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勒文苑】智慧人生|精品散文雅赏→出品:浮世添香

【克勒文苑】美文《异地养老?且深思熟虑》 文/徐甡民

【克勒文苑】美文《异地养老?且深思熟虑》 文/徐甡民

作者/徐甡民系上海多家知名纸质媒体和解放日报副刊主编,高级编辑

作者/徐甡民
【克勒文苑】智慧人生·散文精品→异地养老?且深思熟虑 作者/徐甡民

去年岁末我去了海南,海南的海滩椰林之外,让我感受比较强烈的,是海口、三亚有着许许多多的北方人,听口音还多是关外“那嘎嗒”的。他们不是游客,而是当地的常住居民,大多数在海南买了房,异地养老来的。
一些人选择异地养老就是为健康长寿。长寿不长寿还不知道,但是因为海南气候温润,空气质量好,健康这事还是靠谱的。过去和我一个农场的北方朋友在三亚买了房,去那儿住的时间一年比一年长,说是慢性支气管炎也好多了。

【克勒文苑】美文《异地养老?且深思熟虑》 文/徐甡民
但是同样的事情照搬复制,情况就有所不同。上海的老龄化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快20年,全市户籍人口中三分之一是60岁以上老人,80岁以上老人超过80万。与这种快速增长的需求相比,养老服务供给的缺口还很明显,因此异地养老也就成为一个高频的话题。
上海人选择异地养老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其中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希望远离城市喧嚣,寻一方静土或乐土安适身心,延年益寿。

【克勒文苑】美文《异地养老?且深思熟虑》 文/徐甡民
可是有一条信息却是颠覆性的,2018、2019连续两年,时常雾霾的上海却在人均寿命上,排名全国第一。西藏没啥污染,空气清新,蓝天白云,可是人均寿命却与上海差了一大截子。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人挤车多、楼群林立的香港,人均寿命竟然位列世界前茅。这真的是“哪儿工资高,哪儿就寿命长吗”吗?
毫无疑问,青山绿水、空气清新,肯定有利于健康养生;可是健康养生却显然不是唯此一端,它需要生活方式、人文环境、医疗条件等等综合因素的支持。

【克勒文苑】美文《异地养老?且深思熟虑》 文/徐甡民
最近上海防疫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医生在演讲中说:上海人人均寿命84岁,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一是因为从小就有疫苗接种,二是因为有清洁的用水。而在此类问题上,上海居民显然不能东北老乡类比,以及照搬他们的经验。在海口的海滨,遇有好些在椰林下散步健身、特别是还带着孙儿的东北老人,他们特别喜欢唠嗑,对当年在海南房价大跌时果断出手一举买入都十分庆幸,对不远万里来到海南定居,表现出的言辞神态,就是得其所哉。我不免心里一乐,他们这成群结队地规模化迁徙,倒与当年四野从东北一路进军到海南是一个路径。不过,对于许多东北老人来说,移居海南的确是“适销对路”的。

据说上海也有20万人打算异地养老,他们选择江西宜春、广西巴马、海南三亚、山东威海、浙江安吉的,都有;可是其中的绝大多数是选择在上海近边的江浙一带,这是为什么?因为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比较相近。东北人离开老家,抱团去到海南生活,环境的变化那可是天差地别,这当然会带来生活上的不惯和心理上的隔阂,但是看来他们既能“心安理得”,也就很快能够适得其所。而上海人在离开故地的时候,大多心有不舍;“异地”生活时间久了又总会觉得有种种不便,包括看病治疗、日常购物;加之上海老人很少能够抱团行动,到了异地要重新构建社会关系也不是那么容易,于是心里又会时时念着上海。上海老人和东北老人这种应世的区别,是由既定的生活与环境级差造成的,难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克勒文苑】美文《异地养老?且深思熟虑》 文/徐甡民
因此在这样的对比当中,机械地比人寿,其实也并非是人生的第一要义。我去广西巴马的时候,看到那些或盘坐或趴卧在一个据说有神奇功能的大洞中的虔诚男女,觉得他们有些疯狂。而在电视台将一位据说百多岁的老奶奶请到县城宾馆做节目时,她的一番话听着很有哲理:要天天这么住好的,吃好的,又何必活得那么长。

【克勒文苑】美文《异地养老?且深思熟虑》 文/徐甡民
当然,上海老人选择异地养老而适得其所的肯定不少。但是据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针对上海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调查发现,有68.4%的老年人不会选择异地养老,有29.4%的老年人表示会“短期”异地养老。当问及在外地养老的老人们如果年龄更大些或健康状况出现恶化后,选择,他们大多数的回答是:回上海。

也有不少上海老人对自己当时贸然卖了上海的住房、去外地置业养老的,现在都后悔了。其实对于老人来说,老法有一种说法,就是不要轻易动窝迁居,当然东北人除外。
因此看来,对于异地养老,必须深思熟虑才行。


徐甡民先生新近出版的《古人职场那些事儿》书作照片——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撰稿:徐甡民
图文/编辑:张凌清/treesea


本文撰稿人徐甡民先生简介:







【克勒文苑】美文《异地养老?且深思熟虑》 文/徐甡民
2021-02-20 16:22:32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