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造福民众的官吏,老百姓有口皆碑。
岂止口碑,还要勒石纪念。最近,看到一块石碑,就是洛宁民众感恩地方官的。

石碑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模糊难辨。经仔细观察,碑名叫“邑侯左老爺斷明一切竹货不出行税商民感德碑”。立碑时间是“乾隆四季玖月初壹日”。立碑人是“宜永商民公立”。
石碑右侧序文写道:“公諱懋源,號君赐,顺天大兴人”。然后,另起一行,书写:“公之为政,既廉且平。请谒斥绝,苞苴不行。釐奸剔獘,物阜民宁。禁止行税,農末交通。商民戴德,奕世無O”(最后一字不清,以O代替)

这段话的意思是:“左公名懋源,号叫君赐,是顺天府(北京)大兴县人。左公推行政务,既廉洁又公平。请求拜谒他,被呵斥拒绝,也不接受馈赠的礼物(贿赂)。他改革弊端,剔除邪恶,(使地方)物产丰盈,民众安宁。禁止行税,农民和商人彼此交接,相互通商。从商的民众感恩戴德,一代接一代无不感激”。
洛宁自古就是绿竹之乡,从事竹货编织买卖的人很多。这位地方官免除一切竹货行税,受益人一定不少。真是为洛宁民众造福了。从事竹货生意的人感恩戴德,便为这位体恤民生的地方官立碑,歌功颂德。
这位左懋源是什么官呢?据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卷三.职官部记载:“左懋源,大兴吏员,雍正十一年任”洛宁县令,到乾隆七年,由泰和举人康震世接任。碑文与县志记载一致。这位左懋源,任洛宁县令期间,能作出免除竹货行税的重要决断,确实为洛宁乃至宜阳竹货商办了件实实在在的好事,难怪众人为其立碑,并在碑文上仍呼为“左老爺”,看来,洛宁的百姓是知道优劣的。

还有一块民国时期的“O铭齋常老先生懿德碑”(碑的上部缺失,按堂名惯例,应该还有一字,用O替代)。碑上的“公表人”竟然都是洛宁县当时的知名人士:
(碑右侧)
(第一行缺失)
第二行职务缺失
武仿周
中央军校驻豫军官团毕业 高逡堯
中央军校驻豫军官团毕业 王振華
中央军校驻豫军官团毕业 程秀芝
中央军校驻豫军官团毕业 黄汉武
中央军校驻豫军官团毕业 贺崇阳
中央军校驻豫军官团毕业 刘绍明
中央军校驻豫军官团毕业 余振海
北平军医学校毕业 葛厚甫
陕西陆军模范营毕业 薛靖和
洛宁县大成派报社社长 梅树辉
陕西两河中学毕业 卫超
陆军第一师军官训练班毕业 赖树铭
洛宁县财务委员 李品三
梁龙陞 张连科
杨世英 杨鸿奇
彭守城 朱绍璋
杨殿陞 杨世杰
仝鞠躬
(碑左侧)
公表人:
豫鄂皖三省总司令部团干所毕业 李廷芳
豫鄂皖三省总司令部团干所毕业 张永科
豫鄂皖三省总司令部团干所毕业 聂耀彩
洛宁县党部整理委员 贺鸿俊
洛宁县财委会委员长 张鞠荣
洛宁县教育局局长 雷炎
洛宁县商会主席 张纯如
洛宁县财委会出纳主任 杜西卿
洛宁县第五区区长 贺涌泉
保安大队第一中队特务长 杨克信
十一区专员公署区政研究会毕业 王维新
保安大队第二中队特务长 吴凤林
豫陕甘农村训练班毕业 韩静池
洛宁县壮丁干训所毕业 柳芝润
前第五区区长 杜均武
河南省政府干部训练所毕业 王璞
杨文喜 杨作霖
杨其祥 任重远
贺樹聲 趙書文
杨永培 馮清儒
仝鞠躬
男 啟明、啟哲稳石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仲冬下浣吉旦
碑中提及的这位常老先生,根据民国六年《洛宁县志》的记载,可能是在宣统元年开始任职洛宁警察所的常安世。常先生的行状,碑阴可能有记载。可惜因无法翻动石碑,暂时不能看到,有待有识之士进一步研究。

作者简介:金玉国,男,县城人,大专学历,1945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洛宁县"教坛明星",曾在《洛阳日报》发表《特殊考场》等,《我的老师》获洛阳日报征文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