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著名诗人刘希涛、季渺海为年轻女诗人瞿冰《冰雪诗缘》诗集作序轰动上海滩。点评/袁德礼
我在出海口文学群里看到我国著名诗人刘希涛、季渺海老友亲自动笔为年轻诗人瞿冰巜冰雪诗缘》,轰动上海滩,再说一年前,我在出海口文学群搞活动,见到几次面,她主持大典文艺活动有板有眼,活力四射中带有几份稳健老道,她母亲许英是本社秘书长,四人我都熟悉,自然而然要为他们做个都头条头条新闻。
今天上午刘希涛通报上海文艺出版社5月份将出版发行年轻女诗人瞿冰一本诗集,群里80位作家诗人教授争相预订她的诗集……
《冰雪诗缘》是出海口文学社总干事、青年诗人瞿冰小姐的第一本诗集,由社长刘希涛和诗人季渺海作序。收有诗作130余首,这些诗短小精美、清新脱俗,十分可读。上海文艺出版社预计五月出书,届时将举行首发式(人员另定),值得期待。
信息在上海出海口文学社群推出就有许多要书的会员接龙:
刘志溪
刘希涛
李冠琛
徐慧敏
俪文
许翠萍
刘桂荃
陈佩君
严国基
吴广川
王坚忍
龙孝祥
沈宇
李榕樟
朱国维
何建明
黄华旗
箫鸣
陆新
曹爱红
段娇芸
冷玲珍
叶基馥
杨佩君
郦帼瑛
王明翠
韦江荷(购5本)
宋 梅
叶子青
袁世全
商凌云
朱明琪
刘宋学
季渺海
袁德礼
李昶阳
陆惠兰
张文龙
国忠伟
朱中联
陈敬标
王念朝
吴相标
南钢
沈煦光
妙胜
莹儿
张冰心
蔡佳雯
冷冬雪
冷慰怀
韩建勋
顾之敏
姜学国
张泉英
金继光
刘宝玉
潘自荣

一朵帶露的小花
一一《冰雪诗缘》序
刘希涛
认识瞿冰(冰冰),是在2016年的秋天。经老友季渺海介绍,她和妈妈来到我当时帮文友们出书的地方。
鹅蛋脸,尖下巴,披肩长发瀑布般垂挂在双肩,一双大眼睛扑闪着,活像童话中的白雪公主。
一番细谈,给我留下文静、内涵、灵动的印象。
她是一名幼儿园敎师,喜欢写诗,喜欢画画。她告诉我《雨巷》这样的诗让她着迷,她渴望也能成为像戴望舒这样的诗人。
她和妈妈离开后,我便翻阅起她留下的诗稿来。
许是和冰雪结缘之故,纷纷扬扬的雪花,几乎覆盖了她早年的诗作:在冰雪中遐想,在冰雪中守望,在冰雪中追求……她在追求那妙不可言的一个字“缘”,这个字就是擦亮她心灵的火花!这束火花能融化冰雪,照亮黑夜,还能苏醒时光,呼唤记忆……让人这般地留恋和神往。
呵,原来这个渴望《牵手》的女孩,她在寻找机遇,她在祈盼碰撞。
这些诗,虽还显得青涩、稚嫩,却是一个女孩内心真实的表白。许是敝帚自珍吧,在这本《冰雪诗缘》的诗集中,竞有20首之多。
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油画系本科,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并持有高中美术教师、国际礼仪导师资格证书的冰冰,是个挺受孩子和家长们喜欢的青年教师。她手把手地教孩子们画画,幼儿园的墙上,出现了众多长着翅膀的《小天使》:
你是云朵里的小天使
隐形的翅膀放飞灵动
手中画笔描绘缤纷童年
长长的马尾在风中摇曳
在孩子们的画笔下,不仅有舞动金箍棒的孙悟空,闹海的哪吒,还有这样的小《安琪》:
有个女孩叫安琪
柔柔的发辮搭在肩上
小小的身影静静地坐在那里
没有东张西望
果然,学生小《安琪》是这样的有淑女范儿,这样地让人喜欢。
怪不得经冰冰老师指导过的学生画作,常能获奖。

冰冰对爸爸妈妈很有孝心,深爱着爸爸妈妈。尤其妈妈,是她生命的守护神。这在《妈妈,我爱你》这组诗里,有不少动人的倾吐:
在橘红的霞光里
你被岁月雕饰的眼眸依然温存
我无声地望着你
目光凝视的时刻
无需任何言语
心中却写满无尽的感动
一一《我挽着您》
《冰雪诗缘》是冰冰的第一本诗集,收有抒情短诗160余首。犹如花圃里带露的小花,星星点点,花色繁多,散发出清新怡人的芳香……
万物都在成长,诗人亦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的增多,阅历的加深以及视野的开拓(冰冰和妈妈都是《上海出海口文学社》的骨干成员,参加过文学社组织的“上海作家看五角场、看宏波”和盐城分社挂牌等活动)。从早期的一有冲动就写,到能用成熟平和的心态观察理解事物,此时的作品便显得成熟和深沉起来。诗句上少了形容词、过多的直白和渲染,多用真切平淡的语言,有的更能直入人心。
《革命信仰》是一首读后感(以诗的形式写读后感,让人耳目一新)。是冰冰在宏波集团大礼堂,听了《革命者》一书的作者何建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讲课回家后,花了两天时间读完全书,流着眼泪写成的,因而格外感人:“一座红色的城/一面红色的旗/一颗颗红色的心”,由远及近,步步深入革命者的内心,凸显了革命者忠贞不渝的崇高品格。
短短16行,诗句浓缩且有张力,说明作者是下了功夫的。
《雨中的你》,是作者对顽强生命的礼赞。那天下雨,瞿冰母女参加了《上海出海口文学社》“盐城分社”的挂牌活动。车到大丰夜已深,雨很大,盐城分社社长、残疾诗人韦江荷坐在轮椅车上,他的妻子撑着伞,站在倾盆大雨中等候客人的到来,让见者无不动容:“听车轮轧过泥泞的铁轨/听车轮穿越漆黑的隧道/听车轮撞击生命的裂痕”……这是对身残志坚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命运的不屈抗争:“我坚定地走向你/在雨中一起望着远方/仿佛看见了诗和阳光”……这是作者致敬残疾诗人的心声,也给整首诗添上了一抹亮色。

诗书画本不分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水上人心》(是何建明为宏波集团和金泽水库的一幅题词),正是这样的诗作。冰冰本系学习绘画出身,她在这首诗中很好地融入了画面感:
相约在水的世界
留白的宣纸上
笔墨惊艳了时光
文思美绝了波影
作者将金泽水库的水面比喻成宣纸,而将文思比喻为波影,比喻巧妙:
金色的落霞与白鹭齐飞
与海鸥共鸣的绝唱
共赏天水间绝伦的色彩
最后一段美妙的画面跃然纸上,赋予全诗以灵动之美。
冰冰是个85后,她依然待在闺阁中。但她并不觉得孤单,她相信文学老人冰心先生当年劝告铁凝(现任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的一句话:“你不要找,你要等”。铁凝终于等到自己的如意郎君。冰冰相信“有缘千里来相会”这句话!总有一天,她心中的白马王子会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马蹄得得,踏着一路花香向她跑来……就像灵感这个娇客,众里寻他千百度,四顾茫茫无踪影,百般焦急期待中蓦然回首,那个可爱的迷人的精灵,已在悄悄的轻轻的叩击着你家的窗门……
冰冰是个对诗神缪斯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女孩,她心里有诗,活得潇洒、精致而又充实。我们有理由相信,皇天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竞成!诗神缪斯和爱神丘比特的箭,都会射中她!她这朵带露的小花,一定会开出更加绚丽的色彩,散发愈加沁人心脾的花香。
谨致殷切的期盼和良好的祝愿!是为序。
2021年1月13日“涛声斋”
(刘希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出海口文学社社长、有“钢铁诗人”称号)

诗歌,将孤寂化为温柔
——序《冰雪诗缘》诗集
季渺海
这是瞿冰诗歌的处女集。作为一名青年女作者的处女集,总体上能达到如此令人满意的水准,是十分难得的。
作为她的第一位指导老师,我为此感到很欣慰。
瞿冰出生于1985年11月,上海人。2008年,她从上海师范大学油画系本科毕业。她平时爱好文学和绘画,获得过多种奖项。读小学时,她就坚持每天写日记,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下了许多有趣、难忘的小事。初中时期,她阅读过许多篇世界名著和古今中外的诗歌,对文字有了更多感悟,初三开始诗歌写作,第一首写的是《雨路》,诗中有一种淡淡的惆怅、彷徨的意味,我猜想她一定是受了戴望舒《雨巷》的感染与影响,从模仿开始学步。高中和大学期间,她写了多篇梦幻般的诗作,有《爱》《星空》《梦中的婚礼》等。她说:“灵感总是随着生活中的片段一次次闪烁,留下一些细腻的感触,化为笔下的诗句。”
早在2013年春天,她把自己的一些诗作发给我看。我当时看了,就很喜欢她的诗,从中挑选了《唱出我们的梦想》《忘却悲伤》《迷离的眼眸总有你》《等不到的爱》《给不了的拥抱》和《纠结的心》,编辑成《悸动的魂(六首)》,于3月21日中午11:28:12发上《文人网》“原创文学”专栏。第二天,就有读者雁南飞等人发表评论,称赞其“梦幻般的年龄,梦幻般的诗篇”。
一个诗歌作者,在创作上是否有收获、有前途,关键在于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在于不懈地坚持写作,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和提高。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一种原动力,要让兴趣爱好一直“保鲜”得靠一种持久的耐力,而耐力来源于勤奋创作、磨砺自己。正如古诗所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文艺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劳动,而作品是作者的心智付出和心血结晶。诗歌创作,一般更需要作者的敏感和悟性,先天不足得靠后天的加倍勤奋与努力,才能不断接近梦想、达到目标。
应该说瞿冰是勤奋的,即将问世的第一本诗集就是她多年努力的产物。

这一次,我在收到瞿冰的诗集作品后,大体浏览了一遍:她已经按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分成了15个方面。严格说,她只是把作品从头到尾整理了一下,但还没有编出自己诗集的雏形。由于已临近发稿时间,我担心她可能会影响到丛书的出版进度,于是就主动承担了这本诗集发稿前的编辑工作。
这本诗集共收入瞿冰诗作160余首,分为六辑:第一辑“爱的旋律”,由作者喜爱的“海上钢琴”和“爱的小提琴”所引入,是以《冰雪诗缘》为主的几组爱情诗小辑;第二辑“妈妈和小天使”,是她写给妈妈、怀念爸爸的两组亲情诗,和她在幼儿园工作期间所创作、一组(八首)反映儿童生活的作品的组合。第三辑“轮回的尘缘”,包括《千年之歌(组诗)》《倾国倾城(组诗)》和《谁抚我心弦》《月光仙子》《相遇又擦肩而过》等带有梦幻色彩的畅想式作品,其中不乏对生命之歌、轮回之恋的吟咏,也有切实细腻的生活体察,表达了少女情感的纯真、浪漫、向往和执着。第四辑“东方明珠”,其中《色彩申城(组诗)》《外滩光影秀》等诗篇,以新的角度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所发生的新变化,以及一些新景观、新色彩所具有的城市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她以勤奋的笔触创作了《战疫之歌(组诗)》《共同战疫》等十来首新诗,包括《天使,穿过黑夜》《警徽照耀千万万生灵》《闪亮的明星》《车站》《追思》,深情讴歌了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牺牲的英雄:“你们将宝贵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冬日/我将永生记住你们/记住你们/用生命换来的春天”。第五辑“流萤点点”,除了最后一首为诗集收尾的《诗生活》外,其余21首都是与大自然有关、以天然植物、生物及动物为主要对象的咏唱,由《森林物语(组诗)》领衔,其中有大家熟悉的《荷花》《柳》《梅》《水仙》《桃花》,也有比较陌生的《曼陀罗》《幽兰》《秋火莲》《薰衣草》,以及《生灵的爱》中《破茧的孤蝶》和《黑天鹅的美》等,组成一辑。诚如青年女诗人所言“万物皆有灵/人间皆是爱”,诗中表达了人类向往“心动到古稀”的情感:“转身回眸/掀开一幕幕经典//”。第六辑“岁月的清流”,其中《莲的永恒》《我想为你写首诗》《雨中的你》《如玉的情怀》等作品,是她写给几位老师、百岁诗人、革命志士和一些前辈、朋友的诗,以及《端午——致屈原》《锦鲤》《睡莲》《幸福摩天轮》《感动》《神秘花园》《寻你》等含有哲思的作品。这20多首长短不一的诗作是她后来补充的,我略作调整编成了最后一辑。

在编辑这本诗集的过程中,我十分欣喜地收到了瞿冰于2020年12月25日深夜23:10创作完成的一首《弦外有知音——琴心茶韵》。这首诗之所以作为第一辑的压轴之作,不仅仅因为它是2020年写的最后一首现代新诗,而主要在于它带有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代表了瞿冰诗歌的最新创作水准:“溪间抚琴/与你煮茶绘诗三千/一曲仙音扣动清华/香叶飘落弦/弦外有知音//”“我踏云歌万里/寻遍青山流水/茶韵温柔了你我眼眸/……”
记得第一辑的开篇之作是组诗《空灵之音》,第一首《海上钢琴》写道:“在钢琴的阶梯行走/在海上孤独地演奏/空灵之音萦绕水面/音起音落滑过指尖/是触摸是徘徊还是停留?”“……听海浪的鸣奏/翻涌在指尖上/音波将孤寂化为温柔//”诗中细腻描述的是一架钢琴在海上演奏音乐的场景,以及演奏者的孤独,由于音乐的抚慰而“化为温柔”,使孤寂心态发生了的改变。通过这个典型的“海上一景”和情景交融的展示,让这种钢与柔、冷与热的情绪变化和升温,艺术地呈现了音乐改变人的力量。
音乐的作用如此,诗歌的作用亦然。因此,我们可以说:诗歌,将孤寂化为温柔。这正是瞿冰的诗所给予我们的一个启示。事实上,瞿冰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所表现的也是这类孤独者,“将孤寂化为温柔”的情绪、心态抑或人生的变化,亦是这种艺术性的改变,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诗歌所给予人的魅力。
我以为,瞿冰诗歌如果一直能保持她的这一特色,并且能在作品内涵与深度上进一步狠下功夫的话,那么,她在未来的创作岁月里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随着诗作的日臻成熟与完善,或许能形成自己一种独特的风格。
我们期待着这一天早些到来!
2021年1月9日于龙柏传是斋
(季渺海,上海作协会员、龙柏银龄诗社社长,轻工业部主管轻工机械报总编辑、高级记者兼中国记协轻工分会副秘书长、市总工会文艺创作中心诗歌组长)

推荐作者简介:
袁德礼,1954年4月生于上海。现为《城市导报》创业人生、校园内外、终极关怀版面责任编辑、资深记者、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30年来,先后发表上万篇各类新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作品,累计1300万文字。出版过《武则天:一个女人的强权、沉沦史》、《百位老板谈人生》、《走访殡葬十年间》、《远航的心》、《女儿袁靓》、《在雨中我梦见本家袁崇焕》、《记者写天下》等书稿。作者曾在建筑公司、服装公司、团市委研究室、新闻报、劳动报等岗位上洒下过几多汗水。现为上海德礼传媒集团公司(国企)法人。

总编辑:山旮旯
责任编辑:袁德礼
负责校对:十一指、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