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的元宵节
记忆中,第一次看元宵节的烟花,是。7岁左右,晚饭吃过水饺。手里拿着爷爷给我们姐弟几个买的,滴滴针,很开心的燃放着。那个年代,家里还没有电灯。有少数几户人家,有电灯。总是在不确定的时刻停电。乡下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
那年,村里有户辈份称作老爷爷的人,他儿子当过兵,后来是乡镇收购站的工人。给老爷爷买了一挂,花鞭炮。鞭炮和花,交替出现。有鞭炮声,又有花的绽放。记忆中,那花特别好看。那个时代,村里人多数买不起烟花。因此,看花的人多,放花的人少。
父亲没有放烟花的习惯,主要是为了节约钱。有一年,快升高中的时候,元宵节的夜晚。屋外鞭炮声,烟花声此起彼伏。我没出去看烟花。在屋里看书。父亲说,看会烟花吧,一年一次的元宵节。学习,别太累。言语间,透漏出,淡淡的爱。
后来,有一年正月16陪女儿,陪母亲,在日照的北京路,看过市政府广场,燃放的烟花。五彩缤纷,美丽绽放,如诗如画。惊艳了岁月。
这几年,文明城市禁止燃放鞭炮烟花。已多年没买烟花了。也少了一分乐趣。
烟花岁月,已化作一份记忆。
有时间,回老家陪父母放一束烟花,寻找一下那年那月的感觉。《昔日重现》YESTERDAY ONCE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