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船精神,世代相传
缪荣株
运河东,淮水南,黄海西,长江北,那儿是溱潼会船节的衣胞之地———姜堰。
姜堰知名度最高的就是“溱潼会船”。“溱潼会船”辐射周围几十个乡镇,由南宋相沿至今,历经千年而不衰,被誉为“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海内外盛赞“天下会船数溱潼,溱潼会船甲天下”,有“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庙会”之称,被列入全国十大民俗节庆活动,荣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称号。“溱潼会船”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近年来,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在会船节的带动下,姜堰经济扶摇直上,已经连续多年被列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环境最宜居县市。
过去的姜堰人大事小事动辄去上海办,现在姜堰四通八达的交通,琳琅满目的大商场,享有盛誉的中西医医疗,名列前茅的教育,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使得过去非到上海办的事,现在在姜堰举步之劳就能办妥,甚至是足不出户。
姜堰步行街是姜堰商业的中心,好比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长近500米,宽20米,是夜,街两侧耸立着的17对柱子准时点亮,灯光颜色有序变化,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街两侧被称为购物天堂的30多家商厦的霓虹灯交相辉映。更有曲径通幽的北大街文化街区,宛若安静恬淡的江南女子,莲步轻踩青石板,周身都渗透着姜堰的文化气息。
姜堰精神层面的世界更是丰富多彩。步行街上雕塑大师吴为山的作品,反映父母在雨中对孩子的那份浓浓的关爱,那是家庭和谐的象征。几年来,来自城乡的业余文艺爱好者演出《激情三水》多达一百多场。步行街的晚上,二胡或笛子演奏《梁祝》、《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等曲子常常在上空飘扬。街上成百上千的老人快乐每一天,用歌舞表达了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赞颂“今天是个好日子”。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由此,我不禁联想到,我曾经四次游览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绩溪县龙川村胡氏宗祠右厢里,悬挂着大明·嘉靖“错”字大铁钟,上面写的“国泰民安”,国字明显少了一点,民字那一竖却出了头,其寓意是国家向老百姓少收一点税,老百姓就出头了。胡氏宗祠东西两厢十扇《荷花图》,是荷花的世界。衬以螃蟹嬉游其间,是一幅寓意深刻的荷(和)蟹(谐)图。这只是胡氏祖宗居庙堂之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士仁人,千百年来的一种愿景罢了。在步行街上,我看到了“国泰民安”, 看到了荷(和)蟹(谐)图。这是几千年来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地方,这是改革开放后整个中国的缩影。
步行街东侧坝口有原徽商胡、洪、方三家创办的茶叶店,尤其是胡源泰茶庄、胡震泰茶庄的茶叶“胡源泰号”声名远播泰州地区。姜堰的三水成就了胡家的基业。民国初年,胡氏茶庄的老板胡炳衡热心参加创办商会,具体负责义茶会的工作,并捐资500银元支持办新学。步行街东侧还有刘家桥巷、南当铺、新安会馆遗址等,胡炳衡为首的徽商们在经营中留下了许多诚信的佳话,更增加了姜堰厚重的历史魅力。
物质变精神。一个人一个地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奔小康的进程中,姜堰人渐渐的形成一种精神,那就是团结奋斗,知难而进的会船精神。正是有了这种扎根经济基础上的精神的支撑,姜堰人如今走到天涯海角,也字正腔圆自豪地说:“我是姜堰人!”
愿会船精神,世代相传。
作者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11月5日已发15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