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是解释
戴永久
家中有添丁的喜事, 沾亲带故的亲朋好友登门祝贺这是惯例。其中有位远房的姑爷——郑四姑爹闻迅姗姗而来。此老既是庄上小有名望的私塾先生,又善长拆字算命,避鬼驱邪,解难释疑。据说他生就一双阴阳眼,日看阳,夜观阴,阴间不平之事,经他所判无不灵验。
孩子出生当日上午,他老人家“寿星老儿卖妈妈——倚老卖老”,不请自到,径直走入产房,远远瞟了新出生的孩子一眼,煞有介事地对尾随身后作陪的爷爷和父亲说:“表爹,你家这个孙子有些来头,‘草屋里生,瓦屋里蹲’。长大成人以后管他十里八庄不在话下。庄上东夕宝家‘疤小’(黄夕宝贩六陈跑上海,家道殷实,早年得子,因头上生疖子,遗有疤痕故名‘疤小’) 和戴竹林家文龙(戴竹林是新河岸庄上有瓦房和田产的富户之一,戴文龙是他早我出生的儿子)将来都不及他。”
家人听罢,将信将疑,有口无心地随口应道:“托老姑爹的福,多谢姑爹吉言。”不料,他双眉紧锁,捣鬼屈身的说: “表爹,不是捧你,伢儿这次来投生,送他的人还真不少,一路牵扯耽搁了不少时间,所以才误了产期。不过,直到现在还有好几个小老爹(即细鬼儿)蹲在房内黑暗之处挤眉弄眼的哩!但不用怕,不碍大事,他们是孩子的朋友,绝不会伤害大人小孩。话虽这么说,但毕竟人鬼不同‘道’,还是尽快送他们上路,以免惹出事端来。”
几句活龙活现的鬼话,说得爷爷和父亲忐忑不安,六神无主,连忙恳求道:“还望老姑爹搭救大人小孩!”说着赶忙吩咐奶奶快去准备中饭。郑四姑爹这才缓了一口气说:“不必害怕,其实他们绝无歹意,怎是重情贪玩没有来得及走,你们马上去准备些纸锞,下午我来请他们动身。”父亲如释重荷,急忙按吩咐准备去了。
酒足饭饱之后,郑四姑爹马不停蹄,随即将父亲备好的纸钱拿到门口用火点着,然后用扇子轻轻划了几下,口中念念有词,猛然脚一跺,手一甩,大声喝道:“还不快请,更待何时,难道还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不成!”
说来也神,忽然间一阵微风吹着纸灰向东南方向而去。他得意地说:“还识时务,都已走了,万事无碍,回去喝茶。”接着又坐下来摆起老言,山南海北,天上地下,漫无边际,没完没了地闲扯起末。也不知是酒喝多了还是其它什么缘故,说着说着,就又颠三倒四,天花胡话起来。
父亲和二叔礼貌地将推将就搀扶着送他回家休息。隔天,他又悠哉游哉地来到我家,寒暄几句之后,关切地睨着眼朝房里一瞟,又摇摇头,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骂道:“太不像话,死皮赖脸地拖着不走,到底还想干什么?”
父亲连忙问:“老姑爹,又有何事?”
“伙家,我来问你,嫂夫人是不是时而感到身上凉飕飕的不自在?”
父亲随口应道:“ 你怎晓得的, 一点儿也不错啊!”
他一听立刻来了神, 斩钉截铁地说:“这就是了,刚才我发现你家房内,梳桌角落里,还有一个小老爹蹲在那里,不时地向你家大人小孩吹阴气, 必须赶紧打发他动身, 以防夜长梦多, 再惹事端。”
父亲见他活龙活现、咬牙切齿的样子, 心中也有些胆怯, 赶忙恳请他帮忙 。
“ 好的, 你赶快折上一斗元宝, 到时我来请他滚蛋。”之后,他又三番两次上门,不是说孩子命太硬,得拜干爹干娘,就是说孩子命好,家贫难压得住,非得去和尚庙里记个名等等。父母爱子心切, 每每言听计从。如此这般,反反复复,直到把父母二人结婚前后,千辛万苦攒下的几个血汗钱耗得精光。伴着弟弟妹妹的相继出生,此类闹剧终于息台。
晚年, 我跟父亲开玩笑,问他当年可知道算命先生编故事糊弄于他?他笑着说:“当初也算‘当局者迷’,一时吓破心胆,忙人无智,病急乱投医;再者老姑爹一片热心,人面难却,钱花了可以再赚,人情、亲情破损了可无法弥补啊。”
一席话,画龙点睛地道出了父亲坦诚、淳朴、善良的心声。

个人简介:
戴永久,男,汉族,194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曾任小学教师,5个乡镇党委书记和县、市两个部门负责人。2004年退休后从事文学习作先后在"江苏生活快报""江苏散文报""山西科技导报""泰州晚报""姜堰日报""溱湖""罗塘"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等文学作品100余篇。现为江苏省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