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酒文化,历史悠久,始于春秋,盛于隋唐,可上追溯3600多年的历史;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武昌府志》记载:白酒是武汉的土特产之一;1860年汉口开埠,武汉码头时代糟坊盛行,流传着“三月三,九月九,码头糟坊打好酒”的民谣;1949年,建国初期,武汉民间糟坊逐步改革为酒厂;2016年,汉派酒企代表——恒源实业和银莲湖酒业合并为楚汉味酒业,致力于酿造江城老百姓。
近几年,楚汉味酒业产能规模扩大,技术力量雄厚,年产原酒5000吨,拥有三大酿酒基地,孝感酿酒基地、荆州小曲酒酿酒基地、四川泸州浓香酒酿酒基地。始终坚持每一滴白酒为纯粮酿造,不断加大技术设备投入,拥有两套最先进的全自动高速无菌灌装生产线,30多道程序的严密把关,国家级、省级调酒师2名以及高级技术人才多名,进行全面质量监控及管理。
公司现主打银莲湖牌,鹤都牌,汉味牌,云中楼牌等四大白酒产品,其中云中楼以光瓶酒、盒装酒两大系列为代表,浓香舒适、口感醇厚、柔和绵甜,深受江城老百姓的喜爱。作为楚汉酒文化的代表,云中楼传承古法酿造工艺,采用优质五粮为原料,
选取孝感山泉水酿造,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香醅串蒸而成,其工艺简称为“两小,两大,双醅串蒸”,因此,云中楼酒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回甜,专业品酒师评价为,“酒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舒适,入口醇和浓郁,饮后甘爽味长”。

云中楼,作为汉派白酒的代表品牌,凸显大武汉、大荆江地域文化特色,实现湖北全覆盖,逐步布局全国化,进军全球,势必一飞冲天,成为名副其实的汉江流域白酒第一品牌。云中楼得名由来云中楼,得名于天下江上第一楼黄鹤楼。
“江上白云应万变,楼前黄鹤自千秋”,黄鹤楼前没有高山群峰,只有江河湖泊,水域面积广,空气湿度大,阳光照射容易形成不同形状的云,因此,黄鹤
楼万里无云的晴天极少,常年屹立于云中,得名云中楼。白云萦绕在黄鹤楼上空,它们自身处在变化之中,加上外来风的作用,便呈现千姿百态的模样,时而轻盈,时而奇峰林立,晶莹洁白,绚丽多姿。

此外,云中楼里也藏着三大玄机:
玄机一,云,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象征意象,儒家把“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作为行善济事的象征;道家把云视作仙乡;佛家认为云有空静澄澹的禅意;民间更是把云作为吉祥物,最常见是的“祥云缭绕”。
玄机二,中,位于中央、中心的意思,“王者必居其中”就是以中为上,以中为尊的明证。且武汉,九省通衢,长江中游,地理位置接近中国的几何中心。
玄机三,楼,黄鹤楼是武汉的名片,代指武汉,表示云中楼是武汉的好酒。
楚汉酒文化,始于春秋,盛于隋唐,一方水土酿一方美酒,山水湖北,鱼米之乡,湖北气候宜人,水系发达,农作物丰沛,酿酒始于春秋,盛于隋唐,可上追溯36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的盘龙城遗址,发掘的文物中,仅酒器就有50多件,除了酒杯外,更有用于调和美酒浓淡的调酒器,这说明湖北这片土地酿酒历史源远流长。
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武昌府志》记载:白酒是武汉的土特产之一;
1860年,汉口开埠,武汉码头时代糟坊盛行,流传着“三月三,九月九,码头糟坊打好酒”的民谣,三月三,九月九,正是冷暖交替之时,需要喝点好酒暖身;
1949年,建国初期,武汉民间糟坊逐步改革为酒厂;2016年,汉派酒企代表——恒源实业和银莲湖酒业合并为楚汉味酒业,致力于酿造江城老百姓消费得起的优质好酒,并推出云中楼系列白酒。2020年,云中楼白酒受到江城人民赞许,知名品酒大师品鉴后题词:云中楼酒香满江,龟蛇两岸好佳酿。
云中楼,延续千年美酒传奇,经岁月洗涤而繁盛不衰,时至今日,续写美酒史诗,以其醇厚柔和的口感、超凡脱俗的意境,广受广大消费者、各界人士的好评和赞誉。
品牌定位:云中楼一口柔
诠释一:中,“一口”,动词,释义入口,在其中的意思,主要诠释酒入喉、入口的第一感受。
诠释二:云,从感官出发,给人绵柔的感觉。
诠释三:楼,代指黄鹤楼,两层含义,一是“楼”武汉话谐音“柔”;二是黄鹤楼即是武汉的代表,映射云中楼代表荆楚酒文化,代表武汉本地的酒,江城人民爱的酒。
云中楼,定位为老武汉买得起的好酒,口感突出“柔”,酒之所以柔,重在品质,100%纯粮酿造,100%恒温真藏,100%传统酿艺;重在传承,采用优质五粮为原料,选取孝感山泉水酿造,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香醅串蒸而成,其工艺简称为“两小,两大,双醅串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