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英雄王杰 第四十八集
未婚入门

文/三木秉凤先生

1964年七月,王杰服役即将期满,这时离王杰应征入伍正好三年。在服役期间王杰一心为了革命事业三推婚期,这不仅让赵家难以接受,也让王杰父母忧心忡忡焦急万分。但王杰历经三年的工兵生涯已将自己磨炼成连队里的业务尖子和技术能手。三年服役期满了,王杰又该如何选择呢?为了保家卫国,为了给新中国的国防事业继续做出贡献,王杰选择了超期服役!而当时部队里也正需要王杰这样的业务骨干,王杰经过衡量后决定留在连队超期服役!7月28日,王杰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前途。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什么是痛苦?失去人民的信任与为人民工作的机会就是最大的痛苦。”不久王杰超期服役的申请得到上级批准。
自从1958年王杰全家迁居内蒙古阿荣旗那吉屯农场以来,王杰就依靠书信诉说思家之情,因为王杰从初中毕业直接步入了军旅,他从来没有赴内蒙古探过亲。虽说内蒙古地广人稀,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各地乡村都是处下贫穷落后的面貌,移居内蒙古的王杰一家生存境况并未根本好转,王杰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病情发作时嘴里总是念叨着王杰的乳名“芳!芳!”地叫着。王杰父亲王儒堂几次写信给王杰催促他回家看看,并借休假探亲时与赵英玲完婚。一次次的来信犹如压在王杰心头的一块块巨石,在国家与小家间,王杰毅然选择了继续为国家服务!在国防事业和个人婚事面前,王杰毅然选择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1964年秋天王杰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现在个人还年轻,再晚几年结婚也不晚,在青年时代把精力放在党的事业上,要多为祖国做一点工作,把自己的力量全部献给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王杰一次次地推迟婚期,这让金乡的亲家又急又恼,面对这样的窘境,王杰父母经过多次商量后,全家决定以王杰母亲的名义写信邀请尚未过门的儿媳妇赵英玲提前进入王家。
1964年9月,赵英玲突然接到了内蒙古阿荣旗婆家的来信,她打开信后,里面还夹了35元钱,信是婆婆让人代笔写的,虽说寥寥数语,但来信目的写得清清楚楚,全文如下:
“小玲你好,信首代俺全家向你爹娘哥嫂问好。小玲,在给你写信之前,我作为王杰的母亲,还是犹豫了很久,不知该如何对你开口说起。三年来,芳在部队一直忙着工作,也没来内蒙古探过亲,俺全家人都思念你和芳。小玲,我最近心脏病老犯的厉害,都是老毛病了,我也不知自己还能活多久,你姐姐王淑娥出嫁七八年了,孩子也一大群了,她没有更多精力来照顾咱家了。小玲,芳他爹前几日在厂子里夜半加班干活时,不小心被机器碾断了手指,他爹本来是全家的依靠!小玲,你知道咱家现在非常需要你!王杰的四个弟弟妹妹很小,正在上学,还顶不上事,俺想来想去,就写信让你来俺这边过,咱娘俩很久也没见面了,如果你有时间就先来内蒙古住上一年半载的,既帮我干些活,减轻咱家压力,在这里等着王杰从部队转业复员,也算陪陪娘说说话!另外,这几年咱这边农场也丰收了,你爷爷也想来这生活,你来时就和你爷爷一起过来吧,路上也好相互照应!小玲,俺在信里夹了三十五元钱,这是娘给你的路费,你动身前先给俺们回个信,俺们也好去车站接你们。”信尾署名张淑英。
赵英玲读完来信完全明白了王杰父母的用意,这不是一封信,倒像是一道婆婆的圣旨!赵英玲一下子两难起来,去吧,未过门,名不正言不顺;不去吧,未来的婆家当下有难,岂有不帮之理?赵英玲闭上了眼睛,脑子飞速转动着,她想将定婚后这八年的来龙去脉理出个头绪,却越理越乱。几个月前,她去沂蒙山区探亲时,王杰从未提过让她去内蒙古的事,赵英玲猜测这绝不是王杰本人的意思!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她相信王杰父母也不会这样要求自己的!再想想自己已经二十岁了,这在金乡同龄的女生中早都成了几个孩子的母亲,而自己姑娘之身依然如故,唉!赵英玲不禁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是否去内蒙古,赵英玲决定先与父母商量,特别是听听娘的意见!她将信给母亲读了一遍,然后拉住娘的手静静地看着她的脸,仿佛娘就是当下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一般!乡下农村有句俗语叫“女儿大了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愁!” 饱经风霜的赵母当然比女儿看得更远,也想得更加周全,她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小玲啊,你已经二十多岁,定婚也都八年了!你这个年龄在咱村里村外里都是几个孩子的妈妈了。王杰在部队刚刚提了副班长,他在沂蒙山区施工,你也去看过,他工作确实很忙,所以婚期一推再推,这事咱家也真没啥办法。自从定亲以来,娘也看出你俩很能合得来!既然王杰母亲邀你去内蒙古生活,这一定全家商量的结果,我觉得你还是去一趟内蒙古吧,王杰的四个弟弟妹妹都小,他妈有心脏病,他爹的手又被机器碾伤了,如果不是万般无奈,他娘是不会这样做的!只是你和王杰还没结婚你就上门,亲戚邻坊问起来咱又不好说话!我想这样吧,咱们对外就说王杰要到内蒙古探亲,你们就在那举行婚礼。小玲,信中王杰娘说的很实在,王门太需要帮手了,既然人家这么看重咱,来信邀请你去,咱也不扫人家的兴!你就去吧。虽说咱家也有困难,但这里有你哥嫂照顾我,他们都很孝顺,你就放心吧!” 母亲一边说着,一边揽过女儿,看着即将远去的女儿,泪水在母亲眼中滚动,母亲心里非常明白,女儿这一走,迢迢万里,以后见面就难上加难了,母亲情不自禁地将女儿的头紧紧揽在怀里,泪水轻轻滴在女儿脸上,赵英玲将头深深埋在母亲怀中,母女俩就这样相拥着哽咽起来……
当天下午,赵英玲向内蒙发出一封加急电报,内容简短明了,但透出一种坚毅与自信,“我后天陪爷爷去阿荣旗!”
离家前,赵英玲去亲戚邻坊家一一辞行,当她见到嫂子时,赵英玲抱起正地上玩耍的小侄子,将一把糖果塞到孩子口袋里,接着拉住嫂子的手说:“嫂子,后天我就要去内蒙了,等王杰探亲时我们在那边结婚。嫂子,我走后,咱家里这些大大小小的事就全靠嫂子您费心照顾了!以后咱家有什么困难了,您就给我写信,我会全力帮您!”
一切安排妥当后,赵英玲和爷爷王俊亭一同坐上了从兖州开往黑龙江的火车,然后又换成去了开往内蒙古的火车,辗转几天之后到达阿荣旗车站。王杰的父母带着儿女们倾家出动到车站隆重迎接这位未过门的儿媳!王俊亭一见这群晚辈,都笑得眼中流出了泪花!
赵英玲到达内蒙古后立即将这里的情况写信告诉了父母和王杰,很快她就收到了王杰来信:
“亲爱的小赵,来信收悉。你陪爷爷顺利到达内蒙古,我很高兴。你能去内蒙古照顾咱爹娘,我要好好谢谢你!那边有你照顾着,我在部队就更放心工作了。小赵,父亲来信说,农场很大,也缺人手,你平时不要闲着,主动参加农场的集体劳动,要在劳动中锻炼自己本领,磨炼自己的意志,争做又红又专的农场工人。”
赵英玲是个极为勤快的人,她来到内蒙古不久就开始参加农场劳动,农场主要作物是谷子和土豆。每次播种时她就帮着农场选种,等苗长大后,她又随农场工人一起除草。开始赵英玲不太会用这里的大锄头,集体劳动锄地时,为了不伤及庄稼,赵英玲都是将禾边草用手拨掉。劳动之余赵英玲兴致勃勃地赋诗一首:
一望无边绿悠悠
烈日火烤汗水流
风飞荡漾晒谷秀
硕果累累黄金秋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公司
作者/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三木秉凤杯”第十四届大型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2000元。
一等奖1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300元。
三等奖3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30名:奖金 30元。
鼓励奖60名,奖金15元。投稿处:
一号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邮箱:1628586637@qq.com
二号主编:枫林
微信:2858779090邮箱:2858779090@qq.com
三号主编:花飞雪
邮箱:616792237@qq.com微信:j616792237
四号主编:张妹牛
微信:N13409700556邮箱:hygh2017@126.com
五号主编:菩提树
微信wxid_bpez10z0r4wv22邮箱:867238991@qq.com
本平台公平,公正,信守承诺!
欢迎各界朋友前来投稿参赛!大奖等您拿!!!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