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这个平台,前任领导向我介绍了本平台很多优秀作者:李玉敏,郁金香,阿兰,周秀娥,宝柱,黄增坚,王兴华,武占霞,盛君等等。
这些作者的共同特点就是,文章好,高产,积极转发,人气旺。
我为平台有这样好的一批作者而自豪。
我接管之后,发现其中的一位作者也在前任领导表扬的范围之内。她很少说话,默默无闻,就是投稿。
我查阅了一下她的作品,真是高产。我动了写写她的念头。
今日提笔,担心自己的能力有限,无法把想说的话表达尽兴。即便如此,我还是得说出来。因为,弘扬正能量,是我们每一位作者的义务。
我要说的这位作者叫珍珠,本名苏美珍。据了解,她是当地文联的秘书长,曾上过报纸,有很强的影响力。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她的作品。
一,
她是一位很会捕捉素材的作家,诗人。
我从她的作品中,发现她的作品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她似乎有很强的记忆力,哪天是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故事,她全都知道。到了大雪写大雪,到了小寒写小寒,而且一写就是千余字,哪怕诗歌儿也是50多行,好像永远有说不完的话一般。
她也好像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哪怕一粒沙子,哪怕一阵小风吹来,她都能写成作品,都能从中挖掘出深意来。这也许就是她稿件多的缘故吧。
我曾问过很多作者,他们大半是不爱动笔的人,个儿八月一篇稿件。发腊就再懒得动笔了。我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说,没有什么可写的。也有的说,事情是有,就是写不出来。这样的作者,就是缺少珍珠这样的灵性和锐利的双眼。
从这一点看,珍珠老师的这种常人难比的毅力,实在值得我们大赞。
二,
充满生活气息的喜怒哀乐之情。
文人,最应该具备的就是情。没有情,就没有意境,没有情,就看不透万事万物的灵魂,没有情,就无法驾驭任何素材。
珍珠老师深知这一道理,所以她把自己浓浓的情,渗透到一点一滴的文字当中。她也会带着这样的情,去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任何微小的细节。
她投稿时间都是在夜间23点以后。因为她在社区工作。社区工作是繁琐的。比如疫情期间,他们每天差不多工作十几个小时,在这样大的劳动量之余,她还能握笔创作,这是怎样的可贵精神哪。
她写稿,散文小说儿都是两三千字,诗歌都在千字左右。他的长篇连载,《一个平凡女人的经历》已经写到155章了。数字高达30万,还在继续。小说详详细细的写出了社会上最普通的一家三代的生活,劳动。工作,求职,人际关系,家庭,生儿育女等等方面,为我们展示劳动人民的生活全貌,文笔细腻,内容充实,情节生动,一波三折,受到我们评委的青睐。他们是逢就读,还不时的讨论讨论。
他们一致赞美的就是珍珠的这种毅力。一个作者,能坚持把一部长篇发了这么多,而且都是在晚间写作,这是很值得钦佩的。
三,
文学样式广泛,什么都能尝试,什么都写得非常不错。
珍珠老师既写长篇,又写诗歌散文小小说,也写歌词。
她的很多文章都被纸媒看中,也多次获奖。仅在我们平台,就获奖30多次。她选用的文学样式是比较考究的,她是根据材料的特点,多少,来权衡。选择形式。
比如,歌颂类的材料,她都是用歌词的形式来写,既便于朗诵,又便于谱曲传唱。她的《小小红船》写的是非常有感情的,我们已经推荐给今年建党100周年大型征文了。
一般个人家庭的素材,她就写成诗歌,因为诗歌便于抒发个人的情感。比如她的父亲得了癌症,她就用诗歌抒发情感,写的悲悲切切。十分打动读者。
有些比较有故事情节的,她就写成散文或小说,写得很具体,给人观察到全貌的感觉。
此外,她还是个很热心的作者。她常常把自己的朋友拉来投稿,帮助那些朋友推广自己的作品。
比如,景烽是她当地文联的一位摄影家,也是文学爱好者,平时写些诗歌什么的,珍珠老师就把这位作者拉来投稿,还主动和他合作写诗,写歌词。
作品都很不错。
这样的举止,实在是热爱平台的表现。如果不是把平台放在心上,是不会有这样做法的。
屈指算来,珍珠老师已经来我们这里五年了。五年来,她从未间断过写作。不管风吹浪打,不管她的家庭亲人遭遇怎样的不幸,不管谁对她有什么看法,她都笔耕不辍。
工作之余,不管白天黑夜,就那么用笔展示伟大的时代,抒发自己对社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今天,我能把她当作一位主人公来歌颂,来赞美,也算了却我的一份心愿。
我认为,珍珠老师是值得我们去润笔去礼赞的。
愿珍珠老师坚持下去,拿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成为著名的作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