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大千世界,秀才难比一流,嫦娥灵气再现,记才女周秀娥,作者,林子皓,
我没有接管该平台的时候,就常常看我们平台的那些原创作品,仿佛一颗颗星宿挂在天际,让人目不暇接,也让人爱不释手。
其中,有一颗很耀眼的星星,常常引起我的关注。对于她的作品,读的时候也不只是读一遍,有时进入思索,想起我的童年,想起我的家乡,想起我的父母,想起我的曾经的一切一切,忘记往下读了,只得再去重读一次。
有多少次,看到她能和父母在一起,看到她能走遍大江南北,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就羡慕地流泪,既悲催我不能见到自己的父母,又高兴,她有年迈父母健在身边。
这个能让我既喜又悲的人,就是周秀娥老师。她的作品超多。下面就把我的感受谈一谈,和大家共享美文之快乐。
一,超常的毅力。
我们平台有很多好作者,稿件多至大草原的绿色小草。但再多也没有周秀娥老师的作品多。
前几年,周老师是每天一件作品,坚持差不多二年。一年365天没有空过。记得有一个作家对我说:不管哪一天,你忧伤了,痛苦了,累了,卷了,没有什么转移视线的,就打开平台,看看周老师的作品,当天保证能找到一件,能让你在瞬间改变情绪。
这话一点儿不假。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我想借用其中的哲理说上一句:一个人能做到经常发稿不容易,但最难的是天天发稿。天天发稿,每次稿件都有较高的阅读量,都有十几个赞赏,那就更不容易了。
对于别人不容易的事,但周老师却做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作家呀!
我只能说,她有超常的毅力和常人没有的志向。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周老师是律师。她几乎每天都在外面跑。她写稿是坐在汽车里写,坐在饭桌上写,泡脚的时候写。只要不耽误手中的活儿,她都在同时做两件事,抓紧一切时间来写。
不仅如此,她投稿,每次都让编辑感动的议论几句:没有错别字,没有错标点,层次,段落及为标准,标题,作者简介,样样都贴好,编辑直接粘贴,省掉很多时间。
要知道,做这些也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如果没有毅力,结果就是这样的,:要不不写了,要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这样一对比,朋友们该知道周老师怎样的不简单了。
此时此刻,我特别想献上我的赞语。可我又感到,千言万语,我送上多少赞语,也赞不尽她的付出,她的毅力,她的坚持。
二,广泛的题材。
周老师是律师。为了办案,她已走遍大江南北。但她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周游世界。祖国的名山大川,让她走遍了。她游山不是为了玩儿水,她到处走不是为了开心。她更多的是带着热爱祖国的一片赤诚,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祖国人文的可敬,从而为自己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积累更多的素材。
正因为这些,她的作品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游记。这些游记,记录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美如画,记录了江山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也记录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她的作品除了游记,就是按着时间轴儿,写出了自己从小到大,从昨天到今天所经历的所有事件。每一桩每一件,她都记忆犹新,把当时的场面展示给我们。
如果说这些事件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一点不过分。我们只要从头至尾去读她的作品,我们就会了解很多不同时期的祖国变化,老百姓生活的变化。
还有一部分不可忽略,那就是作家所写的自己的,亲人的,母亲的,亲朋好友的生活经历。
比如,洪水来临,村里有什么举措?自己家遭受了怎样的灾难?父母是怎样住在宾馆里?各界是怎样关怀他们的………等等。写得很详尽,我们不是当地人,也不在现场,但我们都了解了整个过程,这就叫身临其境之感。
我说这些,或许有读者会认为我啰嗦,问上一句,这有什么可说的?
其实,能做到这样,没有几个人。我们打个比方,我们有很多老作者,人活了几十岁,亲身经历的,亲眼目睹的,家庭的,社会的,少?哪个年岁大的人没有一部生活史?
可是,有几个人能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的所有事情,都变成文学作品,展示给人看?
这样一说,您是不是觉得作家实在值得称赞呢?
三,超凡的灵气。
前几日,我写了我们一位78岁的老诗人,是灵气大王。周老师也曾被称为灵气大王。
他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区别。
周老师和那位老诗人的相同之处就是灵气超凡。我这里说的超凡灵气是指:快闪的捕捉,快闪的构思,快闪的成文。
周老师和那位老诗人一样,眼睛触及之物立即就会进入他们的大脑,同时立即就找到主题,立即就动笔,立即就成文。
眼睛所触及之物,这是人人都有的,只要我们睁开眼睛,肯定就会看到不同的物体,不同的事物。这些事物能不能成文?这就看有没有灵气。在别人看来,无法成文或者根本无法落笔的东西,周老师都能想出个主题来,立即动笔。
这足以证明周老师坚强的意志。立即成文,说明她是很有功底的,润笔的神速,来源于思维的灵动,这就归结到灵气上了。
举些例子说明。
一只小猫,在洪水来临之际,人只顾逃命了,把它给忘记了。它去哪里了?它有怎样的命运?能否活着回来?都在作者的思考范围之内。
作者详尽的写了几章,连载完了,人们松了一口气,还好,小猫回来了。
这种连载,也是一种灵气。同样一个素材,有人写一篇作品,周老师是一粒沙子,能繁衍成沙滩,让你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沙漠上的驼铃声,沙滩上艰难跋涉的人群等等。
这不就是灵气吗?
纵观她的作品,你会发现连载的很多。一件小事,作家能写出大波大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有吸引力。
这也是读者喜欢她作品的原因。这才是作家该具备的素质。
作家不仅会观察会捕捉会构思快速成文,还必须写出独有的东西。
周老师的作品,很难找到和其他人相同的地方,这就成功了。
此外,还有很多可写的。比如,周老师创建了三木秉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身为法人代表,董事长,她既要管理公司的事儿,又要写作,还要出庭办案。一人兼三职。
她是怎样的安排时间?这很是个谜,这个谜底便是她的毅力,她的神眼,她的灵气。
让我们祝愿周老师永远保持这份独有的成绩吧。
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许多年以后,当人们谈起曾经在这个平台创作过文学作品时,有口皆碑的道一声:我认得灵气大王周秀娥。
那种荣耀,该是多么的快乐与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