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散文 |♦月上柳梢,新年打卡琵琶湖
作者:微风 来源:茶林文苑
正月初七晚上七点,一帮老友围坐一起聊天,不知是谁提起的,趁着年味正浓,趁着夜色尚好,来一个夜游琵琶湖可好?这个提议获得大家一致通过。说走就走,一辆小车满载六人向着琵琶湖的方向驶去。华灯初上的干越县城繁花似锦,新灯如潮。各色的灯亮起来了,到处火树银花,张灯结彩,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余干人过新年喜欢新潮,哪里有新建的景点,必定要去打卡留念。记得当时冕山公园建成,许多人都在喜欢晚上去逛,不但因为那里的喷泉能喷出十多米的高度,可能还有江西人杰余干人汉长沙王吴芮坐阵,大伙都想沾下“王”气。无可厚非,做人谁不想为相做宰、称候称王?有几十位抖音爱好者,硬是在冕山夜夜展开刷人气活动,比赛唱歌,说段子等等,可谓十八般武艺,纷纷搬了出来,就是为了夺得首名网红这个“头衔”。印证了那句话,山高人为峰,总有人喜欢站在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一定很好。
如今,琵琶湖湿地公园已建成,去年国庆时举行了开园庆典,热度一直延续到辛丑新年,抖音、微信、微博上更是频频露脸,大有“我们余干,谁与争锋”的气势,那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是从心底深处发出来的。过去,人们一提到余干,就会想起狭小的东山一条街,从东走到西,半个小时就走完了整个县城。贫穷,脏乱,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县,竟没有一个像样的地标性建筑,心中没底气,憋屈啊,在外人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2020年,余干县摘掉戴了几十年贫困县的帽子,富起来了,也走上了康庄大道。今天我们有引以为豪的一大批五A四A景区,冕山公园,忠臣庙,文化四馆,世纪公园,更有环湖五千米的湿地公园了,有摩天轮和三十多层大厦几十幢!城区面貌日新月异,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这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能打造这样一个市民公园,执政者是下了多大的决心啊,还湖于民,为民造福,这“琵琶湖”一改过去脏水横流,垃圾成堆的面貌,又回归了大自然的怀抱,老百姓喜笑颜开,乐得拍手叫好。当阳光洒满湖畔,沿湖走廊,人潮涌动,这里成了中老年人晨练、晒太阳的好地方。当夕阳西下,晚霞铺满琵琶湖,这里又成了年轻人拍照打卡新时尚地。再怎么繁忙,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或陪孩子在草地上玩一会,看看天空,放放风筝。我想,这琵琶湖夜色该是什么样子呢?肯定别有一番风味吧。
当时针指向七点四十九,我们抵达湖畔时,人真多呀,停车位都找不到,只好拐进旁边的金源酒店。很遗憾错过了音乐电影喷泉。那情景还是去年国庆开园时看过的。随着音乐缓缓响起,喷泉像一群妖艳的女子,身着节日的盛装,在音乐的引领下,不断变幻着色彩和身段。她们踏着节拍,跳着优美的华尔兹,时而激扬,时而奔放,时而高歌,时而低吟,时而忧郁,时而抒情。有时像仙鹤起舞,有时像巨龙腾飞,有时像孔雀开屏,有时一柱擎天。各色云彩纷纷涌来,在古老的干越大地书写着自己的乐章,多么壮观啊。今晚是无法观赏到了,但摩天轮和高楼不断变换着七彩的光同样令人兴奋,吸引着我们前往。
从福建归来的青菜,广东回来的阿飞,还有我们几个本地老友游兴不减,一路说说笑笑,灯光游动,水底仿佛有鱼跟着你我游湖。水光倒映,波光粼粼,今夜银河灿烂,新月初上,一切刚刚好。游湖的人真多,人挨着人,我赶紧拿起手机把这满眼的繁华胜况拍下来。琵琶湖景真是美不胜收,辞句尚不能摹其一。

琵琶湖,原名市湖或者树湖,原系信江支流的一个湖泊,据县志记载三国吴太元二年(公元252年)洪水瀑海形成一洲。洪水长年泛滥,江水裹泥夹沙,奔腾入湖,逐年冲积而成。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载:“饶洲余干水口有洲,形如琵琶谓之琵琶洲”。这是对琵琶洲的最早最具体的描述。明观察使翟象陆有“山被高风烹羽灶,城湾新月照琵洲”之句。相传洲上曾有梁萧王恺别墅,赵忠定书院、裴尚书东斋,如今早已被毁,令人遗憾。“琵琶春涨”,是干越有名的八景之一,每年春汛时期,湖水环绕洲面,水波叩击湖岸,节奏成韵,宛如琴声,雨水击出的水花如跳跃在琴弦上的音符。今天的琵琶洲绿草荫荫,洲对面对高楼林立,不远处筑有琵琶亭、曲堤水榭和溪山亭,亭上用木头镌刻王金玉先生题的佳句“山横冠冕雨敲梦,水托琵琶风拨弦”“八景余风韵,三亭无雨痕”“溪流秦汉千年,山隐松梅万里风”。只见垂柳依依,亭台参差,回廊曲折,令人流连忘返。站立亭阁,静观市湖,如遇春雨潇潇,则风起浪涌,波涛拍岸,似钹鸣鼓响;尚临秋高气爽,波澜不惊,水平似镜,万籁俱静,更觉此时无声胜有声;倘遇雪后放晴,则霞披瑞绕,红妆素裹,湖光洲色,若淡妆仙子。真可谓琵琶四时皆成绝景。

“市湖”还有另一个寓意。市,交易也,市湖,交易之湖也。古代由信江和昌江顺流而下的货物,如木竹、茶叶、竹笋、食盐等,皆进入市湖。于是市湖及其沿岸就成了这些人们赶集易货的中心。干越大地,有着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当时船来人往的,繁华胜况不输当前。(《易·系辞下》:“日昃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古代人把这口湖叫“市湖”是显而易见,这种叫法一直延续至今。余干是一个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县。秦汉时期,余干(西汉至隋代叫“余汗”)管辖面积非常广大,整个信江流域都叫“余干(或余汗)县”,自东汉起陆续从余干析出的子县有十四个之多。是的,当时的“市湖”要多繁华就有多繁华,那么多县的人在这里做生意,交换着日常生活物品,船来船往,好不热闹,与威尼斯有得一比。而“市湖”为啥又叫“树湖”呢?可能是余干口音的读法,如至今“瑞洪”还读成“系洪”呢。不去考究这些古文化,也不去想“市湖”怎么改名为“琵琶湖”。而今琵琶湖像一把“琵琶”镶嵌在东山岭脚下的,像一位女子抱着琵琶向着东山大哥轻拨琴弦,互诉衷情。我更愿意把东山与琵琶湖想像成“牛郎织女”般有动人传说的爱情故事,更愿意琵琶湖是位多情的女子眷恋着东山岭。倘若站东山岭看琵琶湖,那感觉又会不一样,东山岭上的干越亭有王十朋的诗云“晚来一雨洗清秋,身在江东画图里”。“琵琶一湖震天下”,如今我们余干人也可以拍着胸脯自豪地喊出来了。
沿着弯弯曲曲新铺的木板路,每一处都有不同,令人耳目一新。不一会儿就来到“樱花陌上”,但见新栽的樱花挂上了新蕾,就只等春雷一声令下了。“拂柳清风”的柳已经绽出新芽,新月下灯光里吹之欲出。范大成的诗“琵琶不语苍烟暮,山水清音著意听。”用在这里也是恰到好处。远远望去,夜晚的“琵琶帆影”像等待春风撩拨,即刻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倘若有一艇,泛波湖上,提灯水上,那真是太好不过了。“双桥飞虹”“古韵流芳”“烟波涌月”“琵琶溦雨”“越溪唱晚”——“干越新八景”在新琵琶湖都有一一呈现,美不胜收,夜晚的灯光给这八景更增添了神秘感、朦胧感。我们寻找着景,也寻找着佳句,一时语塞,竟然静得出奇,也许是忙着用手机拍照,也许是被这美景惊呆了。夜色真好,微风轻拂,这时传来蛙声,才打破这宁静。
过“观景台”“T台”“摩天轮”,“十大文化名人园”,保存完好的“憩园”“清音桥”。特别是“双桥飞虹”,我们收获了一晚的清风明月,柳梢花前。夜晚的脚步是如此欢快,我们一步一步上桥,没有阶梯,不用扶手,坡度轻缓,如沐春风,仿佛我们业已成仙,裙衣飘飘。虽然是早春,有些寒意,但映在我们脸上的惬意,在灯光的照耀,那么明显。双桥走一遍还不过瘾,又跑过去再走一遍。上桥顶再慢慢踱着方步下来,不需用力,摆好姿势,甩开膀子就行。青菜、阿飞昂首阔步,像一位位得胜回来的将军,那份认真劲,大伙立刻大笑了起来。是啊,不管在外打拼多么辛苦,在外是多么想家,此刻我们是开心的,在这里是开心的。这些在外的游子,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家乡的成长,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家乡一点一滴的变化。青菜说,在外事业做得再大,家还是家。他的老家已经建了快二十年,一有空闲,就驱车回家。从最初的泥坯,到现在的一草一树,等明年还想再栽棵铁树,再做个书屋,等退休了就可以翻阅青山了。阿飞总是不管多远,都会去“建陶”加油站加油,他说,这一次可能会跑得更远,不管收获多与否,这里总叫他牵挂,这里总有他前进的动力。如果广东的公司催得不急,能拖就拖。喜欢干越的山山水水,喜欢冬天寒冷的感觉,喜欢春暖花开,喜欢夏有凉风秋有落叶。是啊,每回一次家,就又满血复活!故乡就是远方游子的加油站,从这里加满油,重新出发!故乡是游子的永远地栖息地,永远等着你们回归!而我们这些驻守的人,就是把她变得更好,更漂亮,让他们一次次往返有能量有动力。
新月如钩,琵琶湖岸边的新柳长出嫩芽,我们徜徉在树下,我们在T台上朗诵着自己写的诗,我们一齐向着明天发出呼喊,我们挥发着中年不油腻的豪情,整装出发,辛丑牛年我们一定能够奋蹄冲天!
作者简介:微 风,男,余干土著,本名洪锋庆,江西省作协会员


传承祖德,仙居正道;
德行天下,道满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