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色灯光分外明
文/江山多娇
日来月往,昼夜交替,在合家团聚、欢歌笑语、人人皆长一岁中,迎来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元宵节在民间的俗称较多,又称作“上元节”、“元夕节”、“小正月”、“元夕”、“元夜”或“春灯节”。

中国传统的过大年并不是特指除夕那一天,而是从腊月廿三糖瓜祭灶、灶王爷上天述职开始拉开年的序幕,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止,才算过完了真正意义的年。除夕和春节是整个年的高潮,而元宵节是年的最后一个小高潮,所以特别显得热闹而隆重。

在古代,对于时间的开始或第一个起始的时间均称为“元”,夜晚则称之为“宵”,正月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谐音于“圆”,故称之为“元宵”。
《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汉末道教重要的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魏晋道家以“三官”与时日节候相配,定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这样正月十五就被称为“上元节”。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繁多的风俗习惯传承。各地庆祝元宵节也是形式各异,精彩纷呈,蔚为壮观。
元宵节人们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作为一种吉祥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芝麻、果料等。开始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圆”或“汤团”,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表达了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和期盼。

元宵节送孩子灯:也称送灯或送花灯,既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出嫁女儿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送灯寓意送丁之美好祝愿。

元宵节迎“紫姑”: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传说紫姑本是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古代民间元宵节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来祭祀,占卜年景好坏,甚至问自己婚配恰当与否。古代一般的祝祷词是:子婿不在,云是其婿,曹夫人已行,云是其妇,小姑可出。念这样的词,把紫姑的人形拿到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如果觉得人形变沉了,就是紫姑显灵了,那么当年就会交好运。

东汉永平(58——75)年间,汉明帝为提倡佛教,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家家张灯结彩,此后相沿成俗,成为民间盛大节日之一。
另一说是汉武帝迷信神鬼,妄图长生,最崇敬太一神,每年正月十五,都要极其隆重的祭祀,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燃点灯火,据说,这就是元宵节观灯的起源。

在唐代,首都长安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宵禁,有军队巡查,对私自夜行处于极重刑罚。可一年中有三天例外,那就是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这三天晚上准许百姓上街通宵游玩,主要是观赏各种特制的灯火。

初唐诗人模棱宰相苏味道写了一首五言律诗,精彩的描写了长安正月十五晚上的热闹情景,仿佛穿越了时空,大唐的盛世繁华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惊叹神往:
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盛唐诗人王諲和中唐诗人张祜都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十五夜当时的盛况,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记:
十五夜观灯
王諲
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
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
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
应须尽记取,说与不来人。

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玉漏银壶切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值此良辰美景,家家扶老携幼,个个呼朋引伴,恋人纷纷相约,一起去看灯凑热闹,一时盛况空前,人们留恋于美景,品尝着美食,醉心约会的甜蜜。忘记了时间,迷失了光阴,久久不愿归家离去。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犹惜路旁歌舞女,踌躇相顾不能归。

记得小时候过元宵节,街里都悬挂着用木头制作的四角灯笼,上面用印刷着各色图案的灯笼专用纸裱糊,图案有历史人物,戏曲人物,还有生活用品,动物不一而足。还有我们非常喜欢的各种谜语,我们都围在下面使劲得猜,谁要是猜出一个,在小伙伴艳羡的眼神中,洋洋得意的飘飘然起来,又喊又跳的,大有一种我最聪明的感觉。

元宵节猜灯谜是我国特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期间举办专门的灯谜会,设下奖品,鼓励人们积极参加。人们张挂灯笼的时候,常常会在灯上附有谜语,供路人猜谜赏玩。猜灯谜始于宋代,到了晚清时候,灯谜有曹娥、增损(离合)、苏黄、谐声、别字、拆字、皓首、雪帽、围棋、玉带、粉底、正冠、正履、分心、卷帘、登楼、素心、重门、间珠、垂柳、锦屏风、滑头禅、无底囊、会心二十四路。上自文人雅士,下自目不识丁的平头百姓,甚至婴幼儿童,都有适合各自水平的谜语可猜。

一轮明月挂在了天空,明亮异常。在这个年初的第一个月圆之际,人们期盼团圆,向往生活的美好。元宵节不但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而且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节的灯会给未婚男女相交相识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旧社会年轻女子平日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游。每到元宵节,未婚男女借赏灯之机,顺便为自己物色意中人。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记载: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的《青玉案》中记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两首诗词就是描写元宵夜男女相会的情景,因此,许多人将元宵节称为中国人的“情人节”。

月上中天,游行正浓。那天上的圆月善解人意地发出暖心的银光,照耀着大地,以及万物和苍生。在这一轮明月普照之下,人间又演绎着多少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可歌可泣的故事。

望着明月,四海皆此同,不由陷入深深地遐想中……
明月是无私而慷慨的,照耀着你,照耀着我,也照耀着远在关山不知将来是谁的她。同在一轮圆月下,让分离的人、心无阻隔;同在一轮圆月下,让思亲的人、心有慰藉;同在一轮圆月下,让有缘人、心有灵犀;同在一轮圆月下,让勤劳的人、心有惊喜!

明月与灯火互相辉映,灿若云锦,亮如白昼。呈现出大中国盛世繁华太平景象,漫步在圆月下、灯火里,已有微醉的感觉。明月可期,灯火可亲,携同家人,出来游玩。不要辜负这良辰!
祈愿天下的善良,终将结出芬芳的果实;祈愿天下的耕耘,都有丰硕的收获;祈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美好的眷属;祈愿那疫情早去,祖国人民安宁!

又是一个元宵节,又是一个元宵夜。
岁月如梭,又添华发,岁岁年年月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有爱人常圆!
上元夜忆长安
唐 • 顾况
沧州老一年,老去忆秦川。
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
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
今夜沧州夜,沧州夜月圆。
(大漠说民俗)2021.2.26


大漠:男,网名江山多娇,喜欢文学,古诗词,整日奔走在祖国的大好河山!偶尔写一点自己的心得,妆扮生活,让心灯长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