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行
文/王宏斌
年关将至,我同老同学张师一同去三原县城,安装调试立磨配套电器设备。
从元月二十六号早上5点起,到三十一号下午6点半分开,我同老同学张师共享六天五个夜晚。
二十六号早上,我们两个来到西安后,西北电器设计院樊工程师(兼西安杰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专程来车站接待我俩,然后驱車前往三原县世纪大道龙首管桩有限公司。
中午十点来到厂区,候工程师己在这里等待多时,他简短的讲述,周密安排,让人倍感亲切。
工厂人数很多,他每天吃饭时总将我们放在食堂的最佳位置,以礼相待。
我们去的急促忘带花镜,候工忙前忙后,寻找花镜,放大图纸,噓寒问暖,关怀备至。
我们四人,年岁相仿,无掬无束,无话不谈,畅言不藏。
初去三原,信心百倍,一是能和老同学一往同行。二也是我与三位工程师有同台切磋和聆听教海的大好契机。
从事电器专业也是一项辛苦的工作,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细心的心态,是绝对做不好的。
张师对原来计算机上出现的漏洞从不放过,他对过去的线路有点小疑点,吃过中午饭便立即起身,独自一人钻地沟,上仓顶,认真核对,从不马虎。他这种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他们以开阔的视野、先进的理念、灵活的方法去解决一个个难题是我受益匪浅。
工作之余,总想出门逛逛,在樊工的安排下,我同张师于二十七日晚前往县城城堭爷庙,由于人生地不熟,曾问过多个路人,她们个个热情指引,不烦其烦,让我觉得三原县的父老特别亲近,特别热情。
三原县城的夜景,灯光点点,美丽如画,在火车站西闸口路段,我俩步履蹒跚,想稍作休息,便进入饭店,店主落落大方,端水送茶,让座于煤气烤灯的最佳位置,她对来者,不时寻问饭的味道,问候我们的需求。我们虽然在此店停留不过一个多小时,吃了一碗稀面,但她有空就给我们介绍三原的发展和美食。张师同我不善于聆听的心态,反被她温文尔雅的谈吐所吸引,他听我俩是西府口音,便宣传近年来三原的发展和风土人情,也给我们续述三原国民党于佐人将军的事迹和纪念馆的位置。裸聊默契,让人流连忘返。虽然我们只有一面之缘,但三原人的热情至使我们俩人恋恋不舍。就在我们回家前,张师特意又去原处吃了一碗面,这就是生意人的回头客……
回想年前出行三原的日子里,一个一个熟悉的人和事,象过电影一样,使人难以忘怀……
每天晚上,我同老同学张师回味三原人的热情,闲聊过去中学的美好时光,续说老师同学们的旧影;还谈到对单位的奉献和经历,胡拉东撤,让人难以入眠。
今生有缘,苦累皆抛,开心甚好,难分难舍,相聚三原,难忘三原,更难忘那喷香流涎的一碗面。

回家之前我同张师进入西安汉城路长途汽车站内,有一个摊点扫码赠杯,由于贪心沾小利,让所谓正规新闻关注小姐在我手机上操作一番,至使我的所有微信朋友,都收到了三个关注。
我看到大家的回复,觉得没名其妙。
当时我气急败坏,找到那个滩点,不违人多面生,高声质问和指责,也未能如愿。
通过这次出行,我深深的认识到,天下之大,有三原人的厚爱,也有说不上的陷阱。总之,天上真的不会掉馅饼,我也真诚的告诉大家以后不伦在何处何地,都不能为一点蝇头小利,而落入陷阱,让人不由自主,身受其害。
作者风采

作者喜获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