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金庸与李君维同供职于上海《大公报》。当时金庸还默默无闻,而李君维已经在中国文坛崭露头角,他出版了长篇小说《绅士淑女图》,署笔名东方蝃蝀,有论者把他与张爱玲相提并论,成为张派小说的代表人物。1948年3月《大公报》港版复刊,报馆拟派李君维赴港,因李的妻子临产,遂改派金庸去。金庸离沪赴港半年后,于20世纪50年代末离开《大公报》创办《明报》。后来开始武侠小说创作。
1950年,李君维被安排进电影局当编辑,停止了创作。他后来对金庸说:“我的文字不适合那个时代了,新的东西又不擅长,没有生活,写不好。”也正因为没写东西,他反右和文革都没受大的冲击。
2009年,金庸接受《时代周报》记者访谈时说:“如果他(李君维)不是结婚,他就来香港了,我就来不了。那我就糟糕了。我在上海要经过‘反右’,一定反进去。‘文革’一定糟糕。反右和文革两次一定非常糟糕的。说不定文革的时候就死了。武侠小说也不会写了。李君维后来不写文章也好,逃过‘反右’,逃过‘文革’了。”