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崖柏
寄黄几复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里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非常喜欢黄庭坚的这首诗,尤其欣赏“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两句千古名句。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如今我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桃李春风”、“江湖夜雨”,时光流逝,赠之我们以不同的境遇。
苗兄名雨志长我十岁,是六姑家四姐的先生,中等身材,线条健美,有一些儒生的气质。白皙的脸上,梭角分明俊郎,戴着一副有深度的眼镜,言谈举止,自然亲切优雅。我们相识的时间差不多快要三十年了。
第一次与苗兄相识是在90年代,亲人们带着所有的祝福参加了他俩的婚礼,那时我十七岁。后来在一个秋收的季节,老姑家的五哥与我一起去了苗兄家,记得那天在后院子打场,许多人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那场景十分的壮观。
转眼间到了冬天,父亲、四叔、老叔和我去永发乡为六姑父过生日。那时六姑六姑父住在大姐家的房子里,东西屋三间房,由于来的亲人太多,睡觉的火炕根本睡不下,亲人们只好轮班替换睡觉。过生日的那天,每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亲人们之间浓浓的亲情溢满了整个屋子。那时我和苗兄的接触还不算太多,兄长们和姐夫们都把我当成一个孩子来看待。
人,往往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天涯海角四处飘零。每个人都是江湖,每个人都在把握着自己。无论手中握的是一柄剑、一把刀、一条枪或是一张弓。面前所展现的就是一条路,一条别无选择的路,一条一直拼尽所有都要走下去的路,一条可以蓦然回首,但不可以转身回头的路。这条路,就是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活。
当时六姑家的大哥、大姐各自的家都在哈尔滨居住多年。六哥六嫂、苗兄四姐、五姐五姐夫,他们前后也相继地来到哈尔滨做过生意,也做过一些其它的工作,三姐夫在哈军工做一些力工活,他们都在为了明天而辛苦地奋斗着。
我在第三次去哈尔滨找工作,知道苗兄在哈市道外区的东棵街居住,便厚颜地落脚在苗兄的住处。那是夏末秋初的季节,天气在早晚有了一些微凉。苗兄四姐用他们的盛情温暖了我单薄的身躯。
每天吃过早饭,我便坐上19 线公交车去往道外区,然后再换乘别的路线公交车,去道里区抚顺街人才市场,一连七天的早出晚归让我感受到了事事的沧桑。每天晚上回来,我便把兜里当天带回一些各行各业的名片,拿出来让苗兄看一下,让他说说自己的见解,给我把把关。后来,我找到了禹王公司的投递工作,这份工作让我暂时住在了公司,在南岗区海关街后面的员工住处,也是这份工作让我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熟知了哈市七个区的大街小巷。
在初冬的时候,由于公司的分派,我去了道里区康安路附近工作居住。在去道里区康安路之前,我回了一趟巴彦县看望父母,在县里花600多元钱买了一部数字传呼机,记得当时传呼台是126、127传呼台。因为有了传呼机与家人们、与苗兄的联系方便了许多。
生活总是在辗转中进行,我在道里区康安路工作没有多久,公司在道外区和平小区又设了一个分公司,那时由于我各人工作业绩突出,杨经理想把我从道里区那里挖到道外区来。当我知道和平小区离苗兄住的东棵街只有几站地距离时,便高兴地答应了下来。和平小区后来成为了苗兄与父母、阳阳一家人团聚,首个在哈市拥有住宅的地方。
东棵街的街头一年四季都十分的热闹,很像现在的早市、夜市。路两旁响亮的吆喝声,主要是水果、肉禽、鱼虾、蔬菜一些日常的生活物品。从东棵街头到苗兄的住处大约有一、二华里的路程,记得如果遇到下雨天,路会十分的泥泞难行。但无论是糟糕的天气还是艰难的路程,都不会影响我们简单快乐的心情。
那时大家挣的工资都很微薄,而且工作大都不太稳定。所以,如果在人少的时候,两元一个的鸡架由于既经济又方便,通常是我们的首选。几个鸡架加上一些鸡肝、豆质品、凉菜、花生米,便成为了我们聚会时主打的食物。当走到住处附近的食杂店时,几个人会商量买什么种类的酒水,那时的阿什河、玉泉大曲白酒,哈啤、新三星啤酒(10.5度大绿棒子),是我们经常的必选,新三星啤酒一直是外甥大海的最爱。坐在桌旁嘴里啃着鸡架,几个人不时地相互交谈着,屋里时常回荡着一遍遍开怀的笑声,那种香浓的氛围,围绕着那段质朴的日子。
南直路、先锋路、东棵街、红旗大街,都贯穿了那时人生的经历。在转年初春的时候,苗兄也来到了禹王公司工作。那时和苗兄在一起,我会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在那个年代我们曾经一起同甘共苦、并肩作战过,既是亲人也是朋友,我们之间的友谊彼此惺惺相惜。在农历二月初二的时候,那天下午下班比较早一些,苗兄和我在东棵街头买了猪头肉,那次猪头肉是我吃得最香的一次。以后,每逢此节又逢此肉,但都食过之已无其味。和平小区对面哈市制药六厂的大钟,用时针、分针、秒钟记下了一圈一圈珍存的回忆。
在东棵街往来的几年里,苗兄家也经常有家人、亲人们到来。每次四姐都会亲自下厨做上一桌丰盛的菜肴。由于那时的长方形桌子不是很大,盘子上面摞着盘子,幸福层加着幸福。后来苗兄在和平小区居住时,准备了一个可以坐12人左右的大圆桌子。再以后搬入了阳光绿色家园,由于那里房子的面积大,阳台的面积也非常大,苗兄花了几百元钱备选了一个,可以坐16人左右的转桌(饭店专用),苗兄的用心良苦,天地可知。
几年前有一次回黑龙江,晚上四姐和洪春不知不觉烧了二十二道菜,这是我迄今为止,在亲人家吃的菜肴数量最多的一次宴会。虽然时光悄悄地远去,但那时热闹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大姐大姐夫一家,大海雅丽、洪江冬梅、洪超小静,六哥六嫂世旭一家,还有洪春彦玲一家,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苗兄和四姐的热情与善良正直的人品,在亲人们、朋友们之间都共知共晓。在他俩俊郎美丽的形象之外,还散发着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正能量,这些年来得到了所有人一致的肯定和赞扬,他俩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夏天在枝条上剪出许多的色彩,然后在池塘的倒影里遇见。那次回去正好遇到苗兄过生日。苗兄的一帮好兄弟、好朋友大家在一起开怀畅饮。酒过三巡时有人提议饭后出去唱歌尽兴,大家都欣然地应允了。那天我唱了一首郑智化《你的生日》献给苗兄,苗兄一直客气地连声说谢谢、谢谢……那天晚上的月光很美,把人间许多的酣畅都给了我们,每个人都在抒发着自己,感动着你我,大家互相之间传递美好的心声。
在还没有高铁和动车的那段岁月,每年我都有几次往返于沈阳和巴彦县之间。哈尔滨作为中转站,几乎每次回去我都会联系一下苗兄。那时苗兄开着夜班出租车,当我在午夜匆匆走出哈站时,苗兄总是笑容可掬地在约定的地方等候着我。坐在车上当车轮启动时,我手倚车窗,苗兄与我的思绪,卷起了那些带有多年温度的过往。既使在出现了高铁的时候,在年底,我站在哈西地下停车厂的出站口时,还会隐约地看见苗兄和阳阳熟悉而又近了的身影。
男人应该有阳刚之气,带有侠骨柔情,就像当年吴宇森、狄龙、周润发三个落魄的人,在1986年连手拍的一部精典电影《英雄本色》,还有那首张国荣唱的主题曲《当年情》。每个人来到了世间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无论是主角、配角,名人、平凡人。他们都在用自己的热忱讴歌着生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活。每个人都是人群中的主角,每个人也都是人群中的配角。角色便是一个人的身躯与影子,信誉与名片。
当年情,一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时时地伴随着你。当年苗兄为我提写一首七绝藏头勉力诗,饱含着浓厚的深情。
七绝•回李柏强
回首往事醉梦程,
李白挥毫竞书情。
百业待兴须发奋,
强龙一吼向天行。
无论是东棵街,和平小区还是阳光绿色家园,都见证了那段岁月,那些难忘的美好。有抒发不尽的情怀和话语。在斜阳下,在晚风中,当衣裳被风吹起时,每个人都是真我本色,每个人都是真心英雄。
七绝·当年情
回首当年醉梦程,
青春做伴故园情。
斜阳几度留余诉,
东水桥头复昔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