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作者/石继增
正月为元夜为霄,
文帝平吕庆捷报,
东方朔君耍奇巧,
张灯结彩放鞭炮。
瞻仰舍利佛僧表,
火神君前万烛烧,
万众一心齐奋起,
驱邪逐魔斩瘟妖!
天官上元道家道,
九天揽月雾霾销,
五洋捉鳖凭鱼跃,
牛鬼蛇神无路逃。
舞狮猜谜跳高跷,
火树银花照天烧,
魑魅魍魉灭杀尽,
国泰民安闹元宵!
作者介绍:
石继增,北京育英中学原副校长,曾任北京市中华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校长。
编者的话: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投稿咨询:
曹 魏(字德譲,名武卫,号文會堂主,九二一文化智库都市头条编委,资深新闻媒体人,文化评论撰稿人)微信:caoweichina QQ:77420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