每一首诗都是火热的情,每一阕词都是高亢的歌。
我们嗅着满园的花香,踏着春天的脚步,牵着勤劳的耕牛,一起开创未来,共筑精神家园,同赋唐诗宋词。读着喜庆的句子,感受着诗友们火热的情怀,由衷的齐声同祝“元宵快乐,合家幸福”!
在中国,春节,是新年的第一天,正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个圆月,人们吃汤圆,代表着火红的日子从此开始,也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幸福、美满、吉祥和平安的祝福。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在民间各地的正月十五,有着隆重的传统纪念活动,踩高跷,看花灯,猜谜语,放烟花,便是元宵节的代名词。欢乐的人群,洋溢的笑脸都是中国人幸福生活的绽放。而我们当代文艺社团用文字,用诗歌延续着对文化的传承和精神风貌的展现。长歌短调,红灯绿酒,秀水青山,以及新桃翠柳,无不在诗人的笔下犹显栩栩如生。
读着唯美的诗词和文字,总让人陶醉和赞叹。每次合刊皆如此,每个专辑仍依然。欣赏各位老师的精彩!(点评:李花满园)
火树银烟不夜天,张灯结彩乐空前。我社《元宵诗会》合刊隆重推出,确实让人心潮澎湃。纵观诗会全文,汇集了全国各路创作高手,倍感中华文化的魅力,在这牛年元宵佳节,再次唱响“喜庆元宵、激情元宵”的主旋律。
在两首"元宵快乐,合家幸福″藏头诗引领下,大家以牛气冲天的磅礴之势,从皓月之中走来,四十多位才子佳人,以古诗,现代诗,散文各种体裁,粉墨登场,纵情挥毫,展现出新时代的文人新风貌。
作品赞美伟大祖国的祥和安定,富强民主,秀美山川,带着美好祝福大闹牛年元宵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里,开拓,进取,奉献,继续为伟大中华民族大复兴,辛勤耕作,奋力书写新的历史辉煌。
每位作者都能潇洒自如,妙笔生花,首首诗韵飘香,各领风骚,恰到美处,给辛丑元宵佳节增添靓丽的色彩,真叫人赞叹不断!好作品,推荐共赏!(点评:兰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